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政治常识>> 第五课>>正文内容

高中政治常识第五课教案

第一框 当代国际社会概况

一、教学目的:国际社会的形成构成;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形式;能分析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力量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及国际关系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及国际关系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讲读法与探究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政治学的内容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国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我们探讨国际社会和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立足点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活动。必须了解其背景和依据,这就需要了解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知识。第一节主要从静态方面分析国际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

热点问题:

材料一:伊朗缘何如此强硬——由于伊朗没有履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在831日前暂停铀浓缩活动,美国急切鼓动在安理会对伊朗实施制裁外。政策从“硬中带软”或“不软不硬”到“硬碰硬”,伊朗之所以敢以如此强悍的面貌示人,必然心中“有数”。伊朗的这种“有数”,一直高举三面大旗:一是国家利益,二是国家尊严,三是应有权利。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的权利,伊朗将坚持执行相关计划,任何人都不能阻止。

中东、海湾地区是世界第一大油气生产地,出口量为全球的65%,可谓名副其实的“世界油库”。一旦中东的石油生产和供应出了问题,“世界经济发动机”就会“熄火”。鉴于霍尔木兹海峡航道的狭窄(真正的深水航道最窄处只有600米)伊朗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扼守着“世界油库”的大门,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能力。只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敢跟其动粗,它就可以通过哪怕是最原始的方式如沉船或水雷封闭“世界油库”大门,让“世界经济发动机”熄火,至少也是因油料不足而减速。这是伊朗手中最硬的一张王牌。

欧盟认为,伊朗是一个在中东地区有影响力的国家,西方不仅需要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同伊朗合作,也需要在黎巴嫩、伊拉克、巴勒斯坦、反恐等一系列问题上同它合作。

材料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前不久访问美国。对中美首脑的这次峰会怎么评估?观察家们已经从不同的立场或者意识形态面作了不同的解读。从极其乐观无限悲观,一应俱有。很少有人去回答一个早已经被提出来的问题:中美关系发展到了今天,到底是一种什么样性质的关系呢?为遏制中国的崛起,今年3月加紧调整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部署,大大增强美驻太平洋地区的军力,计划将60%的核潜艇(总数达28艘)派驻太平洋,美国最新、最先进的F-22A“猛禽”战斗机调至关岛基地,美11艘航母中的6艘将常驻太平洋。

在出访之前,中国方面就有人把这次访问定义为“定性之旅”。去年,美国方面就对华政策提出“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对美国方面来说,自然希望中国能够对美国负责,对西方负责,尤其对西方美国所建立起来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负责。很多问题诸如贸易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人权政治问题、伊朗和朝鲜的核武器问题等等都是在这个责任领域展开的。

中美两大国既有不同的国家利益,但又有共同的战略利益。这表明两国间的冲突和合作都是常态。双方现在都能够认同“共同的战略利益”或者“利益相关”,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问:上述材料说明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一、当代国际社会概况

(一)国际社会的构成

1.国际社会的形成

1)形成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代资本主义)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的发展,交通和通讯设备的改进,各国加强了联系,由于交往的需要,以国家为单位,形成了国际社会。

2)当代国际社会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发展程度)一是需要同它国交往;二是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

2.国际社会的构成

第一类是主权国家,截止2002年,世界上共有194个主权国家,这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第二类是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国家集合体。

列举:现代国际组织有哪些?为什么要成立这些国际组织?(学生回答,教师简要介绍主要的国际组织,铺垫。)

(二)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首先,国际关系是指超越国家界限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一国范围内的任何关系都不属国际关系。(不是)

其次,这些国际关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因为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际社会最主要的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

2.国际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国际关系从内容上看具有多样性,它包括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关系,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最活跃最重要的是政治关系。
  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它包括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关系。竞争、合作和冲突最基本的形式。

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决定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1)国家利益

含义:多层次——主权利益,涉及国家的独立、生存、安全的利益,最基本的利益;发展利益,发展经济和加强对外的政治、经济联系,增强对外的竞争力,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参与利益,即塑造本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增强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好的参与国际事务。核心——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

领域——政、经、社会、军事、外交、文化、安全等。(内容是变化的,内容和目标)

2)国家力量:可称为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实物因素:地理位置、领土、地形、气候、矿产,人口、经济、军事、科技等。

中国经济规模居世界第四位。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中国外汇储备额已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一位。

科技:基础的科学研究和尖端的技术开发两个方面同时领先的国家,美国有二百七十八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中国是“鸭蛋”,这样的比例你说我们怎么能寝食难安啊!

军事有两条:第一,具有跨洲、跨洋投送武装力量的能力;第二,要具有第二次核子打击能力。美国在打伊拉克的时候,他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将三十万的大军迅速的通过海陆空三条道路集结在波斯湾。诸位同学应该知道,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运输三十万人并不是大不了的事情,我们每年的春节的春运有上亿人口在流动,跨洲、跨洋武装力量的集结仅仅运输三十万人不是大不了的事情,我相信我们也有这个能力。关键的问题是,要能够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因此他牵涉到部队前方与后方的关系及自重、补给与战斗力的关系,通讯协调的关系、政府、军方与民间、商界协调的关系问题,国际传媒与政府、军方的配合协调问题,海陆空三军以及海陆空自己的部门与友军的配合问题。(管理调动)

核打击能力,现在根据有关的统计,中国大概有五百枚左右的核子弹头,美国大概有一万枚到一万五千枚左右的核子弹头,法国和英国大概是五千枚左右的核子弹头,俄国大概是一千五百枚左右的核子弹头。中国也有一样东西很厉害,也就是从去年开始我们有深水潜艇,并且是核子潜艇。在中国的东海、南海整个的海域的地形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核子潜艇是游离大洋之上的核子打击能力,既便美国万炮齐发,把中国陆区的布置的打击能力全部摧毁,我有一艘核子潜艇在东海里面藏着,这个时候我只要还有两枚远程导弹能够还击,这对对方也是摧毁性的打击。美国人是非常不安的。

制度因素:社会制度的运行、政府的效能。领先的制度能够释放生产力,释放人的创造力,同时,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它具有普遍的认同感,它能够凝聚国民、凝聚人心,将整个国民与土地、政府三位一体凝聚而成现代民族国家。

精神因素:民族性格、凝聚力。文化能力,拥有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以及高端技术人才培养的这样一种创新机制,我们中国现在有一千五百所大学?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样,各个主权国家的力量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力量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例如中东的一些国家,由于石油矿藏的发现和开采,使它们由原来的穷国一跃而进入富国的行列。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引起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动,也使国家力量随之发生变化。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有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因素却不是恒定的。在19世纪以前,主要标准是以国家人口的数量为依据的。以后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军事实力这一因素成为国家力量的关键指标。在当代,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战争因素受到遏制,因此,军事力量特别是核武器的数量已不是构成国家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取代它的是经济和科学技术成为一个国家力量的关健因素。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俄罗斯虽然至今仍保持其军事大国地位,由于其经济和科技的相对落后,国力已今非昔比,就是有力的佐证。

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
  国家利益是①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

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为了谋求和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政策、对外合作政策、结盟政策、战争政策等等。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在对外政策的实施中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

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例如,中国和美国之间正是上于共同利益的需要,而加强合作。③利益不同则是引起国家间磨擦的根源在当代开放的世界里,主权国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出现了交叉性和共存性,相互间利益共同之处在不断地增加,因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也还存在着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因此,一个主权国家追求其国家利益并不完全是以损害他国的国家利益为提前的。相反,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惠及他国,做到互惠互利。唯其如此,在当代,尽管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阶级性质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它们为着自身的利益和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利益,也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界限,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军事等领域进行交流和全作。

小结。

2)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国家利益的基本依靠,是实现国家意志目标的主要能力,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的大小强弱,直接导致其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影响力的大小。

①国家力量的大小强弱(实力)决定着国家间是平等互助,还是对抗冲突的关系。

大欺小,强恃弱,富压贫。

②国家力量的变化,引起原来国家关系的变化。

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况,请同学们重点掌握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第二框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

一、教学目的: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际法的产生、含义及作用。按国际组织的目的任务、活动范围、主体构成去区分、判断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

二、教学重点: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三、教学难点:国际法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自学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导入:

二、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

(一)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问: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是什么?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当今世界194个主权国家,不管其性质如何,都由其必须具备的要素即人口、领土、政权组织和主权构成。

人口——指同一个国家统治权管辖下的人口。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

领土,即一个国家居民永久居住,从事社会生产的地域。也即是一个国家主权支配下的特定地域。现代国家领土的含义包括领陆、领海、领水、领空和活动领土的整体。领陆包括地下无限深度的一层;领海指领土或内湖与公海之间,隶属于沿岸国统治权之海面,领空指国家领土和领海上空,领水指一国所属之水面;活动领土亦称为浮地领土,即凡属本国之船舶与飞机等,虽然驶于本国领域范围之外,仍视同本国领土。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领土,国家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不管领土边界是否存在争议)
  重要性:一个国家幅源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具有国际政治意义。一句话,国家规模具有国际政治意义。对于全球性事务具有深刻的、全面的影响这样一个国家的话,这个国家应当在幅员上具有相当大的面积。大家知道,以色列是一个科技、经济、军事上非常强大的一个国家,但是以色列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为什么?因为他的幅员太小没有纵深感。另一方面,人口同样制约着一个国家能不能成为大国。大家知道,澳大利亚有着七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澳大利亚周围的海域要是算上的话,他可能是世界上面积前三位的国家,但是我想澳大利亚在未来的二十年,乃至于更长的时间恐怕不能成为大家,为什么?因为他只有两千万人口,这两千万人口除了一千万女的,再除掉二百万小孩子,再除掉二百万老人,再除掉五十万残疾人,再除掉一些刚加入的移民,但决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主权,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包括管辖权、独立权和自卫权。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国家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
  政权,即政府组织,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政权也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政权就不成为国家。

  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人口和领土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而主权则是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属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国,而本身却没有自主权,不能独立行使,它仍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判断:

1、2006年4月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联合声明》中,土方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土 库曼斯坦尊重我国的 —— 独立权、管辖权。

2、海洋划界问题上,我们同一些周边邻国存在一些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日前,中国海军东海舰队2年多在东海岛屿上建立了表示领海基点的10个石碑,《解放军报》称,这是为了保护中国海洋权益。

3912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一致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等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粉碎了台湾当局妄图在联合国宣扬“台独”的图谋。联大总务委员会第14次拒绝类似提案。

问:以上材料表明中国行使哪些主权国家基本权利?
  主权国家享有基本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这此权力都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

  独立权: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其他国家的控制和干涉的权力。

独立权两方面:一是国家权力的完全自主性。二是国家在主权范围内处理本国事务时不受外来干涉的排他性。例: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不允许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这是独立权的体现。国家的独立,既是政治上的独立,也是经济上的独立。例: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按照实际作出的确保中国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的决策。
  国家平等与国家主权密切相关,国家平等是指各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完全平等,而不分国家的大小强弱,也不分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各国在国际会议上享有一个投票权,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力等。

  自卫权,是国家为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而具有的一项重要基本权力,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国家有权使用自己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防备可能来自外国的侵犯。另一方面当国家实际已受到外国的武力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

  管辖权是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行使国家主权的表现。

  例证:赖昌星于1999年以“旅游者”身份潜逃到加拿大后,一直试图申请加拿大难民资格并且提出“政治避难”的请求,但均遭加拿大移民当局和各级法院数次驳回,这符合国际法引渡中的“双重犯罪”原则。对赖昌星通过非法途径将犯罪所得或非法资产转移到加拿大或其他国家,不论赖昌星是否被遣返,我国的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途径予以追回。

(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共同管辖;保护管辖)

2006814日,已有140个国家签署了公约,其中60个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而成为公约的缔约国。腐败犯罪分子往往在犯罪后将非法所得转移至境外,这已是腐败犯罪的特征之一,《公约》针对腐败犯罪资产规定了追回与返还机制,贪官外逃遭遇十面埋伏

3.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担负着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哪些国家不承担义务,必然受到国际遣责和制裁。

(二)国际法及其作用

1.国际法的含义

国际法是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地说,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还有国际组织。国际法的制订者是国家,但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而是国家间通过协议来制订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建立规章制度。

2.国际法的产生

1648年签定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确定了主权平等,领土主权等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的产生和联合国的成立,使国际法的发燕尾服进入新的阶段,联合国成立50年来,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公约,如《维也纳外交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联合国海洋法》等,还建立了国际法院,裁判国与国之间的纠纷。

3.国际法的作用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是调整现代国家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的法律规范。
  例证:公约:《公约》首次规定了沿海国有权建立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在该区域内享有主权;规定沿海国有权建立与领海宽度相等的毗连区,并有权在此海域内行使必要的管制。

  《公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确定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在此区域内,沿海国家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其自然资源。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一,确立辨明国家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

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指导国际关系的规范化,减少国际纠纷,确保建立正常的国际秩序;

第三,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小结:

我们学习了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主权国家的基本原则、义务和国际法的产生及作用。我们应着重把握好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维护国家的利益。

(三)当代国际组织的概况

1.国际组织的含义

国际组织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特定的目的和任务,根据共同签订的条约而建立的一种常设性办事机构。

当代国际社会存在名目繁多,职能各异,规模不一的国际组织,据统计共有2万多个。当今世界已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这些国际组织涉及的范围包罗万象,而且规模呈扩大趋势。

阅读资料卡:进入19世纪中期,国际协作的范围日益扩大,1865年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874年成立的万国邮政,是早期规模较大的国际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战后科学技术以及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的巨大进步,使地地球上的空间距离相对地缩小了,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刻,战后的这些发展,加速了国际组织的成长。

可见,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国际组织活动的依据
  问:国际法上,国际组织主要是指国家之间的组织,那么,国际组织是否凌驾于国家之上?其活动依据是什么?

国际组织是国家之间的组织,而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它以尊重国家主权为基础,不能违反国家主权原则而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任何事项。在国际组织内,各成员国主权平等。

国际组织是以国家间多边条约为基础而建立的,国际组织的机构、职权范围、议事程序以及成员国的权利义务,都以创建文件为依据。即国际组织的活动以国家间的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3.国际组织的分类:国际组织依据不同的标准

按照目的任务、职权范围,可以分为政治性的和专业性的。

按照活动的区域范围,可以分为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按照主体构成,可以分为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

(四)国际组织的作用(板书)

材料一:1995年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长期代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关贸总协定,其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目标的实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将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共同构成世界贸易秩序经济多边体系的三大支柱。真正成为“经济联合国”,并使世界贸易秩序得到更有效的管理。

材料二:1997年6月第三十三届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在津巴布韦哈拉雷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大湖地区局势,塞拉利昂、索马里和安哥拉等国冲突,利比亚与美国、英国之间的冲突等议题。

材料三:1996东南亚国家联盟在开展政治与安全合作、经济合作、职能机构间合作以及发展同东盟对话伙伴国的关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实施东盟关于将东南亚地区建成一个和平、自由和中立的行动计划方面,也取得积极发展,由10个国家签署的《东南亚无核区条约》,于1997年3月开始生效。
   1.国际组织的作用是复杂的,对各个组织的作用要进行具体、辩证、历史的分析。2.绝大多数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它们是发展国与国之间各方面交往合作的纽带;

2)是调节国家争端的主要力量;(3)是争取世界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小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着两个当代国际社会主要成员的相关知识。

第三框

一、教学目的:识记: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宗旨和原则、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结合历史和当代有关的国际事件,分析说明联合国的作用;能判断联合国的活动的是非曲直,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

二、教学重点: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联合国的作用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读议练结合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专题学习当今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最主要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它在国际组织中是最重要的世界性国际组织——联合国。

讲授新课

三、联合国

(一)联合国的创立和发展

阅读:课文中关于联合国的创立、发展过程的内容。

1.创立
  从资料中可以看到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人民反对德、意、日法西斯斗争取得彻底胜利的产物。问:联合国的创立经过几个过程?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联合国宪章》的通过——联合国正式成立。

名称的由来:42年1月1日,26国聚华盛顿,签署一个宣言,罗斯福、丘吉尔“同盟”、“联盟”不满意,早,罗斯福“我想起来了”。44年8月,三国同意一词作为未来组织的命名。

2.发展。

  联合国由51个创始国,经过60年历程,现在已拥有191个会员国。

(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联合国的宗旨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组织的总章程,它的内容共19章,111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是它的主要内容之一,联合国的宗旨包括四个方面。

1)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宪章把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规定为联合国的首要目的。宪章序言提到欲免后世再遭现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并把这一宗旨放在第一项的突出地位,说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2)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宪章规定,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它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关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础。

3)促进国际间合作。

宪章规定,广泛地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合作,尊重全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不进行任何歧视,以消除引起战争的经济及其它原因,这是维持国际和平的重要条件。

4)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宪章强调,联合国应该成为协调一切国家的行动,并使之进行协作的重要场所。

问:联合国的这些宗旨,其主要的精神是什么?联合国的宗旨概括起来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板书)

联合国的这些宗旨,分别在其行动中体现出来,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2.联合国的原则。

宪章第二条规定了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七项原则
   1)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任何国家都拥有主权,各国都有义务尊重主权。各国有平等的国际人格。
   2)善意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约定”必守:你我约定一争吵很快要喊停,
也说好没有秘密彼此很透明,这就是我们的约定;“优先”。
   3)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谈判与协商;斡旋与调停(“第三者”的加入)。
   4)禁止对其它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禁止:进行武装攻击,武力威胁,进行侵略战争的宣传。不是禁止一切武力的使用,凡符合《宪章》和国际法规则的武力是被允许的,包括国家对侵略行为的自卫行动和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下的武力使用。

5)集体协作

6)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7)不干涉它国内政——基于管辖的领土而行使主权的表现:建立政权体制,建立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制度,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干涉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件。

指出:其中各国主权平等原则是其它各项原则的基础。
  3.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意义。
  表达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是国际政治生活进步的标志,在国际社会中日益显示它的重要性。

(三)联合国的机构——(原则和宗旨必须通过其机构去贯彻落实)

大会——广泛的职权,每年的第3个星期二到1225日,3个月的常会,不是立法机关,是审议和建议机关对联合国组织内部事务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有约束力;对于其他一般事项作出的决议属于建议性质,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安全理事会——15个理事国组成,每年召开2次理事国特派政府要员或代表参加的定期会,随时召开常住代表参加的常会。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关。重要职权:促使争端和平解决;制止侵略。实质性事项的表决,“五大国一致”否决权制度,常任理事国的缺席或弃权不被视为否决。为制止和平的破坏、威胁和侵略行为而作出的决定,以及依宪章规定在其他职能上作出的决定,对当事国和所有成员国都有拘束力。

国际法院——即联合国国际法院,15名法官,在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独立选举,不受联合国机构的制约,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法官选举没有否决权。判决是终局性的,作出即对本案及本案当事国产生拘束力,必须履行。尚无被拒绝履行的案例。

秘书处 ——一位秘书长和若干办事员组成,经大会简单多数通过后委任。是国际公务员,为联合国整体服务,向联合国负责,不得接受和寻求任何政府或联合国以外的任何机构的指示。 秘书长的职位描述——治国、平天下!!

安南接班人增加一女竞争者— 拉脱维亚总统瓦伊拉·维凯-弗里贝加在前天获得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提名,成为有意接任秘书长的第六名候选人。目前,呼声最高的是韩国外长潘基文,他在安理会周四举行的第二轮非正式投票中,再次领先其他候选人。 此外,拥有否决权的中国已再三表明,希望本届秘书长来自亚洲;俄罗斯也不太可能支持这个前苏联共和国的领袖问鼎这个声望崇高的位子。

(四)联合国的作用

材料一:历史上,联合国对黎以冲突发挥过重要作用。20多年前,以侵入黎,占南部地区,在各大国支持下,安理会通过决议,向该地区派维和部队,监督以撤军,恢复地区和平与安全,并协助黎政府有效的恢复在这一地区行使权力。

材料二:

要求学生概括出联合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1)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就。

材料一:3年前,美国绕过联合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使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遭遇了空前的危机。当前的黎以冲突再次揭示了一个严酷的现实,那就是: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意志已经到了能够左右联合国的程度。种种现实表明,美国对联合国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用则取之,不用则弃之。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就曾经在谈到安理会作用时露骨地说,美国要利用安理会来引导国际舆论,但美国的“工具箱里并不是只有安理会这一件工具”。

 材料二:美国断然置中东和平于不顾、执意偏袒以色列的行为给联合国在全世界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联合国在人们心目中怜贫惜弱、维护正义的形象也一落千丈,一些国家甚至发生了民众冲击联合国派出机构的暴力事件。对此,安南秘书长悲哀地说,安理会没有能对中东危机采取坚决和迅速的行动,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正因此受到损害。

材料三:国对待联合国的态度及其在黎以冲突中的表现表明,当前的国际秩序中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急需予以改变。美国的表现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更加坚定了国际社会加强联合国作用的决心。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当前的中东危机表明,必须增强联合国的权威地位,俄罗斯未来将会继续致力于建立更加安全和民主的国际新秩序,加强联合国的核心作用。普京的这段话恐怕也反映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心声。

(维和以非武力方式,很难隔离开冲突的各方)发表主席申明,“震惊”和“悲痛”,甚至连“强烈谴责”的话都没有说出来。

安南啊安南,你的使命要平天下,安能不难??(诺贝尔和平奖)

联合国不能把这个世界带入天堂,但可以避免把这个世界带入地狱!!

(五)中国与联合国(板书)

材料一: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国重要贡献。197110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

材料二:19959月,在北京胜利召开的举世瞩目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妇女工作的重视,积极促进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

材料三:在20048月通过的1546号决议在安理会各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526日,中国代表就修改和完善英美两国提出的决议草案表达了详细的具体的建议,其中包括第一,即将组成的伊拉克临时政府,应该在政治、经济、安全、司法和外交等领域拥有全部主权,中国的建议避免了不完全的主权移交和非参战国在伊拉克利益的受损害,同时也回避了法国和德国提出的伊拉克临时政府对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有否决权这一不切实际的表述,因此受到了安理会各方的赞扬。

材料四:06年7月4日,朝鲜发射了7枚短、中程导弹和长程弹道导弹“大浦洞二型”。美日提出制裁决议草案,王光亚说,将行使否决权。中俄提出草案,呼吁中止试射,呼吁国际社会防止向朝鲜输入导弹及可用于资金、技术、材料,呼吁朝鲜及该地区的他国保持克制,避免局势恶化,中国为实现和平,敢于接受挑战。

材料五:20065月底,中国派遣维和警察197人,军事观察员72人,人民接放军1144人,中国今日对黎巴嫩派1000维和部队,对联合国的贡献排第14位,高于俄罗斯38位。

中国对联合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从联合国及有关组织得到有益的支持。(板书)

判断:

①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

②我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因此,我国要支持联合国的一切工作。

③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一直起着促进作用。

在联合国成立时,各会员国把维护和平与安全的职责赋予安理会。因此,安理会A.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B.是联合国的审议机构 C.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具有约束力 D.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小结:我们学习了联合国的相关知识:联合国的创立和发展,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及其意义,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联合国的作用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第一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教学目的:知识:识记: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的含义;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自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二、教学重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当代国际问题纷繁复杂,各国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难题——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毒品贩卖。爱滋病被称为“世纪绝症”和危害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每年全球死於此病的人数高达二百多万,重灾区,在非洲、东南亚。吸毒而死亡的,世界上每年有10万人之多12亿人用水短缺,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恐怖主义,民族、宗教矛盾,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一)和平问题

1.什么叫和平问题

和平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它是指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世界和平、地区和平、国家间和平以及国内和平等,因为和平的威胁来自战争,所以在国际关系中,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人类,好可怜啊,战后,和平只有23天。

2.和平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的原因

阅读课本147-148页的例子:思考为什么和平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几十个国家卷入,几千万人死于战争,4亿万万美元的社会财富毁于战火;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核武器这样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将给人类造成更加惨重的浩劫,使人类的文明面临毁灭的危险。因此,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战后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同时,和平也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不息的理想和目标,而当代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可以说,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现在的战争已经超出了军事战争之外,从事战争的人也不见得是军人,使用的武器也不见得是一种知识装备,现代技术加上全球化已经打破了战争固有的界限,到了现在,因为技术,暴力达到了一个顶点,我们现在有叫 “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我们管这种武器叫 “ 超杀武器 ” ,因为它超过了任何政治、经济的需求,实际上战争是一种政治的继续,总是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但是这种武器超出了政治目标所能允许的程度就进入了一种比较荒诞的范围,我们经常讲核武器可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可以把人类杀死几百遍,再往下,实际上现在有的时候连 “精确杀伤” 都不必要就可以实现战争的目的,我们管它叫“飞杀”的阶段,这就组合各种各样的手段,然后实现目标。

3.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原因:和平是主流

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现代化杀伤武器的发展使世界人民强烈要求维护和平,坚决反对战争。

同时,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主要任务,这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他们成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中坚力量。例如,80年代首先从西欧开始掀起了反核运动;86年,“国际和平年”,87年12月美苏两国“中导条约”,削减核武,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要求和平的愿望,钳制了战争势力,维护着世界和平。

核大国如果发生核战争,只会导致双方同归于尽,而不可能有胜利者。科学研究表明,一场核战争会给地球带来核冬天,其后果造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灭绝。核战争的不堪设想的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不敢轻易发动世界战争。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核战争,那么我们可以知道第四次战争用什么来打??

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板书)

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大批的民族独立国家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减弱;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生产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互相渗透,使得各国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趋势日益加哟,各国的共同经济利益增加,维护世界和平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

4.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问题:世界不稳定

目前,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构成对和平的严重威胁——据统计,战后世界共发生150多起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这些战争和冲突几乎都是霸权主义发动、策划或背后操纵的。

80年代,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枚,占97%,地球毁灭20次,每人头顶3吨炸药过日子。这对人类的生存是多么严重的威胁!

①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③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材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世界的贫困问题不是在弱化而是在加剧。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到2015年年底前,全球仍将有8亿人口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比预计目标多出近4亿人,同时还有17亿人每天的生活费用在2美元以下。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千年发展目标就将无法实现。报告还列举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收取附加高额税费,与此同时,却对本国农产品出口实行高额补贴的种种作法,指出这些作法都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二)发展问题

1.发展问题的含义

发展问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板书)谋求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地球的北方,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在南方。也称南北问题。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同时使用、流行,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的三表述,第三世界: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中处的地位,它处于国际政治军事集团外。(亚、非、拉美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标志。)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所占的地位说,特别是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教,它是不够发达的,处于发展中的。南方国家:处的地理位置,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

发达国家: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

2.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原因

在当代,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是因为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问: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的表现有哪些?

可见,战后50多年,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均为罕见。同样,我们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严重性。

3.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

在世界经济总体发展的同时,落后、贫困、危机、债务这些抹不掉的阴影总是与人类相伴随,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任务更显得迫切和艰巨。

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哪两个严重的问题阅读课文第149页的材料?

当前,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

材料;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截至2002年,全球5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约为7亿,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81美元,2002年出口总值为370亿美元,仅占当年全球贸易总额的0.6%。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日前在日内瓦发表《2006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对世界上5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结论是喜忧参半。2004,最不发达国家取得了平均5.9%的经济增长率,达到20年来的最高水平。2003,最不发达国家的负债总额达到1589亿美元,为历史最高纪录,2001年增加了208亿美元。

鉴于发达国家日渐严重的技术、安全等非关税壁垒,宣言要求在今后的世贸谈判中在原产地证明、商检、技术和安全标准等方面采取现实、灵活和更简便的标准。

亚洲9国: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老挝、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也门。

②趋势:从数量增长转为质量提高,更加重视知识经济和经济可持续发展。③问题: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

(三)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的

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原理,观察、分析、和平与发展的问题。通过前言的学习我们知道,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

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务、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3.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具体地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

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可见,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

判断:既然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的,那我们能否说,有了和平,经济就一定能发展,经济发展了就一定能维护和平

课堂小结:种种问题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而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所以,我们国家提出,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战略机遇期!!

第二框 建立国际新秩序

一、教学目的:识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含义;理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建立国际新秩序

三、教学难点: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自读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

(一)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在当代,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的存在,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也是当前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最主要原因。

美国的霸权主义表现在意图控制全球,在这表现的背后有一个基本心态,那就是不停地在模拟一个对手或假想敌:美国,军事上的霸权,拥有航空母舰。航天上的霸权。政治上的霸权,它不是一直想做世界事务中的警察大哥么?文化上的霸权,电影音乐方面,好莱坞特技电影和奥斯卡一向都是领军地位。媒体舆论上的霸权,世界舆论主导权都在英美大公司手里。

材料一:美国为什么长时间对非洲无动于衷呢?10年,刚果(金)直接、间接死于战乱的400余万,同期,美国打了3场大仗。它的土地可养活非洲的所有人口,

刚果河的水电资源可以照亮整个非洲。没有稳定,非洲就不可能有希望。

材料二:有一漫画:布什:伊拉克的石油真是好东东。/告诉你,我没石油了?/我一天不拿下你,我就一天不痛快!!

材料三:美国:对实力的迷信导致了先发制人的战略,“狂野的西部牛仔法则——先开枪,然后再问话。单边主义——:“要么站在我一边,要么站在恐怖主义一边”。单边主义政策主要体现在以自卫的名义,用武力对付国际恐怖主义对美国利益的侵害。美国在阿富汗打击塔利班之后进一步发展了先发制人的自卫理论。古罗马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学家和雄辩家西塞罗在其著作和演说中多次"罪恶在萌芽状态最容易被消灭。"布什总统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恐怖主义联系起来,指出未来对美国和世界的最大威胁是恐怖分子与"邪恶国家"勾结利用后者的生化武器、核武器发动恐怖袭击,这将造成整个城市的毁灭和成千上万人丧命。事实没有发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反却给伊拉克造成城市的毁灭和成千上万人丧命。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并不完全属于反恐范畴,但美国以反恐为借口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

1.含义

1)霸权主义,指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

2)强权政治,是指超级大国以强凌弱,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任意宰割别国人民,牺牲他国利益的政策和行动。

2.核心思想:强权就是真理,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

3.推行根本原因追逐利益。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霸权主义,还要讲究分寸和策略,注意有理、有利、有节。不能过火、过度。不能盲目反对一气,也不是无休止、不停息地反对。要有的放矢,不要随便扩大目标,不要四面出击,不要把西方发达国家都当作反对的对象。对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霸权主义要反对,但对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总的还是要改善关系,讲沟通,讲合作,讲双赢,加强相互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促进彼此友好关系的发展。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

1.必要性: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美国:美国应当毫不犹豫地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美国是这个世界不可缺的国家。所谓“新秩序”实际上是由它主宰的单一世界。
法国:总统希拉克明确提出了建立排除独断专行的尊重多元化的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问:各国主张建立的秩序有无分歧?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外交政策。

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并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我国站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前列的。中国政府多次声明愿意同各国政府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并把建立国际新秩序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认为,国际新秩序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2.主要内容 包括政治、经济两个方面。

1)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胡锦涛访美时不是专访,而是把访问非洲国家一路安排,显示中国对大小穷富国一律平等的态度,类似很多的外交行动都让发展中国家感到中国崛起是幸事而非威胁。

2)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如果陷入贫困、绝望,感到屈辱和被抛弃,正是诱发暴力和恐怖主义的土壤。

3)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文明的对立加重,美军亵渎《古兰经》,欧洲宗教漫画风波。不要只传播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伟大的成就,更要尊重不同成员的特殊性,明白多样性恰恰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4)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西方国家“唯我独尊”的心态;西方惯用的“大棒加胡萝卜”迥然不同。

材料一: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短短1年时间,在世人面前展现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中国外交的成就和魅力,取得了被国际舆论称之为“改变全球力量对比”、“催生世界新秩序”的成果。

坚持多边主义,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包容精神,实现共同安全、共同繁荣,共建和谐世界。“真理好比燧石,越是敲打,发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第一,我们要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应该加强合作,坚决打击恐怖主义。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其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二,联合国应该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应该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应该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

第三,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第四,我们应该通过合理、必要的改革,维护联合国权威,提高联合国效率,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联合国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改革应该重点推动联合国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安理会改革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代表性,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安理会决策。

材料二:《国际先驱论坛报》说,中国在联合国已表现得更加自信。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两次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就世界上最棘手的问题提出的强硬决议。两次都是艰难的决定,而中国的举动让许多观察家感到吃惊。事实上,这是十年来中国在联合国内越来越自信的表现,而这个过程是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增长曲线相吻合的。材料三:《法兰克福汇报》说,与美国存在矛盾的那些国家似乎对和谐世界的“软”纲领很有兴趣,这尤其是因为,它来自一个不在人权问题上指手画脚,并正在上升的世界大国――中国。中国以一个与美国完全相反将“不干涉”原则奉为信条的大国形象示人。

霸权主义是少数大国、强国,依仗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实力,干涉、欺压甚至侵略别的国家,企图支配、称霸世界或某一地区的政策。霸权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强权政治。强权政治是19世纪开始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潮。其主要观点是,认为国际社会是一个由狼群组成的世界,个个都蓄意损害他人以谋取自己的利益;国际政治是一个无休止的以实力为基础的权力斗争,任何国家的行为都是为了保持或谋取权力;在国际社会中,要么支配别人,要么受制于别人,国际冲突的唯一法则是弱肉强食。强权政治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今世界的强权政治,已经不具有如此赤裸裸的面貌。但是,依靠实力,构成强权,力图支配别人、主导世界,这仍然是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基本特点。

冷战时期,霸权主义以两极格局为基础。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解体,力量对比失去平衡。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毫不隐讳地推行新干涉主义,到处颐指气使,宣称要当世界警察,当世界的领导者。有的美国学者还直接提出了所谓新帝国主义论。这种新霸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1)由两极争霸变为一极称霸;(2)主要是富国、强国欺负穷国、弱国;(3)以全面推行西方价值观为重要内容;(4)日益露骨地侵犯国家主权;(5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等各种手段,以经济制裁为常用方式,甚至不惜实行军事干预;(6)根据需要与可能,有时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有时则不惜抛弃联合国,表现出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

第三框当代的国际竞争

一、教学目的:理解:世界的多极化趋势;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以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运用辩证的观的和方法,分析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国际竞争的意识,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国际政治的力量组合和国际关系的利益结构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自上世纪末期开始显现的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要和平、谋稳定、促合作、求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三、当代的国际竞争

1、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不是哪个人或哪个国家喜欢不喜欢的问题??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

2)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大国实力均衡化使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极”:指地球自转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电子学中用来指带正电的电极和带负电的电极,即正、负极、阴、阳极。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还没有能成为一种基本的格局。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格局——指大致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结构,特别是大国之间形成了某种力量关系的平衡。多极——则是指世界上几种主要的力量都能够对世界发生较大的影响,相互之间又能够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力量比较平衡,从而使世界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在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几大政治力量相对突出。它们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借重、互相制衡,而战略力量的对比十分不平衡。

①美国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几乎所有项目的绝对优势居第一位,综合国力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显示了其超强国力(人均42,076

欧盟是世界上实力强大的区域性联合体(当今世界联系最紧密的国家集团)正在稳步扩大,其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45亿人口,10万亿美元,在建成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货币体系之后,欧盟正在致力于政治上的联合。随着经济政治社会一体化的深入,欧洲日益成长为在战略上独立于美国的国际政治力量中心。

③日本:“大和”,对临国火气大,综合国力约等于美国的60%,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的金融大国和债权大国;近年来,日本争做国际政治大国的愿望极为强烈。日本以其巨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经济走出了10多年的萧条,“成长的安倍”代替“改革的小泉”。)(人均36,486)原始森林,16条铁轨;每周548个航班,每天超过1万人的交往)。排第7

④中国,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其和平崛起的宏大姿态,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78—2000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5%,是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一段时期,也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黎巴嫩派1000维和部队(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不讨好的差事)向;约占美国的14,俄罗斯的23。排名第6,国力资源的发展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裕的资本资源、长期稳定的国内环境等。但中国在技术水平、劳动力质量、信息力、支持创新体系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较为落后。在中国国力系统中,外交力、军事力较强,而国力资源只高于俄罗斯与印度,国力结构并不均衡。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国,在军事方面和科技方面拥有相当强的实力,仍然是世界上惟一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核大国。经济的复苏,也使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综合国力值接近美国的40%。排名3经济增长的余地非常大。普京生于彼得大帝建造的圣彼得堡市,彼得大帝是他崇拜的偶像。普京左眼下面有一块胎记,而在俄罗斯历史上,有这种胎记的另一个人就是彼得大帝,巧合得令人感叹。“俄罗斯水准超乎想象!”这是伏特加酒的广告词,今年中,俄官方宣布:其国力已经恢复到苏联解体前的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已超过苏联时期。他们嗜酒无度,缺乏进取;他们松散无序,需要鞭策。没有强人推着他们走,他们就会坐在地上犯懒。在过去100年的历任国家领导人中,普京在魅力、受尊敬程度、亲近感三项中总分最高,成为最受欢迎的总统。

所谓多极,还只是一种趋势,更准确地说,还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一种要求、一种常常挂在嘴上的话语。所谓者,本来主要就是指一种过程。当前国际关系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一超诸强,多元争极”。

世界的发展原本就是不平衡的。而相互之间的激烈竞争,作为一种强烈的催化剂,无疑更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谁发展的动力大,谁竞争的意识强,谁的体制和机制顺,谁能较好地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谁的发展速度就快,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谁就能显示出比较的优势。大家都在前进、都在发展,谁不发展,或者谁发展的步子慢了一些,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谁就会落后。

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世界在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

2)国际竞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军备竞争、商业竞争、贸易竞争、金融竞争和体育竞争等,当代国际竞争越来越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①综合国力的含义: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综合国力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是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总和,也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综合国力实际上也就是国家实力,但之所以更多地称综合国力,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它不是指单个的某个方面的实力,而是指综合性的实力。说到底就是国家力量,即捍卫本国利益的力量。

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它满足国民需求、解决国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根本上决定着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②主要内容——

1、经济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中心内容。

国际竞争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政治家们出访往往都喜欢带上企业家同行。为了经济上的利益,贸易争端甚至贸易战也屡见不鲜。美国经济学家说:跨国公司在当今世界的作用是,控制不用武力,财力胜过枪炮。在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同时,如何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成了更加突出的问题。情报工作瞄准了商业秘密。

2、国际政治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目标。

相互之间也就构成了纵横捭阖的复杂关系。其中,有合作,也有竞争。有争夺,也有交易。有的国家,把谋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当作政治上的重要目标;有的国家,力图在某个地区发挥重要的政治影响。对各种国际组织中的席位特别是领导职位,当然更是当仁不让。对一些热点地区、热点事务,也力图发挥自己的政治影响,以便使事态朝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3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科学技术的实力和水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又给予其综合国力以

强大的影响。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因而对于经济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往往能提升一种产品的竞争力,有时甚至能带动或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着基础和动力。因此,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谁占据了它,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所以,在国际竞争力的计算中,往往包含着较多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如科技人员的数量及比例,所申报的专利数量,在刊物发表的论文数量等等。大凡有一定基础的国家,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都瞄准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科技发展规划或项目计划,投入较大的物力财力,组织科技人员攻关,并加速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在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上,如基因工程、纳米技术、数字电视等方面,不仅在比水平,而且在比速度,比实现商业化的时间。

4、军事力量仍是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威慑性的手段。

军事力量是构成国家实力诸要素中的一个重要的带有威慑性的因素。在国际关系史上,国力的竞争,其重点以及直接的表现,往往是军事力量的竞争。冷战结束之后,军事斗争曾经一度有所缓和。但近年来,情况又有所变化,军事斗争在国际政治中的表现和影响又突出了出来,并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其表现:

一是军费开支明显增长。特别是美国等国,军事预算和拨款的数量直线上升;

二是核武器竞赛抬头。美国研制部署国家导弹防御计划和废除《反导弹防御条约》,大大刺激了世界范围的军备竞赛,一些中等国家也加紧研制核武器;

三是高技术武器竞赛成为新的热点。美国等国家大力开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如信息化作战平台、精确制导武器、航天武器、隐形武器、夜视器材,以及其他新概念武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成为它们试验新式武器的最佳场所;

四是军火交易日益扩大。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武器贸易出口国,占世界武器销售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俄罗斯等国也放宽对武器出口的限制,扩大在世界军火市场上的份额;

五是谋求军事优势,不断进行军事上的较量。一些热点地区,军事冲突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一些世界大国,动辄以武力干预相威胁。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成为当代运用军事手段的主要方式;

六是军事与政治结合得更加紧密。军事手段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在政治斗争的同时穿插运用军事的威慑。政治与军事以及其他手段综合运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5、文化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愈益突出的一个方面。

文化是软国力,但其作用并不。一定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及其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在人们已普遍使用文化力的概念,意在强调文化也是一种力量。

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围绕着文化的传播与封锁、扩张与抵制、消亡与保护等等,展开着复杂的较量。像美国这样的少数国家,借助于经济力量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大力进行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文化扩张,对其他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等。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方式起而捍卫自己的文化。如以法国为首的法语地区,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文化之间的合作、融合与竞争、冲突,呈现着一种复杂的状态。

6、人才和人的素质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内容。

传统的带有基础性的竞争,往往是资源的竞争。但在当代世界,除了少数战略性资源外,一般的物质资源在国家实力中的地位下降,而人才、人的素质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其作用和地位上升。再加上较之以往,人才的流动性、包括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性大大加强,所以,人才的竞争,在当今世界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许多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振兴的基础,大力培养人才。有实力的国家,则用吸引留学、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工资等等方式,大量吸引高级人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才,纷纷流向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人才,也大量流向美国。为了争夺人才,很多国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用了很多办法。商业化的各种猎头公司也大量出现,活跃在人才竞争的最前沿。

总之,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在各个领域日益激烈地进行。我们只有清醒地看到这种竞争,认真研究它的态势和特点,积极采取应对的措施,才能掌握自己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③经济力、科技力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④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意义——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⑤当代各国都在调整发展战略,以求增强综合国力。

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坚持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要靠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要靠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履行我们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国际责任,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也要靠发展。还是那句话,财大才能气粗。”所以,面对国际竞争的根本之策,就是两个字:发展。或者说:立足发展,加快发展。

要看到,竞争与发展相辅相成,构成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主题。要发展,就要勇敢地面对和参与国际竞争。

要看到,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总体上是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态势。

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

要看到,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有许多新的特点,特别是竞争与合作往往同时并存。因此,必须恰当地运用竞争的方法和艺术,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要看到,综合国力的竞争,事实上也对弱势国家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要有必要的防范意识和准备,努力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当代国际的竞争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当代世界正逐步向多极化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场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学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也必须把握时机,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使自己的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事实上,民族品牌尤其是日化品牌被外资收购后打入冷宫的事件,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中国本土的日化品牌曾经历过辉煌:洗衣粉中“活力28,沙市日化”响彻大江南北;“南有白猫,北有熊猫”家喻户晓;“海鸥”、“天津”等雄踞一方;中华牙膏、美加净牙膏畅销全国……面对外资品牌的大举进攻,一些本土日化企业选择了合资路。但这些本土品牌的命运最终大致相同: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随着合资而消亡了,即使有部分本土品牌仍然屹立不倒,也与昔日的灿烂辉煌不可同日而语。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举例说,作为引进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江苏这几年来每年却有十几个国内自主品牌消失,自主技术也被屏蔽、被限制,对国内市场资源的控制力不断下降。白津夫说,从前对外资实行的是让利式开放战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新阶段,应当理直气壮地对外资挑三拣四,谨防落入陷阱。

第一框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

一、教学目的:识记:外交政策的含义及形式,理解: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认识、分析评价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的对外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一、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

(一)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

外交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对外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内容,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分三层理解:外交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它是直接为实现本国的对外职能服务的。

2.外交活动的主要形式?

访问、谈判、交涉、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根据成文的外交规则,如果两国发生外交纠纷,一般情况下首先采取的措施是交涉,比如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会上批评、召见大使进行抗议等等;第二个层面是外交制裁,如驱逐外交官或降低外交规格:由大使级变成公使级,公使级变成代办级;最严重的是召回大使直至断交。断交是争执双方的最后选择。

外交语言体现了一国对外政策,是捍卫一国利益的工具,含蓄、婉转、“话说半句”或使用多种“托辞”。“中国人民不能置之不理”、“不会袖手旁观”,和“中国人民是说话算数的”等措辞警告;说会谈是“有益的”,弦外之音是会谈并未取得具体成果;说某外交官“进行不符外交身份的活动”,则是指控对方搞间谍活动。

1978年邓小平副总理实际上是中国最高领袖,美方只称为“正式访问”。邓所受到的重视与接待规格,除了礼炮只有19响之外,实际上比元首还高,卡特总统还特地从他的家乡乔治亚州调来1500朵艳丽的山茶花,摆设在国宴厅助兴。

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美,美方没有称为“国事访问”。在美享有“改革家”的美名,又有个人魅力,他受到的接待规格实际上相当于甚至超过了其他国家的元首。不仅由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先在国务院8楼弗兰克林宴会厅设午宴招待,晚上的国宴规格也和国家元首相同,来宾多达210人。

克林顿总统夫妇与朱镕基夫妇站立在宴会厅门口接待来宾,一一与之握手作简短交谈。即使每对夫妇只花半分钟,总共200多位来宾也得花上近百分钟。再加上宾主双方在宴席上致祝酒词30分钟,宾主边进餐边交谈一个小时,这场宴会就要花上整整三个小时。

外交部长可以说是各个国家政府部门难度最为高的权利机构了。凡是在国际上发生突发事件,外交部门首当其冲要站出来表明本国立场,一言一语那可是真正的“四量拨千斤“呀。

周恩来无疑给予之后的每一位接班人树立了极高的威望和榜样。这位开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在那样的艰苦环境里竟然能够融会贯通、讲7国的不同语言,的确是奇才。

乔冠华可说是个性最突出的“狂笑”外交部长,这位不分场合随时都可报以‘狂笑’的怪人,即使是在联合国世界论坛上也是如此,搞的老外总是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奇才矣。

李肇星可谓: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这位立场坚定、手腕强硬、魄力十足的沙场老将是再合适不过了。谈笑风声又尽显严厉、强悍一面,从他的身上似乎可以看到当年‘周恩来’的影子。

中国台湾人民都不想回归中国,为何你们霸权欺压?”答:居心叵测: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感觉回答起来很容易。讲一个简单的例子,从前有个母亲含辛茹苦大半辈子,总算将自己的子女养育成人,她感到很欣慰,感觉可以松口气,歇一歇。于是对子女说,“来,回到母亲怀抱来,给妈妈捶捶背,“然而这个不肖子,却吃惯了软饭,有奶就是娘,回头就不认这个曾经养育过他而今已经骨瘦如柴的母亲,反而对这星星和太阳大喊妈妈,想喝可乐,想要烧饼。那此时母亲应该如何?回答当然是给他一巴掌。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则和限度,中国台湾问题就是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争吵,别人无权干涉。我国历来都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台湾问题,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霸权欺压的事情,反而总是有一些居心叵测的邻国,以民主、自由等等名义来干涉包括中国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自主选择和决定权,这才叫霸权欺压。

他的智商特别特别的高。他又是一个感情世界非常丰富的人,他用他的高智商,高情商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在国际上,他用他的高超的外交艺术,用他高智商高情商的结合,为我们打开了国际局面,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次国际会议上,有人对周总理讲,你们中国这么穷,你没有多少钱?你们还搞什么社会主义?此话说出来带有挑衅性的,我们周总理怎么讲,我们国家是很穷的,我们一穷二白,我们整个中国的钱加起来多少,有一十八块八角八分。怎么中国的钱只有一十八块八角八分,此话一出,语惊四座。中国整个的钱才一十八块八角八分,这么说的。当时我们还没有发行现在的100元一张,也没有50元一张的,也没有20元一张的,但是最大的票子十块,十块,五块,两块,一块,五毛,两毛、一毛,五分,两分一分加起来就是一十八块八角八分。那周总理讲了这个话以后话锋一转,就说我们中国是怎么为什么这么穷的?你帝国主义列强掠夺我们,封锁我们,侵略我们。这有国民党留下我们的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烂摊子留给我们的,这就造成我们一穷二白,但是虽然我们一穷二白,但是我们仍然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

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反映着国家的性质。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外交政策作为其在对外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必须服从于这个国家的阶级性质;同时,只有统治地位的阶级才能制定国家的外交政策。所以,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必然反映着国家的性质。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为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国家作为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外交政策必须服从于它;国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表现为友好还是表现为冲突与对抗,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国的利益。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决不侵略别的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必然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的巩固;我国的资源利用和经济活动的利益;我国的统一、民族、团结、安全、荣誉和尊严等。

注意: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不同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二者不能混淆。

判断一:外交政策就是对外职能,是为维护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服务的。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着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不变,我国的外交政策也不变。

2.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19499月(临时宪法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我国的外交政策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些原则,规定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活动。

①第一个时期:我国奉行联苏反美“一边倒”的战略,在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条约》跟苏联结盟,(那一个时候哪个中国人都会唱几首苏联歌曲)当时是这么选择的,这恐怕是当时中国作为新生的红色政权在世界上存在下去的唯一选择,尽管在那个时候,中国对于苏联在建联合舰队的问题上也还是持保留的态度,也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于独立处理国家安全事务的选择。

②第二个阶段就是反帝反霸阶段20世纪60年代,61年中苏分裂,69年“珍宝岛”事件,中国提出来准备早打、大打核战争的战略方针,“两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

③第三个就是“一条线”的阶段,60年代后期,中国周围都是敌人,苏联30分钟摧毁中国“核设施”,边境充分现代化的100万,72年尼克松访华为标志,“改变世界的一周“,“上海公报”,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即“一条线”、“一大片”的政策,为反对苏联霸权:从中国经日本、到中东、西欧,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到美国,团结了这一条线周围的大片国家。采取这个战略改变了中国长期多面受敌的局面,获得了在全球政治格局中见施加影响的机会,应该说那个时候我们国势甚弱,好像采取这个政策以后,在世界格局上起到了平衡美苏战略集团的作用。

④第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调整了外交政策。邓小平主导的,他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认为大仗打不起来,中国就可以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

⑤第五个阶段就是维护发展阶段,从1990年到现在,冷战格局解体了,分享了和平红利的中国开始关注经济建设,在国际舞台上基本上决定不出头、避免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在军事上是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战略、贯彻军队要忍耐的方针,压缩对军队力量的投入,中国面临着非常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这是中国国防建设的长期基本方针。

中国“入世”不久变成了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不可避免地成为美、日、欧的心头之患,焦虑中国的崛起会影响本国本地区利益。无论是美日官方合唱的“中国威胁论”,还是欧洲民间酝酿的“中国威胁说”,都试图给中国的发展“使绊子”。他们不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已开始行动了。

美日新军事同盟的形成,美国胁迫人民币升值,通过战争和“颜色革命”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中国的邻国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扶持印度的科技和军事,欧盟则对中国纺织品增收关税,日本一度暂停对华优惠贷款等等,均表明他们已动手“拦截中国”了。面对这种现实,中国的第三次外交战略调整势在必行。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正是布什发表美中“战略竞争关系”论不久,可谓中国第三次外交战略调整的开始。与以往不同,中国不再强调“不结盟”,而是在“睦邻、安邻、富邻”的心愿下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展开互利合作。

胡锦涛把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称为“历史性决定”,把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长期睦邻友好视为“政策优先”,绝非是空话,而是明晰了中国以本国为中心、欧亚大陆为根据地、向全球发射中国经济能量和“和谐世界”理念的新战略。

中国新战略的日渐明晰和精心布局是胡锦涛主导的。把欧亚大陆作为战略根据地,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以及这一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第二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的:识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基本立足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结合我国的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觉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豪,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自读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由该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国的外交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呢?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1)含义

在国际事务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2)主要表现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

①坚持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尊重别国人民的独立自主权利,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我国外交政策虽然会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基本立场是毫不动摇的。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为什么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①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表现在: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里,我们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交往和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免遭战争的浩劫。

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策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问:158页想一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相互关系?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1953年首先提出1954年中国和印度政府,中国和缅甸两国政府先后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科学性、合理性、生命力)(中国的贡献)

2)确立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性:今天它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公认的基本准则。它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是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前提条件。才能保证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常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新疏、好恶。

材料:1971年的时候,跟中国的建交国大体上60个国家左右;到1979年之后,跟中国建交国116个国家;现在,165个国家。你看我们的领导人,我们的外交部长,足迹遍及全世界,舞台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

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接壤的邻国有15个。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与周边互为战略依托,推进合作共赢的大周边外交。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南北“两翼齐飞”的放射状区域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在北面,“上海合作组织”从初始阶段向实质性合作阶段发展,正在成为中国加强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在安全、经济领域的合作,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平台。在南面,以“10+1”和“10+3”为龙头,大力提升东亚合作机制水平。中国与东盟在安全对话、非传统安全合作等方面不断拓展,相互依存度空前提高。

材料二、0645日,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在斐济开幕,温家宝总理出席,3年内提供30亿人民币优惠贷款免除部分国家对华05年底到期债务,延长一些国家债务的还款期。

思考:我国为什么注重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关系?

①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与共、命运相连。

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与第三世界国家有过共同或相似的历史境遇和斗争,今天又面临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任务;都需要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团结是第三世界力量的源,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它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板书)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社会化大生产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都要不断吸收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因此,对外开放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04年中欧之间的关系交往特别多,我们的几位主要领导同志--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今年这四位领导人,已经访问了12个欧洲国家。欧洲国家来访问的也很多,欧洲国家,非常频繁,欧中关系非常好,双方都认为进入最好时期。

04年经贸关系,中日贸易今年可能突破1600亿美元,那不得了;中国和东盟的贸易突破1000亿美元,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会晤东盟领导人的时候,说我们2005年能不能突破1000亿美元,2004年就突破1000亿了;中韩贸易今年可能突破800亿美元。这三家加起来,1600亿、1000亿、800亿,3400亿,占我们外贸的三分之一了,05年我们是一万亿美元,关系发展很快。

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首先,是面向全世界开放。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也对发达国家开放。

其次,是全面开放。既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

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国外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技术。(国际关系

中与激烈的经济竞争同时并存的,是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趋势在加强,要和

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如何正确贯彻对外开放政策?

实行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加速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但是,对外开放也会有风险,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会乘虚而入。正确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必须注意:

①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

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

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使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广泛参与国际事务,40多年来,对外关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既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义务。我国政府和人民通过自己的对外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12多亿人口的大国,应当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结:我们学习了我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注意其特点,即把握五个“基本”: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基本立足点、基本国策。并学会区分与运用。

补充:胡锦涛在联合国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摘要)

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联合国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的崇高精神,承载了国际社会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60年的实践表明,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60年来,人类社会沧桑巨变,国际舞台风云变幻,联合国也历经种种考验,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我们高兴地看到,60年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广大会员国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使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60年来,尽管地区动荡不断、局部冲突时有发生,但各国更加重视对话合作,更加重视谈判解决争端,通过联合国预防和制止武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遵守国际责任,承担国际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采取有效集体措施,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是成立联合国的初衷,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必由之路。

60年来,尽管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尚未实现,但对话交流、和睦相处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是联合国宪章的重要原则,也越来越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互相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指导原则。

60年来,尽管世界发展还很不平衡、贫穷和饥饿仍在不少国家肆虐,但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减少贫困、促进发展的目标,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日益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是联合国的重要宗旨,也越来越成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途径。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各项宗旨和原则,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符合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通过合理、必要的改革,维护联合国权威,提高联合国效率,更好地发挥联合国作用,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

联合国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推动改革尽可能多出成果。改革应该重点推动联合国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增进广大会员国团结。

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安理会,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代表性,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安理会决策。改革涉及各国利益,应该充分协商,在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案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