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政治常识>> 第四课>>正文内容

教案:我国的宗教政策

  [素质要求]

  知识与能力:

  我国制定宗教政策的必要性,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和实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宗教政策,正确理解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得信教,取缔邪教组织不是干涉宗教信仰自由。

  过程与方法:结合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采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懂得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并明白应该如何全面正确贯彻执行这一政策。

  教育学生理解和拥护国家的宗教政策。

  让学生把宗教与迷信区分开来,为树立正确对待宗教的意识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和实质:取缔邪教组织不是干涉宗教信仰自由

  [教学难点] 我国宗教政策的必然和实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否就克服了宗教的消极作用,只有积极作用了呢?

  教师归纳学生回答,指出:作为与科学世界观相对立的宗教,只要存在,其消极作用就不会消失,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和对教徒进行爱国、拥护社会主义的教育,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某些宗教制度,利用教义、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就可以把宗教的消极作用限制到最小限度。

  转入新课

  有些同学提出,宗教既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具有消极作用。为什么不采取消灭的政策?这就要分析宗教为什么在社会主义仍将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我国的宗教政策。

  讲授新课

  我国的宗教政策(板书)

  (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家庭宗教传统对少年儿童信教有显著的影响。据有关方面对向所佛学院或僧加培训学员进行调查表明,佛教出身的学员占有很大比例。有一次抽样调查,在30多名学员中,半以上是受父母、亲属影响信教的。基督教也一样,某地神学院的短训班91名学员,有75人来自宗教家庭,占82.4%

  材料二:心理上的因素。如上海的基督教徒,有不少是老人。他们由于疾病、家庭关系紧张、心理孤独或受热心教徒宣传影响而信教。还有不少是妇女,由于家庭问题,感情需要,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等从宗教上寻求精神安慰。到普陀山佛教三大寺大雄宝殿拜佛的香客,每小时统计为1405人,其中妇女占80%

  材料三: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传统习惯的影响,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多万傣族群众全部信仰小乘佛教,90%以上的村寨都建有佛寺。“皈依佛祖”是傣族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至今仍然风行“送子为僧”。傣族男子7~8岁时,就要进寺庙为僧,经过2~10余年的和尚生活后,方可还俗成家立业。不入寺庙的人,被称作“岩令”(意为“不懂规矩的野人”)视为“异端”,这种人成人后不但难以娶妻,他们的父母死后也无人来念经。近年来,西双版纳傣族儿童纷纷入寺当小和尚。傣族聚居的勐海县,和尚总数达3300多人,为了让小和尚念书,一些小学专门办起了和尚班。又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维吾尔族,孩子出生后就取经名,稍长,即信奉真主,遵守“五功”。藏族旧有“三男二僧”(三人中有二人为僧)的传统,僧人在社会上倍受尊崇,群众以入寺为僧为荣。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宗教的长期性是宗教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我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将长期存在,这是我国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

  1、宗教在我国将长期存在(板书)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我国实行什么宗教政策?

  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政策(板书)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1)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板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宗教信仰自由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信不信的自由。

  第二,信哪种宗教的自由。

  第三,信哪个教派的自由。

  第四,什么时候信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就是要宗教成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为什么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呢?(提问学生,锻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发言后教师概括)它可以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宗教来干预政治和国家政权,干预警官等,因为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宗教信仰问题,已经超出了公民个人的私事的范围。

  其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首先是保护宗教团体和寺庙教堂的合法权益;其次是保护教徒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的宗教活动。进行“宗教活动”是宗教团体和寺庙教堂的合法权益,“正常”是指宗教场所内进行的宗教活动必须是宪法、法律、政策范围内进行的活动。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也就意味着另一面,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对于教徒,有参加正常活动的自由,作为公民,则必须遵守法律,尽公民的义务,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宗教活动,就超出了宗教信仰自由的范围,超出了法律保护的范围,而成为法律限制打击的对象了。

  (学生列举事例,哪些活动属于国家保护内的宗教活动,哪些是国家打击的活动。这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也检验学生对这一条政策的理解程度。教师随时点评。)

  例如有的地方私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有的教徒跑到不信教的人家里传教等,都是不允许的。当然,任何人也不得干涉正常的宗教活动、不能跑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再次,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进行。这是正常宗教活动的一个大前提。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选举法、兵役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和信教公民的平等权利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反对任何外来势力支配和干涉中国宗教的内部事务,以维护中国公民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我国为什么要反对任何外来势力支配和干涉中国家教的内部事务?

  (媒体展示材料)

  2000101日,梵蒂冈罗马教廷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把所谓的“在中国致命”的120名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徒册封为“圣人”。

  对此你怎么看?

  (学生发言)

  (教师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完全被国外的宗教势力所控制,并在中国的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建立许多个“国中之国”。当时,全国的143个天主教区只有见多个主教是中国籍,而且还处于无权的地位。对这种状况,中国的天主教和基督教界极为不满。一些有识之上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中国教会自传、自养、自立的要求,但在旧中国未能实现。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境外的敌对势力仍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由于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坚持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封圣”是反社会主义制度、干涉我国内政、无视中国教会主权的行为。我国政府积极支持国内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和完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同外国宗教团体及宗教界人士之间的友好往来,并把宗教界的国际联系看成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民间交往的一部分。我国的宗教有些是世界性的宗教,我国的宗教组织和教徒也必然会与国际社会有联系。近几年,每年赴麦加朝觐的人数都在千人以上。但我国一贯反对任何外来势力支配和干涉中国宗教的内部事务,以维护中国公民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所以,第一,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板书)

  学习这个问题必须明确两点:第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宪法规定的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为贯彻这一基本政策,还需要有具体政策和规定,以便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我国于1994年初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就是属于具体政策和规定。这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宗教活动表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的,是从法制角度制定的,以便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依法加强管理,正是为了全面地正确地贯彻这一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

  第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板书)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不是说要求宗教教徒放弃宗教信仰和有神论思想,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把爱教与爱国结合起来,做到宗教活动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

  能不能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呢?

  (学生发言)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党和国家全面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条件下,是能够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

  (教师归纳)综上所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多方面内容,从公民信仰来说,宗教信仰自由这是公民的自由权利,因此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从宗教组织和教徒的活动来说,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包括不得损害国家利益,不得干预政治、教育,不得恢复剥削压迫制度;从办教方针来说,要坚持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方针,等等。为了保障宗教基本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还有具体的政策和规定,以便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为什么我国必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不是禁止宗教的政策呢?下面就来分析这个问题。

  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板书)

  (学生讨论)

  1、符合宗教自身规律和特点。(板书)

  宗教在我国已经流传了一两千年,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状况虽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宗教存在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并没有彻底消除,当宗教存在的根源尚未完全消除的条件下,企图采取禁止人们信仰宗教的政策就必然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从宗教的特点来看,宗教信仰属于思想认识问题,世界观的问题,而思想认识和世界观的转变,必须通过本人自觉努力才能实现。如果在宗教问题上采取任何形式的强制手段,只能增加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隔阂,刺激和加剧宗教狂热,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恶果。因此,对宗教只能因势利导,采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时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创造宗教逐步消亡的社会条件。

  2、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板书)

  民族和宗教是属于不同性质的概念,包含不同的内容。但是民族和宗教又有密切联系。从我国情况来看,所有的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些民族几乎全民族信仰一种宗教。如,佛教(包括喇嘛教)在藏、蒙、满、门巴、怒等各族群众有较大的影响;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哈、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兹别克族,他们几乎全民信教;基督教在苗、彝、瑶、拉祜、哈尼、壮、布依、京、朝等民族中有相当的影响。鄂温克族群众部分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在汉族中,各大宗教流派都有数量不等的信徒。可见,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宗教信仰与某些少数民族的发展、风俗习惯、思想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宗教一经产生,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中分,从生产到生活,婚丧嫁娶等都打上了宗教的印记。宗教对一些少数民族已成为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相传四月初,是释迦牟尼的生日,为了纪念佛祖诞辰,举行浴佛节,后来,这一天就成为南方信仰佛教地区流行的泼水节,成为一个民族的狂欢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宰牲节),既是宗教活动,也是重要的民族习俗。基本要在1225日欢庆对诞节,这是西方基督教流行地区群众的重要节日,成为群众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宗教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有些民族的传统古代文化集中反映在宗教上,宗教界人士往往同时是该民族的知识分子。比如喇嘛教对藏族来说就是如此,大的喇嘛寺院要研究天文、藏医、舞蹈、军事,凡是当喇嘛都要学藏文资料,寺庙建筑是宝贵的文物古迹。因此,增强民族团结,除必须贯彻民族政策外,还必须正确执行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因此,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全国的统一。

  3、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板书)

  在我国,信教群众起过1亿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对待宗教的问题,也就是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才有利于团结群众。

  扩展

(媒体展示)在我国,共产党员不得信教,这是否违反了宗起信仰自由政策?

(学生个、讨论后教师分析)宗教对国家来说,是公民的私事,即是就公民的信仰而言的。但是宗教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则不是个人的私事。无产阶级政党是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所武装的,是彻底的无神论。宣传无神论、带领群众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斗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因上,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员只能是无神论者,不得信教,共产党员的思想信仰必须与共产党的先进性相一致。如果在共产党员和信教之间,共产党员选择了信教,就要动其退党。作为一个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即可以做出信仰宗教的选择,当然,这也就和共产党员的无神论信仰发生矛盾,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条件了。可见,共产党员不得信教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

  本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节课我国学习了我国的宗教政策,首先分析了宗教将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原因,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将长期存在,这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依据。对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作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它是以宗教信仰自由为核心的,包括多方面内容的宗教政策。我们这所以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这是由宗教的自身规律和特点以及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等因素所决定的。

  板书设计:  

我国的宗教政策:

原因: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还将长期存在

必要性:

符合宗教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

内容: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认识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和意义,认识加强无神论教育和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的重要性。

2.能力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鉴别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3.觉悟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护党的宗教政策,认识加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的重要性,自觉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想】

1.本框是第二节《我国的宗教》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应以教师讲授为主。

2.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3.教学中要坚持思想性和时代性相结合,要有针对性。如,在讲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能不能信教?在讲加强无神论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时,要联系我国近年来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说明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本节前两框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宗教的本质、作用和我国宗教的基本情况等问题。那么,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怎样正确理解?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我国的宗教政策(板书)

1.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板书)

讲解: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宗教问题,在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中,形成了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基本政策的完整的宗教政策体系(说明“基本内容”和“基本政策”的区别)

1)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板书)

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154页第12自然段关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含义的四个方面内容(此略),并思考讨论一个问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青年学生能不能信教?“青年学生不应该信教”、“党员、团员不得信教”是否违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什么?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讲解:

第一,青年学生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因此,学生作为公民的一部分,虽然可以信教,但不该信教。

第二,党员、团员不得信教,这是因为,作为党员或团员,只能是无神论者,这是共产党、共青团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作为一个团员或党员,在入团、入党时,已经作出了自己不信教的自由选择,这种选择也是完全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并不违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当然,一个团员或党员,如果他的世界观变了,作出信仰宗教的自由选择,因而退出了共青团、共产党,这当然也是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

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板书)

讲解: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质的前提是,我们应该明确: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宗教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宗教中的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已经废除,宗教信仰只是思想认识问题。作为思想认识问题,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也保障公民享有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因此,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注意强调:不是指宗教是个人的私事)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①正常的宗教活动含义是什么?②坚持宗教同政权、司法、教育分离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讲解: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教徒依法在宗教活动场所和自己家里进行的宗教活动。这种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家在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同时,坚持宗教同政权、司法、教育分离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不得进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简介历史上的政教合一情况)

3)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方针?(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方针,反对任何外国势力支配和干涉中国宗教的内部事务,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中国公民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以保证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教师对我国宗教政策作归纳小结:

我国宗教政策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地理解:既要支持信仰宗教的自由,又要支持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既要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又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政权、司法和教育,反对封建迷信和在宗教掩盖下的违法活动;既要支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方针,又要开展正常的国际宗教往来。

上述宗教政策三方面中,第一方面“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宗教政策基本内容的核心,另两方面“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都是为了保障我国公民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本权利。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板书)

提出下列问题并指导学生阅读156页第2段至157页第5自然段内容:我国为什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不是实行禁止宗教的政策?(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讲解: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自身规律和特点(板书)

第一,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在我国、宗教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尚未消除,宗教还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禁止信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因此,只能因势利导,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第二,宗教信仰问题属于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只能用说服教育的方法,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来解决,而不能用简单的强制方法禁止信教。因此,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作为意识形态的特点。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板书)

课文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义概括为三个“有利于”,这就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促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调动宗教界爱国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这三个“有利于”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三个“有利于”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明确: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正如江泽民同志199411月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关于宗教问题的讲话中强调的那样:“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目的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时候,有必要对一种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观点予以澄清:“宗教和封建迷信都是反科学的迷信,为什么党和国家尊重、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反对封建迷信活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把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活动区别开来,加强无神论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3.加强无神论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讨论上边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归纳讲解:

1)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的区别(板书)

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虽然都是迷信,都是唯心主义的东西,但二者又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一,宗教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化的思想体系和宗教教义;封建迷信是带有浓重封建意识和色彩的迷信,在非宗教的世俗间流传,主要是以骗人的行为出现,是愚弄人民和骗取钱财的主要工具。

第二,宗教有严密的组织机构、固定的活动场所和一定的宗教生活;封建迷信则以松散而无组织的个别活动为主,活动方式极为愚昧、恶劣。

第三,二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宗教在本质上讲对人类社会具有消极作用,但宗教的经典中保留了不少文化遗产;封建迷信则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性糟粕的毒素,从动机到效果都是欺骗、愚弄人民的,它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秩序,破坏两个文明建设。

因此,我们对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采取不同的政策,在宪法、法律范围内进行的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国家保护;对封建迷信活动,要坚决制止和取缔。

2)加强无神论的教育(板书)

近年来,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成为一大社会公害,而宗教也以越来越多的信徒和各种新形式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这些都要求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加强无神论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帮助人民群众逐渐摆脱有神论的影响。

前面讲到,我们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不应该信教,当然更不应该相信封建迷信,而应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树立科学世界观,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概括总结、巩固新课:(略)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