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常识>> 第七课>>正文内容

城镇居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列分析报告之十八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新世纪正向我们走来之际,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战略部署的第二个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小康目标制定于改革初期,为实现这个目标,全国人民从"六五"到"九五"奋斗了四个"五年"。二十年中,我们经历了"六五"的起步,国民经济迅速崛起,全国人民看到了改革的光辉前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也经历了"七五"的困惑,新旧体制交替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让大家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八五"期间国民经济逐步调整,改革向纵深发展,经济增长保持强劲势头,人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心。"九五"期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严重冲击着我国经济,但是"九五"期间我们保持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前实现了预定目标,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

"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增长情况——

2000年(元) 1995年(元) 实际增长(%) 年均增长率(%)
人均GDP 6900① 4854 40.0 7.0①
人均可支配收入 6280 4283 32.2 5.7
人均消费性支出 4998 3538 27.3 5.0

注:①2000年缺少人口统计数,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由作者本人根据有关资料进行估算。
②本文主要资料来自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全国4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

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1995年,面对过热的经济,政府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总量,提高贷款利率,经济由总量增长转入结构调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物价上涨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进入"软着陆"时期。"九五"期间,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影响,1999前,经济增长一直呈下降趋势。在这场风暴中,中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昂然挺立潮头,在保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最终实现了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九五"期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实际增长在7%左右①,1997年提前实现了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按现行汇率计算,2000年年底,人均GDP已经超过了800美元,这是我国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的重要标志。

受经济不景气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1999年下半年,机关、事业单位普提工资,企业参照执行,政府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以及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生活保障水平,使半数以上城镇居民家庭受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明显提高。调查表明,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比1995年名义增长46.6%,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实际增长32.2%,平均每年递增5.7%。

"九五"期间,我国政府对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困问题加大重视程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完善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体制,收入差距扩大得到了有效控制。1999年,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30,比1995年仅提高了2个百分点,说明收入差距扩大速度有所减缓。

“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表——

人均可支 收入实际 基尼系数 城镇居民消费 人均GDP
配收入(元) 增长速度(%) 价格指数(%) 增长速度(%)
1995年 4283 4.9 0.28 116.8 9.3
1996年 4839 3.8 0.28 108.8 8.4
1997年 5160 3.4 0.29 103.1 7.7
1998年 5425 5.8 0.30 99.4 6.7
1999年 5854 9.3 0.30 98.7 7.1
2000年 6280 6.4   100.8   7.0①

注:①2000年缺少人口统计数,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由作者本人根据有关资料进行估算。

二、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步入新的转型期

根据经济学理论,人们的消费可以分为生存、享乐和发展三个层次。改革初期,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消费层次主要局限在温饱方面,消费重点放在吃、穿、用上,仅满足了第一层次,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也大多是重物质轻精神。"九五"期间,这种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城镇居民的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实现了由量向质的转变,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主要表现为:吃、穿、用的消费比重逐年减少,文化教育、旅游、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住房、保险等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消费比重不断增加。

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98元,比1995年增长41.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7.3%,平均每年递增5.0%。


“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年份 恩格尔系数(%) 消费性支出(元) 支出实际增长(%)
1996年 48.6 3920 1.8
1997年 46.4 4186 3.6
1998年 44.5 4332 4.1
1999年 41.9 4616 8.0
2000年 39.2 4998 7.4

(一)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跌破了40%的大关,食品消费不断由吃饱向吃好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了,表现为食品消费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

恩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统计学家,在研究家庭消费变化时发现的一条规律,即收入越低的家庭,购买食品的支出比重就越大;收入越高的家庭,食品消费比重就越低。因此,经济学家就将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为: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一般为20%-30%。

据调查,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1958元,比1995年增长10.9%,而食品消费比重(恩格尔系数)却呈逐年下降态势,从1995年的49.9%下降到2000年的39.2%,下降 了10.7个百分点,跌破了40%的大关,从恩格尔系数上看,城镇居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九十年代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走势(%)——

年份 恩格尔系数 年份 恩格尔系数
1991年 53.8 1996年 48.6
1992年 52.9 1997年 46.4
1993年 50.1 1998年 44.5
1994年 49.9 1999年 41.9
1995年 49.9 2000年 39.2

在食品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城镇居民中,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食品消费不断由吃饱向吃好转变。主要表现为:

(1)粮食消费量下降明显,其中:细粮消费量降低,粗粮消费量增加,主食的花色品种呈现出多样化和成品化。

(2)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明显提高。其中:猪肉的消费量略有下降,牛羊肉、水产品、禽肉和蛋奶的消费量明显提高,牛奶已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食品结构变得更富营养、更为合理。

(3)用于烟、酒、饮料、干鲜瓜果等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2000年,人均支出332元,比1995年增长24.3%。

(4)追求食品口味的多样化和方便化,各类加工食品不断涌现,商场和超市的净菜、速冻食品、绿色食品、方便食品、饮料、消闲食品、儿童食品日益受到青睐。

(5)在外就餐越来越多。2000年,人均在外用餐288元,比1995年增长78.9%。

"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主要购买食品数量变化表——

主要食品 2000年消费数量(千克) 1995年消费数量(千克) 增长幅度(%)
粮食 82.3 97.0 -15.2
其中:细粮 79.5 95.0 -16.3
粗粮 2.9 2.1 38.1
油脂 8.6 7.6 13.2
畜肉 22.5 21.5 4.7
其中:猪肉 16.7 17.2 -2.9
牛羊肉 3.3 2.4 37.5
禽肉 7.4 5.8 27.6
水产品 10.2 9.2 10.9
蛋类 11.9 10.4 14.4
鲜乳品及酸奶 11.1 4.9 126.5
菜 116.8 116.5 0.3
干鲜瓜果 58.1 45.4 28.0

(二)衣着消费支出增长缓慢,消费比重略有下降,居民着装继续向时装化和个性化发展。

改革以来,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一直平稳增长,消费比重一般维持在13%-14%之间。"九五"期间,衣着消费发生明显变化,2000年人均购买衣着消费支出500元,比1995年的479元增长4.4%,年平均增长0.9%,增长缓慢。消费比重从1995年的13.5%下降到2000年的9.8%,减少了3.7个百分点。

衣着消费缓慢增长的同时,成衣消费率逐步上升。成衣消费率从1995年的84.8%上升为2000年的93.6%,上升了8.8个百分点。衣着消费的主要特点是:中老年青睐中高档服装,年轻一代不断追逐时装化和个性化,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的专卖店琳琅满目,市场上国际名品比比皆是,"T"字台上的风骚隔日便成为街头时尚。

(三)家用设备中,微波炉、空调、电脑成为都市人的新宠。

我国城镇居民绝大多数完成了从自行车、缝纫机向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更新过渡期,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普及率非常高,在一些经济发达城镇,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今后,城镇居民家庭家用设备将进入新的更新换代期,微波炉、空调、电脑成为都市人的新宠。同时,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电炊具、沐浴热水器、抽油烟机,吸尘器的拥有量也相应增加。"九五"期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稳步增长,增幅为47.8%,年平均增长8.1%。

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变化情况(1)——

彩电 冰箱 洗衣机 电炊具 沐浴热水器 抽油烟机 吸尘器
2000年 116.6 86.7 90.5 101.9 49.1 54.1 11.2
(台/100户)
1995年 89.8 69.1 89.0 84.1 30.1 34.5 10.0
(台/100户)
增长(%) 29.8 25.5 16.9 21.2 63.1 56.8 12.0

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变化情况(2)——

微波炉 空 调 电 脑
2000年(台/100户) 17.6 30.8 9.7
1997年(台/100户) 5.4 16.3 2.6
增长(%) 225.9 89 273.1

(四)医疗保健支出持续高速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各类医疗保健器材及医疗服务开始进入居民家庭,同时,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费中个人负担的比重加大,"九五"期间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持续高速增长。2000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318元,比1995年增长188.9%,年平均增长率为23.7%,医疗保健支出消费比重由1995年的3.1%上升为2000年的6.4%。其中,医药费支出一直是医疗保健支出的主要构成部分,比重在70%以上;医疗保健服务支出增长最快,增长了223.3%,其次是医药费和滋补药品,分别增长192.1%和182.5%。

“九五”期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

2000(元) 1999(元) 增长(%)
医疗保健 318.1 110.1 188.9
其中:医疗器具 2.1 1.3 61.8
保健用品 4.3 2.6 65.4
医药费 243.3 83.3 192.1
滋补药品 24.4 8.7 182.5
医疗保健服务 41.7 12.9 223.3

(五)文化教育消费日趋火爆,城镇居民家庭越来越重视教育投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没有文化知识、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将很难在未来社会中立足。从整个社会到单个居民家庭都非常重视教育投入。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各种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大学扩招"、在职研究生培训、成人高等教育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高等教育机会。自费留学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留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出国,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深造和再教育的机会。居民愿意投入大笔费用去留学,一方面是收入提高后有这种支付能力,另一方面是留学的教育收益率比较高。

调查表明,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628元,比1995年翻了一番,消费比重从1995年的8.8%上升到2000年的12.6%,增加了3.8个百分点。其中,2000年人均教育支出364元,比1995年增长119.5%;人均文娱耐用消费品支出147元,增长88.6%;人均文化娱乐支出117元,增长69.4%。

(六)交通通信消费方兴未艾,成为持续的消费热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民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的交通通信迅速进入居民家庭,改变着居民生活。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95元,比1995年增长131%,交通通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的4.8%上升到2000年的7.9%。

汽车业发展迅速,私人轿车逐步进入高收入家庭,一般家庭用于出租车的费用也明显上涨。2000年,每千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1辆,比1997年增长168.4%;人均交通支出162元,比1995年增长95.2%,交通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的2.3%上升到2000年的3.2%。其中,人均交通费89元,增长152.6%;人均出租车费用21元,增长235.6%;人均交通工具支出49元,增长12.2%。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全球化浪潮推动了通信和网络的大力发展。电话初装费和手机购置上网费明显下调,家装电话更加普遍,手机也越来越普及。2000年,家装电话拥有率达80.5%,比1995年的39.9%提高了40.9个百分点,翻了一倍多;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9.5部,比1997年增加了10多倍,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9.7台,比1997年增长273.1%。随着上网费用的下调、连接速度的提高、网上资讯的丰富,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网上通讯以及从网上获得资讯越来越普遍,网络已成为现代城镇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994年,我国只有1万多网民,至1999年,上网用户已达1690万,发展速度令人咋舌。家庭中用于通讯的支出也随着网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明显增加。调查表明: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通信支出233元,比1995年增长164.8%,交通通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的2.5%上升到2000年的4.7%。

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变化情况(3)——

家用汽车 移动电话 家用电脑
2000年(台/100户) 0.51 19.5 9.7
1997年(台/100户) 0.19 1.7 2.6
增长(%) 168.4 1047.1 273.1

(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购房和装修支出增长明显。

"九五"期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已经实行了50年的福利分房体制嘎然停止,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正全面实施。中国延续了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住房制度的彻底结束,给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带来了重大转变。调查资料表明,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包括部分自有房)已达到77.1%,比1995年提高了41.4个百分点。

"九五"期间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变化表——

人均居住面积(㎡) 人均居住面积小于 人均居住面积大于
8㎡的住户比重(%) 14㎡的住户比重(%)
2000年 13.6 18.9 41.6
1995年 11.4 32.1 28.2

随着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居住消费显著增长,城镇居民购房和居住支出成为居民家庭主要的一次性大笔支出。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购房支出455元,比1995年增长150.8% ;人均居住支出500元,比1995年翻了一倍,居住消费比重从1995年的7.1%上升到10%,增加2.9个百分点。其中,住房支出202元,增长101.6%,主要受房租影响,房租支出增长了141.3%;水电燃料等各种费用支出299元,增长103.9%,主要受水电费增加的影响,水、电支出分别增长146.5%和131.5%。

新世纪,居民将对小区服务及系列配套设施,二手房市场等投入更多的关注,同时,要保持居民对住房热情的不断增加,必须适当降低商品房的价格,使之与居民实际购买力相吻合。

“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

2000(元) 1995(元) 增长(%)
居住支出 500 250 100.1
1、住房 202 104 101.6
其中:建材 76 46 65.1
房租 97 40 141.3
维修 28 17 64.5
2、水电燃料及其它 298 146 103.9
其中:水 34 14 146.5
电 128 55 131.5

(八)假日消费火爆,旅游成为消费新时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旅游成为都市人的新时尚,城镇周边游和近距离的周末游、国庆、元旦、春节长假假日旅游发展非常快,城镇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加。调查表明: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88元,比1995年增长167.6%。

与旅游热相比,旅游交通运输和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旅游文化单一,景点重复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九)保险消费仍有较大空间。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预期支出的增加,人们的保险意识加强,保险支出明显增加。2000年,人均非储蓄性保险支出17元,比1995年增长261.3%;人均储蓄性保险支出103元,比1995年增长476.3%。人均保险支出依然比较低,合计只有120元,保险消费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是,目前保险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险条款及程序比较复杂,保险承诺兑现中存在不少问题,让居民对保险业即爱又怕。

(十)居民投资继续偏好有价证券。

老百姓的投资理念增强,银行储蓄不再是老百姓的唯一选择,尤其是经过几次降息,储蓄增值功能减弱,老百姓纷纷寻找多种投资渠道。国债,以其良好的政府信誉和相对较高的回报率,股市,以其门槛低、进出方便、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私人投资,居民购置有价证券明显增加,2000年,人均购置有价证券43元,比1995年增长45.7%。

(十一)贷款消费成为新时尚。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住房和汽车等多种消费贷款方式成为消费新时尚。2000年,人均购置房屋从银行贷款56元,比1995年增加11.3倍。但是,贷款手续繁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贷消费的充分发展,作为消费的一种新方式,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管理。

(十二)家庭服务社会化。

"九五"期间,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明显,2000年,人均家庭服务支出46元,比1995年翻了一番。其中:保姆费增长了172.2%。

三、"九五"时期成功的两大因素

(一)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民心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九五"期间,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也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在这场风暴中昂然挺立潮头,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在国际上提高了中国的信誉,在国内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稳定民心的关键作用。

(二)循序渐进地推进各项改革,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了以养老、待业、医疗保险为主体,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安置优抚等相辅助的社会保障体系。到1999年底,全国共有9433万职工和290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9912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2100万人参加了大病医疗费用统筹和医疗统筹。另外还有667个城镇、1682个县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25.7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政府机构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金融、教育、住房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展望"十五",任重而道远

"九五"的成就是显著的,但是前进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解决。

(一)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同失业、下岗率上升、最低收入阶层相对恶化等现象交织在一起,是社会稳定的隐患,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明显改善,"大锅饭"、脑体倒挂等现象得到扭转。"九五"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幅度相对减缓,但是,城镇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还存在相对恶化的现象。表现为:收入越低,增长幅度越小,减收面越大;60%的中低收入户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40%的中高收入户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表明高收入户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低收入户,高低收入户之间的相对差距持续扩大。

虽然,目前大多数城镇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线,但在日趋繁荣和现代化的城镇中,贫困不再是简单的生活拮据,而是远远超出实际生活状况的一种社会发展的贫困。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城镇贫困人员吃饱、穿暖问题不大,但居住、医疗保健和教育都面临着很大困难,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来源非常脆弱,一旦面临生病、下岗失业等天灾人祸时,很容易形成新的贫困层。城镇贫困层和暴富群体并存形成明显反差,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收入差距拉大与失业率上升叠加的问题,将会引发社会问题,同时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九五"期间城镇不同收入家庭收入比较——

年份 总计 最低 困难户 较低 中偏下 中等 中偏上 较高 最高
100% 10% 其中:5% 10% 20% 20% 20% 10% 10%
收入(元) 6280 2653 2325 3634 4624 5898 7487 9434 13311
2000 比重(%) 100 4.8 2.1 6.3 15.4 18.8 22.6 13.8 18.0
减收面(%) 31.2 54.1 37.4 26.5 22.5 19.7
1995 收入(元) 4283 2170 1976 2775 3360 4069 4955 6032 8222
比重(%) 100 5.8 2.7 7.0 16.3 19.0 22.4 13.0 16.6
收入名义 46.6 22.3 17.7 31 37.6 44.9 51.1 56.4 61.9
(增长%)

(二)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城镇贫困家庭生活困难。

"九五"期间,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结构调整。在过去4年中,受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影响,平均每年下岗633万人,至2001年,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将从再就业中心脱离出去,形成300万左右的失业人群高峰。政府机构改革使本来就比较严峻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有关调查表明,以失业者和国有下岗职工为户主的家庭平均月收入为272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活状况非常恶劣。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但再就业工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调查中,只有34%的人对多数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表示认同,42.3%的人同意政府给职工开辟了更多的再就业机会,半数以上的人对政府开辟再就业机会和多数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持不认可态度。因此,扩大再就业渠道成为继合理收取医药费及医疗费之后老百姓急需政府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全民素质。

环保似乎是生产环节的问题,与消费关系不大。但事实上需求决定生产,生产带动消费,消费、生产、需求是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资源消耗、浪费越来越大。无限制的索取,地球资源将会越来越少,这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是持续发展的需要。(2001.3.23)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商品服务市场;消费者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