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浅谈德育教育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要把知识学习和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地理学科作为中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承担着这样的使命。需要在教学中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关键词:德育教育;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49 
  中学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一门综合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中学教学中的深入发展,对于像地理学科这样长期被称为是“副科”的学科重视程度在不断地加强,对于中学地理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切实本着素质教育的标准,认真贯彻教学的三维目标,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不仅仅要关注知识和方法的传授,更要重视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因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成为当前中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要求。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教学条件较城市地区相对比较落后,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很多教师还是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在当前新课改的新要求下,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来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德育教育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就是要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落实新课改的新要求,把知识学习和德育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综合发展。 
  对于农村地区的广大中学来说,因为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市地区也比较匮乏,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念陈旧、方法单一,再加上思想的闭塞,导致旧有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还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学中教师还是核心,对于学生主体地位不够关注;教学中还是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在方法引导、思想教育方法上关注不够。这与新课改下的新要求是背离的,所以要想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切实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把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德育的教育渗透其中,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学科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中学地理学科被认为是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特点,其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很强,可以较为容易地以学习内容为切入点来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过程中,我们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状况、民族分布、资源储备、人口状况等重要问题后,引导学生去了解我们的国情,关注国家的发展,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了解了我国的资源储备状况,如林业发展、农村土地保有量等问题后,提醒学生要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学生在学习、了解了具体的知识后,才能够切实体会到责任和意识,能够达到对于学生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三、灵活教学来优化德育教育 
  新课改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地理学科具体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在同时落实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这样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德育教育的目标。 
  地理学科的很多知识不仅仅需要通过文字来呈现给学生,而且能够通过最常用的地图来直观地给学生呈现;当然也可以通过漫画、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多元化地呈现所学内容,尤其是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农村地区中学的普及大大弥补了我们单纯地依靠课本来单一给学生传递信息的不足,这样不仅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理解起来更容易,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感染学生,进而触及他们的心灵,实现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 
  例如,在学生学习气象灾害和地震灾害的知识时,可以把我国的九八年抗洪抢险救灾和汶川地震的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使他们体会到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提高保护环境、防灾减灾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树立面对困难、互相帮助的良好精神品质。 
  四、联系生活来进行德育教育 
  相对于城市地区的中学来说,农村地区的中学虽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但也有其优势的地方,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说,农村地区的学生可能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接触得更多,更接近大自然,这不仅仅可以辅助我们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也能够联系学生了解的生活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近几年来我国的雾霾污染问题几乎成为了全面之痛,它不仅影响到了现在人们的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更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农村地区目前也深受其害。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小作坊式的落后生产模式、生活燃煤、农作物秸秆的焚烧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健康生活的意识;同时也要清楚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五、用学生实践来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实践也是学生收获知识、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也能够渗透德育教育。农村中学地理教育要充分意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规范组织来落实德育教育。例如,在进行“人口”内容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选定“泗洪农村家庭人口构成”的主题,组织学生对本辖区(村)部分家庭人口构成进行统计,如人口数量、年龄結构、外出务工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认识家乡人口现状,发现家乡人口存在的问题,既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维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总之,地理教师对农村地理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来。要时时留心,见缝插针。在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要做到有心,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高考分数与育人的关系。把知识学习、德育教育、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侯丙孬.浅析在地理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9X):22-23.
  [2] 张良.关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6(101):132.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德育|教育|教学|学生|地理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