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法探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教育教学中要讲究以生为本。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更新教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和利用疑问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法创新 
  二十一世纪,不少老教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难教。老教师这种感受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教师深深的担忧:如果教师不紧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更新观念、教法,学生就会不买账。老教师的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其实不但对老教师如此,所有教师都是一样的。二十一世纪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这种理念延伸到教育教学中就是以生为本。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再也不是教师单纯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了,而是转变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引领他们自己获取真知。 
  出于种种的原因,初中历史学科的地位相比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要低得多。不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指导思想就是考前突击,背一背提纲,做几份练习卷。对于历史课的学习完全是抱着为考试而学习的态度,学习兴趣全无。初中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本身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教师。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更新教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获取知识,拓展思维。一句话,学生喜不喜欢初中历史主要看历史老师的引导,看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对初中历史学科来说,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以本为本,难怪学生会哈欠连天、兴趣全无。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寻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协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可以在视、听等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能与,这比学生单纯地听教师讲授、看课本、黑板做笔记要有趣得多了。这样,学习就变成一件集视、听、娱于一体的事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因此,要注意到教学的目的,不要让这些辅助手段过多地挤占教学时间,冲淡教学主题。 
  历史之所以不受初中生喜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门学科更倾向叙述历史事实,相对缺乏情感色彩,显得不那么平易近人甚至惹人喜爱。如果说初中历史教师能够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戏说的方式或补充一些历史细节,使得历史史实变得更丰满、更具人情味的话,那么,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了。如学习“战国七雄”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七雄”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人物、历史事件等辨认不清,常有发生混淆的现象。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这段历史的地理图片、人物头像甚至一些精短的视频,进一步帮助他们理清七国之间交错复杂、相互依存的关系,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初中历史的章节内容都是很简短的,课文的叙述言简意赅,知识点不是很多。如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进度组织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不大的。为什么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兴味索然,在检测中我们看到的是知识掌握不牢固呢?我想,这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对课堂学习引领的问题。如果初中历史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教师牢牢掌控课堂教学的时间,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完成相应练习,难怪学生会对这门学科提不起兴趣。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真正做到“隐身”,把课堂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采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支配,那么,学生才会真正喜欢上历史学科,学习效果才会有保证。 
  如教学“美国南北战争”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相信教师都能抓住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个重要的知识重难点。但是,如果说教师还是用传统方式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在讲台上不厌其烦地讲授,对两大利益代表集团的分歧进行一一分析的话,学生当然提不起兴趣,学习效果当然就差。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学习方式,改为由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分成两个阵营,让他们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学习效果就会好很多,学生很容易发现两大利益代表集团在关税、原料、市场和劳动力问题上的诸多分歧,很快便发现奴隶制存废是战争爆发不可调和的焦点。 
  三、利用疑问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历代以来,中国的文人学者都是很重视学习过程中疑问的产生的,关于疑问对于学习进步的论述也有很多。学习初中历史也是一样的,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没能发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疑问,那么接下来的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就无法有效开展,课堂学习的深度广度就没法得到保障,学习效果就好不了。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着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伴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历史方面的知识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如学习“三国鼎立”的时候,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不难对照自己看过的《三国演义》发现一些问题,并由此产生诸如“为什么说曹操是奸雄?为什么作者要有意赞美刘备一方,贬低曹操一方,中性对待孙权一方?”等等问题。如果教师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自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对于他们的学习会是很好的促进。 
  参考文献: 
  [1]吴立新.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新探.学生之友,2010. 
  [2]焦海军.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研究.才智,2012. 
  [3]王志华.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之我见.中学课程辅导,2015.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教师|学习|学生|历史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