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314-01
  中学历史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如何才能教得好?思考这些问题是现实的,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都要考虑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是手段的技术性、难度性的问题和教学方式问题,而且是高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从不同方面来思考教的问题。我们要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方面中来定位,从而使教育教学观念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总的来说,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导语
  初中生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教师如果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来引入新课,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就具备了良好的开端。新的历史教材每节课前都有一个画面或新奇的发人深思的故事开头,教师如果抓住这个内容进行渲染,再采用不同的形式,或谜语,或成语,或名言诗句,或利用乡土历史导入,等等。上课伊始,学生就会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喜欢听,愿意学,激起了质疑和求知的欲望,由此教师再顺水推舟地将学生带入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上去,带入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究。快乐教学有一个很好的空间氛围,能为展示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
  2.培养兴趣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的表现。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刚刚进入初中的新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感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实践证明,一开始就让历史课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3.思维训练
  历史学习不应该是导致思想僵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应限定在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积极认识,需要扩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宽阔的、全面的、客观的、变化的、辩证的、发展的视线,特别是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测。学生学习历史,就像学习物理一样,思维也会得到训练和强化。因此,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活、调动、开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积极发展。
  教学的关键问题是使学生参加教学,而且是主动、积极地参加。学生投入其中,从实践中学,才会激发激情,引发兴趣;才能活跃思维,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到失败与成功;才能提高自己的鉴别力、创造力、理解力,才能更多地和教师、同学沟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都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史料运用
  人们了解历史的前提是得到记载历史资料的材料,获得史料的过程也是获取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整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获得和堆积,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含义,甚至增加学习的负担,让学生对学习历史感到厌烦。因此,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一致,而不是相异。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做是在探究和了解历史,这就要培养学生去掌握和明白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来解决历史的问题。因此,史料的运用,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对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5.情境教学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然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境资料,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截取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教室里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此时,我补充相关资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操纵最高委员会夺取山东的一切特权,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日本夺取山东,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中国就要灭亡了!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办?""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北洋政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和当年青年学生一样的爱国口号……通过这些方式,成功地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6.语文教学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文中有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文与史有机地结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这样一来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7.撰写论文
  只要用心去思索,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为主,经常关注现实问题,适当有意指导小论文选题,历史中有无数很有价值的题材可写。如,我看秦始皇;都江堰的启示;故楼兰消亡的感想;昭君出塞的感想等。指导学生选好题后,还应指导学生写作方法。如,提出论点要新颖、简明扼要、有创意,并注意学科渗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8.直观教学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 从思维特征看,七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学习|学生|历史|方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