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自主探究,快乐发现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认知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启示我们鼓励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作者在教学中实践探究式学习法,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探究式学习法往往流于形式,因此针对如何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索,结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教学实践,从探究式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追求更有效的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 发现学习    探究式学习    开放性    自主性    创造性
  认知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1]。他认为从智力活动方式看,学生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没有本质差别,他还认为发现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方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挥学生智慧和潜力,促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学会探究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必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2]。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性质课程,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在探究、讨论、思想情感争鸣中升华情感、启迪思想,学会更好地分析解决各类社会现实问题,成长为拥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之才。在推进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但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探究式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看似热闹红火,实质还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下面笔者结合高二哲学《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一、精心设计,营造开放式课堂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开放式学习,包括学习内容、思维空间、学习方法、学习评价方式的开放性。探究式学习内容以教材为核心,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教师视野,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探究。近年来,雾霾天气是我国居民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随着PM2.5纳入我国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PM2.5走入人们的视野。围绕PM2.5的话题很多,既然本课内容是“追求和发展真理”,选择一个没有定论的话题显然更符合探究式学习的开放式特点,此时一个新闻事件引起笔者的注意,在2014年APEC峰会在北京召开前,北京一位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声称: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此观点一出引发了社会的热议:烹饪会不会产生PM2.5烹饪对PM2.5的贡献有多大?这个认识究竟是不是真理呢?如果不是,应该如何面对这个认识?围绕这个话题开展探究式学习,本课重难点知识可以迎刃而解。
  同时,真正开放式课堂需要在师生平等前提下进行。尤其对高中阶段学生来说,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逐步趋向成熟,内心十分渴望成人化、渴望被社会认同。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思想火花才会迸发,才能给学生更多感受、理解知识的机会,才能给学生更多探究和创造的可能。教师要学会“蹲下来与学生交流”,教师不应是课堂的主宰,而应该是课堂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探究。
  二、大胆放手,尊重学生自主性
  笔者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时,围绕PM2.5及烹饪对PM2.5的贡献究竟有多大,查阅大量资料,选出不同领域专家的代表观点,准备在课堂上作为探究背景材料,探究为什么不同人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认识?这个设计随后被笔者推翻了。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需要做的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如果教师直接把专家不同观点抛给学生,学生对PM2.5的了解局限于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继而学生的思维、探究活动都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的探究式学习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习贵在自主,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搜集查询资料、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都由学生自由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习得能力。探究式学习要以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有所感、有所知、有所得。因此,最后呈现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案调整为:围绕“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这个话题,学生组成探究小组,利用十分钟时间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小组讨论后形成本组观点。
  “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话题一出,课堂上就炸了锅:“哇,那我们就不做饭吃吗;不是,是让你不要烧菜……”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个小组兴致勃勃地围着电脑查起了资料,讨论开了。十分钟后各小组初步获得一定探究成果:烹饪确实会产生PM2.5;烹饪方式中煎、炒方式产生的PM2.5比较高,而蒸、煮方式产生的PM2.5比较少;我国空气中PM2.5的来源很多,烹饪所作的贡献不算太大,主要是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在家庭中烹饪对PM2.5的贡献挺大的……其中引用许多专家的实验、理论观点进行阐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对PM2.5的知识和现状有更多的了解,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为下一阶段自主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三、适时引导,激发学生创造性
  爱因斯坦认为从科学活动过程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数学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真正进步。“思维自疑问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探究式学习就是解放学生头脑,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评、敢于提出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独特思维方式和新颖思想观点,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敢于张扬的个性、敢于创新的意识。探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创新观点,或做出什么重要发展,而在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权威和书本的质疑精神,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独创精神,激起学生求知欲。
  学生围绕“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判断这个观点是不是真理?自然概括出真理的含义。教师继续发问:如何判断人们的认识是不是真理?学生从自己查阅的资料中了解到科学家通过实验检测烹饪会产生PM2.5,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同时在之前自主学习中,学生发现不同领域专家对此持有不同观点。为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这些专家的观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哲学思维,看到专家的观点只局限于自己立场和知识,不够全面,从而明确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普遍认为“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不是真理,教师鼓励学生组成的探究小组尝试完善这个观点。学生的能量真得不容小觑,“煎炒方式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烹饪确实会产生PM2.5”,学生已经会在一定条件、范围里讨论真理,从而顺利引导学生认识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还需要在实践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整堂课学生一点没儿有闲着,大家热情高涨,参与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他们动手动脑,面对新问题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反思本课教学实践,笔者在处理上还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享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2J.
  [3]金晓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师|学习|学生|自主|探究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