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史知识>> 政治史>>正文内容

李显龙谈父亲李光耀:他不是一国之尊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2004年8月,李光耀在李显龙宣誓就任新加坡总理后上前祝贺

3月23日3时18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去世,享年91岁。早上8时,新加坡现总理李显龙先后用马来语、华语和英语发表电视广播,用华语广播时,李显龙一度哽咽,他最后说:“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请您安息吧!”随后,李显龙更换了他的脸书封面,改为黑底配李光耀生前照。

对于李显龙总理来说,李光耀的去世既是国痛又是家痛,在家里,他称他为父亲;在内阁里,他称他为资政。在李显龙眼中,李光耀既是以榴莲来表达关怀的父亲,又是新加坡的建国总理,是时代的英雄。在李光耀去世之前,新加坡《联合早报》、新传媒、《海峡时报》和亚洲新闻台对李显龙总理进行了采访;李光耀去世后,这些采访内容昨日发出,本版特重新编写部分精彩内容,读者可从中领略到李光耀先生在治国之余,是如何做一名父亲的。

在内阁

他不是一国之尊

而是人民的第一公仆

谈到父亲做人的原则时,李显龙提出三点——敢作敢为、诚实清廉,以及把自己当成是人民的第一公仆。

李显龙表示,大公无私地维持一个清廉的制度,这不容易做到,尤其当犯错的是身边的官员或部长。而就李光耀自己而言,虽然他多年来担任新加坡的最高领导人,但从来没有因为这个地位而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利益或好处。李显龙说:“很多年来,他在上班或放工时,坚持自己提公事包,不让别人替他拿,毕竟这是他的责任。他曾说,他不是一国之尊,而是人民的第一公仆。”

李显龙认为,父亲认真对待国务,并不是因为这是总理的职责,而是凭着一份对国家和人民的使命感,“父亲觉得新加坡是他的责任,新加坡是他拼搏出来的,他有责任照顾好新加坡人,要替他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并启迪国人做出超越他们想象的事。”

李显龙以种树为例,说明李光耀以前如何抓政策的细节,“李光耀会关心树种在哪里这样的‘小事’,因为他觉得若种在错的地方,会很难处理落叶。此外,当父亲在听电台节目时,发现某人说错了某件事,他会马上通知他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李显龙总结父亲的治国理念时,点出精英治国和人人受益的概念,“他总是强调国家要有经济发展,必须保持竞争力。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向前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分享成功的果实,确保人人受惠,让大家都认为,新加坡的成功,我也有一份。”

具体执政理念上,李显龙说父亲在三方面影响到他:“首先,你必须知道你要做什么。不能随波逐流,你必须有个概念,你要成就什么。第二,你必须说服民众,带领他们跟随你。跟着我走,我在前面领队,民众是跟着我的。第三,有些事不能光靠逻辑和辩论,也得懂得如何用感情来说服人,要懂得洞察人心,影响他们。”

内阁里最年长的成员

想法却是最前卫的

李显龙说,李光耀在内阁时,是内阁里最年长的成员,但有时想法却是最前卫的。例如对于赌场课题,李光耀好多年都反对,但后来时任贸工部长杨荣文解释为什么应该允许赌场,他接受了这个结论,并大力支持。李显龙说:“当世界改变了,我们也得跟着改变。他跟得上时代的思潮,思维也能保持灵敏,这很了不得,一点都不容易。”

李显龙还回忆了一件10多年前的往事,“有一份汇报说一两名西方女游客在圣淘沙裸露上身做日光浴,我们本来打算把她们告上法庭或抓进监牢。父亲告诉我不应这么做,他说:‘就连土耳其的海滩,女性做日光浴也是很平常的事,我们何必在这方面太拘谨呢?就由得她们吧!’我说:‘不、不,我们还没有那么前卫。我们必须执行法律。’但父亲采取的是务实的态度。他的想法不但与时并进,更多时候甚至是超前的。他在其他方面的观点,也可能是许多新加坡人觉得非常激进的。”

李显龙担任总理后,并没有和李光耀在内阁发生过争吵,关于总理事务,他们都是在内阁里公开谈,父亲没有私下给他意见:“他懂得如何给忠告和提供指导,但又不强势地硬要我们照他的话做。他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放手,什么时候应该朝新的方向走。”

很难找到一个人

完全取代李光耀在新加坡扮演的角色

评价李光耀的政绩,李显龙说:“时势造英雄,他是英雄造时势。李先生可说是一个独特时期的产物,他经历了大战、日占时期、反殖民地斗争、马来西亚时期和建国初年。若不是这个背景激励他,使他决定从政,决定走自己的路、领导新加坡,以及打造自己的未来,我看就不会有这样的李光耀。在另外一个时期,他也会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但不一定会走这一条路。”

李显龙认为,很难找到一个人完全取代李光耀在国内所扮演的角色。他说:“像李光耀这样的人,若在几代人中可以找到一个,已经很幸运了。不过若在整个领导班子里,有三四个人,可以方方面面地照顾到新加坡的需求,那就不错。”

李显龙透露,最令李光耀担忧的是,新加坡能否长期维持不俗表现?李光耀认为,新加坡一旦无法有突出表现,便注定难以生存。李显龙说:“他有时想再发表一场演讲,再试图说服新加坡人不要太自满,不要觉得我们已经到位。我们告诉他,你已经做很多了,轮到我们这一代领导人来做吧,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能说服新加坡人。”

李显龙认为,李光耀给新加坡最珍贵的资产,是创建了国家,并将领导层接班的过程制度化,“他和他的团队创建了这个国家,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新加坡,这个是大家公认的。但是,创建了一个国家后,重要的是持续下去,如何让领导层接班,一代传一代……把交接的过程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在家里

 

他并不勉强我们,走他认为我们该走的路

 

李显龙表示,由于李光耀政务繁重、日理万机,家里的事多数交给母亲来管,“但他的存在、想法,以及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是感受到的。他很严。他若不赞成某件事,即使不多说,你也会知道。”

 

李显龙说,父亲平时把家务事留给母亲料理,但当孩子来到人生的重要阶段时,他非常关心,也很细心。父亲虽然很严,但不会把意见强加在子女身上,“我们生病、结婚,或者选择上哪所大学时,他都有很明确的意见和观点。他会跟我们讨论,也会接受我们的意见,并了解我们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志趣都不相同。他并不勉强我们走他认为我们该走的路。他会引导我们,让我们走出自己的路。”

 

李显龙在描述家庭气氛时说:“我们算是个相当随意的家庭。父母要求我们品行端正,不能摆架子,讲话时要语法正确,不能讲粗话。这或许是他们比现在的家长严格的地方。”

 

李显龙说父母更多时候对他们的要求在于做人,而不是做事,“他们帮助我们发展自己的兴趣。我本来对音乐没兴趣,直到1966或1967那年,我14岁,母亲买了一支竖笛给妹妹或弟弟,他们不要,我就让音乐教师给我授课,把竖笛和书本都拿了过来,学习读乐谱和吹奏……我过后加入乐队,吹单簧管和低音大喇叭。父母鼓励我发展音乐的爱好,但没有逼我去参加音乐考试。”

 

提及故世的母亲,李显龙说母亲对父亲的影响非常大,他们的关系很密切:“他非常重视她的忠告和观点。在政策和国事方面,他和部长共商决策,但对于人民和他的形象及表述方式,她有看法。我想她的看法有道理,所以父亲会接受。多年的恩爱夫妻,多少会变得有点相似。父母的性格迥异,即使到了晚年互不相同,但他们却非常匹配。”

 

发生危机时,他是家里的主要人物

 

李显龙称父亲总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刻出现,“发生危机时,他是家里的主要人物。当我患淋巴癌,或当我的(第一任)妻子过世时,多亏有他的精神支持。不是因为他说了些什么话,而是有他陪伴,感觉雨后就会天晴。”

 

李显龙说在海外念书时,父母每个星期都写信给他,包括他结婚前,也收到了父亲的信件,“信的主要内容是他以自己的经验给我忠告,教我如何维持美满婚姻。他费很多心思和我们保持联络。”

 

李显龙透露母亲的信是自己手写,父亲的信则是由他口述,别人替他打字,有两三个字间距。“他会在打字出来的信件上修改或添加文字,如在末端手写一两段话。你看他投入了多少心思。每封信有五六页长。这些信我还收着,希望没被白蚁吃掉。”

 

而说起父亲对家人的关心,李显龙总理分享了一段和榴莲有关的回忆。在1992年10月,李显龙被诊断出患有恶性直肠淋巴癌。他在接受化疗期间,接到在国外访问的父亲打来的电话,“我还以为是什么重要大事,原来是告诉我,他买了一些榴莲要给我吃。后来我当然把它吃了,反正不会有坏处。”

 

之后,新加坡中央医院安排好医生为李显龙进行治疗,李光耀却提议再找个中医看看。李显龙起初担心多一个中医诊断,可能会使治疗变得更复杂,但最终还是顺从父意。幸好这位来自中国的中医,对于诊断和治疗的观点与主治医生一致,李光耀也就同意让李总理接受院方安排的治疗。

 

他不花时间做无谓的事,但会腾出时间陪家人

 

李显龙总理至今能回忆起童年时父亲的陪伴,“很小的时候,他带我们去看火车。我们晚上去东陵福(Tanglin Halt),看火车到站的情况,看站长把(向前方驶来的列车示意可安全通行的)铁道令牌交给车长。那对我是非常有趣的经验,我当时很小,不过五六岁。父亲打高尔夫球,我小的时候他也鼓励我去学。我跟着他打了好几年的高尔夫。他带我漫步在高尔夫球场时,是我们共度时光和聊天的机会。他不花时间做无谓的事,但会腾出时间陪家人。”

 

说起与父亲的关系,李显龙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逐年增进,而这是建立在每一个事件、危机和共享的快乐的基础上……在许多家庭里,父亲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塑造你、影响你,成为你效仿的典范。”

 

不过,李显龙也透露他们父子对于彼此的爱其实很含蓄、很东方,甚至不曾拥抱过,“他不轻易流露感情,我们家也不习惯以拥抱来表达情感。我们对彼此非常尊重。他很重视我们,我们对他也有非常高的敬意。”

 

那么李显龙的性格像父亲还是像母亲?李显龙说:“我的性格不像他。他比我强势得多,更倾向以很直接的方式面对事情。我有我做事的方式。但我不像他那么要强。”

 

如果他不是我的父亲,我可能也不是现在的我

 

李光耀认为母语有利于文化的维系和传承,因此把三个孩子都送进华校,并要孩子从小在家里用华语和他交谈,直到孩子们高中毕业。

 

李显龙回忆道,他和弟弟妹妹进了华校之后,华语讲得比父亲流利,但父亲还是坚持用华语与他们沟通,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练习的机会,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个讲华语的家庭环境。

 

李显龙记得有一年,全家到马来西亚福隆港度假,李光耀不想因为假期而中断华文的学习,便把当地的小学华文教师请到别墅来给他上课。父亲这种认真努力学习的精神,在李显龙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李显龙说:“政策是可以理解的,动动脑筋想就可以了。但学习语言尤其是华文,却得下一番苦功。父亲每天听卡带、学习和温习词汇,周末还把补习教师请回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学福建话,非常辛苦。即使到了晚年,他还是坚持天天上课,因为他已投入很多心思学语言,不愿意就这么半途失去。那是很了不起的示范。”

 

李显龙说:“如果他不是我的父亲,我可能也不是现在的我。他待人处事的方式,他的使命感,让我印象最深刻。你看着他,便知道如果你有机会处于同一情景下,也应该尽力而为。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他造就了我。我不像他,但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父亲离世,李显龙说他有很多方面值得怀念,“最重要的是,跟着他,你会相信不会有损失,你会没事,一切都能克服。因为他的经历和贡献,让我们感到自信,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他很独特,他在新加坡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我们很幸运有他这样的人。他是一位很严厉却很好的父亲。他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怀念。最重要的是,跟着他,你必定受益,不会有事,一切都能克服。”

 

对于后人会如何忆念李光耀,李显龙总理说:“我认为他不会在意全世界的人怎么看他。别人认为他是一个严肃、重视逻辑思考和理性分析的人。我想他对许多事情感觉很强烈。在人际关系方面,他对母亲和子女,也有很深的感情。他或许不轻易表露,但他是性情中人。”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父亲|我们|李显|李光耀|李显龙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