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正文内容

小议班级文化建设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外延和内涵。首先,相对于其他班级,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了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就班级内部而言,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再次,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
  关键词: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两个层面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各种组合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橱窗;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衡量这个班级优劣的重要标准。在一个窗明几净、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真诚地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友好地进行合作,促进并加快学生的社会化。同时,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了陶冶。班级文化通过加强文化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个人境界。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里,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触动学生自发地加入建设班级文化的行列,使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构成积极互动,取得教育的成功。从古时的“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再到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性。
  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软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是否健康。班旗、班歌、班徽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的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设计时,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师生参与,并通过适当途径征求学校主管部门及校长的意见,引起他们的关注,给他们留下一个美好而鲜明的印象。设计完成后,通过集合、比赛、年级活动等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使本年级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班旗、班歌、班徽作为班级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二、班级文化建设建设的内涵
  班级文化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渗透在班级的一切活动之中。简单地说,所谓班级文化,就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第一,班级文化是一种班级师生认同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不是少数人的意识,它包括班级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班级精神,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第二,班级文化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式,班级文化是以育人为中心,以激发班级师生为实现班级奋斗目标而努力,由此可见,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职能就在于倡导和培育班级文化。第三,班级文化是随着班级的建立和发展而生成发展的,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客观存在的,没有有无之分,只有优劣之别。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首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班级中的学习分为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显性学习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按照规定好的教学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活动。显性学习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隐性学习也可以叫潜在学习,即学生在班级正式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学习。这种潜在的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班级文化体现的。在一个班级文化浓郁的班级中,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班级文化能够给予学生最好的发展条件,使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人格既包含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又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是从文化中获得的,人格是文化素质在一个人身上的综合表现。不同的文化,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班级文化也就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直接的文化环境。中学生正处在自我认识的重要转变时期,良好的班级文化一旦形成,就必将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在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典型化的人格(榜样人格),这种典型化的人格就会成为学生塑造自我的范例,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健全人格。再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是由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班级文化又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着眼于班级全体学生的发展。班级文化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建设的,这些活动毫无疑问为各类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场所。正是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各种特长都得到了有效发挥,学生也因此而寻找到自己为班级作贡献的途径,从而体验到一种为班级作出贡献后的喜悦和兴奋。可以说,在一个班级文化发展良好的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普遍超过一个没有良好文化氛围的班级。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是先进性原则。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规范,弘扬传统美德,培育良好道德素养,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二是整体性原则。具有整体的文化意识,学校、班级中的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种活动,都是文化的积累,都是一种创造文化的手段,形成“事事可育人”的观念,把班级文化建设诸项工作融于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各个环节之中。贯彻学校的办学方针,围绕学校、年级的教育重点,整体规划,综合实施,达到育人的功效,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三是自主性原则。把学生当成完整的生命体,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本德育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精神,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把动机与行为方式统一起来,学会自己当家做主。支持、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在参与中培养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四是实践性原则。利用多种活动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合作,在实践中健康成长,在实践中焕发生命活力。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内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熏陶着学生的心灵。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凸显班级特色,提升班级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2]萧宗六.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文化|活动|学生|建设|班级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