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正文内容

本网特稿:化解社会矛盾 执政党着力破解新课题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宋振远、郭奔胜、张晓晶)在建党85周年前夕,济南市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全市群众工作大会,主题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面对“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一些不断出现的阶段性矛盾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能否及时化解矛盾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从“与民争利”到“为民谋利”

[矛盾现象]山东农民张军是有名的“上访户”。8年前,他为当地政府搞的村村通自来水、通柏油路等“四通”工程中强行集资摊派(人均负担400元)问题,上访了整整两年。4年后,他又因村民征地补偿款被镇村干部截留,再次踏上信访路。如今,他家的沿街房被强行拆迁,在记者的帮助下才拿到70%的补偿款。张军说,“我是高中毕业生,知道中央一直在强调利为民所谋,可为什么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非要干与民争利的事呢?”

农民负担、征地纠纷、拆迁补偿、农民工讨薪、下岗职工,这些社会矛盾的出现有其客观性,但背后却可以折射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权威解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政治承诺。回顾过去,我们在一些政策和做法上出现了“与民争利”问题,引起一些群众不满,教训深刻。近几年来,中央提出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并要求地方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等转到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上来。今后应把握一个原则:搞改革必须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底线”,改革成本代价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改革探索]随着国务院宣布农业税的取消,亿万农民告别了“皇粮国税”。这个“历史性决定”极大改善了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

一段时间里,江苏省群众信访量中60%以上是拆迁、征地引发的矛盾。近年来江苏提出城市拆迁和征地要走行政推动与市场补偿双轨制,提高了补偿标准,南京等城市还实行困难拆迁户政府兜底住房的措施,结果拆迁和征地信访量分别下降40%和70%。

与一些地方热衷于搞马路边的“形象工程”不同,济南市近两年将市区1476条“背街小巷”的治理纳入议事日程,投入3亿多元财政资金,在群众家门口的小巷中免费铺花砖、设花坛、安装健身器材。家住官中街43号的马桂芝老人因巷道路况差,过去出门得扶墙挪着走。看着被治理一新的巷道,老人说:“小街小巷是不如大马路工程显眼,但却把共产党的形象树在了家门口,咱老百姓心里舒坦呀!”

 从“替民做主”到“让民作主”

[矛盾现象]“谁能告诉我,究竟种什么”,这句在农村流传很广的话,形象地反映了违背农民意愿、强行调整农业结构的现象。这种“替民做主”式的决策在其他生产生活领域也较普遍,如“沿街统一商铺”“农民统一上楼”“出租车统一车型”等,既违背群众意愿,又违背市场规律,使群众对一些基层党委政府产生信任危机。

近年来,有关群众缺少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权的问题,引起社会关注。一些群众信访难、维权难,反映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的缺失,其根源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愿放弃“替民做主”的既得利益。

[权威解读]南京大学风险与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力:当前,党委政府决策方式的自觉转型滞后于社会的自然转型。在计划经济时代,群众生产活动比较单一,习惯于党委政府“替民做主”,但随着社会转型,各群体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仅靠各级党委政府“替民做主”难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姜大明:“替民做主”仍带有官老爷色彩,往往并非群众想要的,“让民作主”才能真正体现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才有多重,因此必须通过体制创新,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办事制度,畅通民意管道,保障群众话有处说、难有处解、事有处办。

[改革探索]在农村,自1982年宪法规定农村建设自治性组织后,村民自治得到广泛推行。民政部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18个省区市的30万个村委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占全国村委会的一半,近4亿农民通过选举实现“当家作主”。另外,全国农村涌现出的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农民闯市场的“主心骨”。

在城市,社区居民议事会、恳谈会等民主参与形式纷纷出现。南京搞了个“市民论坛”,市领导和市民面对面交流,已成为市委市政府问计于民、科学决策、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广州市搞了个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使党委政府决策更加符合实际。

2005年,全国人大首次举行个人所得税立法听证会,显示在重大决策上,倾听民声、体察民意的听证制度正成为必经环节。在一些地方,解决群众信访难题等也引入听证制度,彰显一个多元化的民意诉求渠道正在建构中。

 改革越走向“深水区”,越要维护群众利益

[矛盾现象]南京市民朱浩夫妇俩在企业工作,每月2000多元收入,孩子读初中,家中还有位60多岁的老人。朱浩说,生活过得去,但心里不踏实,存在三怕:怕买不起房、怕看不起病、怕孩子上不起学。朱浩的心态很有代表性。

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问题,多涉及深层体制改革问题,如社会公平等,这些问题是改革伴生的阶段性矛盾,解决得好有利于党群关系和谐,否则就会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权威解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一个党过去先进,不代表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代表永远先进。前苏联共产党的兴衰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典型。前苏联共产党是一个老党、大党,在93年的历史中,执政74年,当它拥有20万名党员时,带领人民夺取了政权;当它拥有200万名党员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当它拥有2000万名党员时,却因为不能保持先进性,最终丧失了政权。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构建起新型党群干群关系。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中国有句古训:“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中央的好政策需要各地认真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必须多用群众的幸福感检讨工作得失。GDP上去了,但如果生态破坏了,群众不会满意;城市建设上去了,但如果住房太贵,群众不会幸福;经济指标上去了,但如果社会管理上不去,群众没有安全感;政府财税增加了,但如果富民落后了,群众不会认同。

[改革探索]最近几年,中央政策直指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等深层问题,在农村合作医疗、减免义务教育收费、解决中低收入户住房问题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行动。

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务院明确提出2010年普及社区卫生服务,做到小病不出社区。2006年国家承诺提高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财政补助标准,扩大试点县范围,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问题,中央提出从2006年起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并继续对贫困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寄宿补助费,同时推行“一费制”,遏止教育乱收费。

针对群众意见较多的住房问题,从去年始,国务院先后两次出台城市房地产的新政策,坚决遏止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着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

最近,中央又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分配制度改革问题。在此之前,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从维护合法权益等7个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政策保护伞”。

“群众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是反映党群之间和谐度的最重要尺子。” 姜大明说,纵观党的发展史,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因此,越是改革攻坚,党越要体察民情,正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的,“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就越要加强”。(完)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备课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