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正文内容

“小白礁Ⅰ号”成为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中西合璧”首例实证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新华网宁波7月11日电(记者郑黎)浙江省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1日对外公布“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成果:新出水船载文物145件;沉船船体研究取得新进展,船体舱壁与框架的互用结构,被誉为“古代造船技术中西合璧的首例实证”。

    “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前往东南亚一带的木质远洋商贸运输船,因故在清代道光年间沉于海底。该沉船2008年首次被发现,此后相继开展了试掘、水下遗址表面清理和船体发掘工作。

    据初步统计,截至7月6日,“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新出水船载文物145件,按质地可分为瓷、陶、木、铜、银、锡、铅等类。另有宁波鄞州特产石板材约300块。含往年出水的青花瓷、五彩瓷、西班牙银币以及日本、越南年号钱币等,“小白礁Ⅰ号”出水文物共计1050余件。

    目前,“小白礁Ⅰ号”已出水船体构件244件,包括龙骨、肋骨、隔舱板、舱底垫板、船壳板等,造船所用木材主要产自东南亚一带。

    经多位国内权威古船研究专家分析,“小白礁Ⅰ号”既具有水密隔舱、铁钉连接船板等中国古代造船工艺特征,也保留了一些国外的造船传统,其中双层结构的船壳板内夹植物纤维状防水层这在国内首次发现,可以说是中外造船技术相互融合难得的实物例证。

    “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队领队林国聪表示,本次出水的沉船主要是底壳部分,多亏了有宁波特产的石板材压在底壳上,起到了压舱的保护作用,另外也证明了这艘船的始发港是宁波。由于沉船位于礁石附近,该船极有可能遇风浪触礁沉没。

    “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项目将为研究清代中外贸易史、海外交通史、中国古代造船史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据悉,“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出水后,将被转运至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边保护边展示,沉船修复需要8至10年。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