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正文内容

上海市民文化节 :“四手联弹”奏出最美和声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演了4.9万场文化活动,吸引市民2900万人次。今年的第二届市民文化节,仅春季活动安排表上就列满了5000多项各类活动。其实,上海市民文化节严格来讲并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一个不分季节随时向市民敞开的文化大平台,这个平台上“四手联弹”奏出的最美和声,让每一天都成了节日。

  抓手:“以文化人”不是喊出来的

  在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的一楼剧场,儿童文学作家周锐与在场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他的作品《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灰色的红衣服》。大个子老鼠的爸爸出门去看奶奶,穿了一件灰衣服,路上遇到很多熟人都说不好看,但爸爸每次都说“我不是穿给你看的”。到了奶奶家,爸爸对奶奶说:“我穿上了您给我买的新衣服。”奶奶很高兴,说:“你穿红衣服最好看了!”原来,奶奶年纪大了,分不出颜色,以为给儿子买的是红衣服。

  受到感染的不只是书中的大个子老鼠,坐在记者旁边的小男孩说,他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用幽默的语言让自己知道了如何孝敬老人。

  这是发生在“IN上海——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与小读者共同开启梦幻文字之旅”活动中的一幕,而这一活动只是上海市民写作大赛众多活动中的一项。与去年的“十大赛事”偏重舞台、动态不同,今年的市民文化节主打“听、说、读、写”,精心设计了中华经典诵读、传统知识大赛、演讲朗诵、写作大赛、演奏大赛等项目,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以此培养和提升市民的文化涵养。比如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君子淑女养成课程”,就以青年为主要受众,包括哲思、汉礼、射艺、茶艺、书法、女红等,通过体验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试图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青年的生活体验。通过这样一项项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心里。

  同时,上海市民文化节也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据介绍,“十一五”期间,上海投资逾50亿元修建完善了200余个设施齐全的社区文化中心,但是利用率一度仅为四成。其实设施的建设最终是为了服务民众,服务效能如何,老百姓会“用脚投票”,因此软件升级成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课题。上海市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顶层设计,推出了市民文化节这样一个平台,使得全市“末端”的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满负荷运行。

  推手:让参与文化活动成为常态

  “以前社区文化中心安排的活动,一部分来自政府配送的演出展览资源,还有一部分是逢年过节应景式的。现在不一样,许多活动是我们看到了社区居民的兴趣,然后深入挖掘、精心策划的,甚至连活动起个什么名称能吸引更多人参加,都让我们绞尽脑汁、寝食不安呢。”上海市一位社区文化中心工作人员这样感叹。

  市民对文化活动没有积极性,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原因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百姓中蕴藏的文化潜能是巨大的,关键恐怕还是文化服务没有和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精确地“对接”起来,而市民文化节所担负的一项重任,就是要积极创新服务理念,激发基层文化设施的活力。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推手,作为其具体组织实施者和核心工作团队,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责无旁贷地发挥了机制设计、统筹集聚、平台搭建、资源协调、服务各方的枢纽作用,成为上海群文工作的“指挥所”“参谋部”。

  他们编制了《市民文化节活动全表》,分四季向市民公布全市203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各社会主体的数千项活动。这一做法既是文化单位对社会的一种承诺,也在客观上形成了竞争机制,迫使许多活动中心转变以往比较随意的作风,提前数月有规划地策划活动,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纷纷转型为“策展人”和“创意总监”,对应群众需求来设计项目,因此活动参与度极高。对于那些在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团队和个人,工作团队还制定了后续开发与提升计划,并在下一届的市民文化节中纳入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从而实现了公共文化产品的系列化和精细化。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工作的组织主体是上海市群艺馆,由他们负责搭建的上海东方公共文化配送服务平台日前已正式上线,并推出上半年配送目录,目前正在上海各区县进行的首届市民文化节“百强”成果的巡展巡演就包含其中。

  牵手:发挥品牌活动的叠加效应

  作为第二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文化服务日”的主会场,3月23日,上海文化广场上演了一台优秀群文原创作品展演赏析会。展演汇集了上海市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的部分作品,通过现场展演、专家点评和互动交流,一方面帮助这些优秀群文原创作品打磨和再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对观看者的一次群文作品的欣赏普及。据悉,结合文化部组织的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活动,上海17个区县的居民都将观看到这些群众文艺的优秀之作。

  与既有重大文化活动牵手,与系统内各单位牵手,与各大媒体牵手,让上海市民文化节充分展示出整合融合的叠加效应,形成了无所不在的活动声势。上海市民文化节积极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等传统项目、品牌项目积极“牵手”,推动这些专业节庆与市民文化节实现平台共享、优势互补。今年,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加盟市民文化节助推全市读书活动的开展,“春之声”上海城市景观交响音乐会、“上海之春”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博物馆之夜”等品牌活动也将继续深入推进。

  同时,市民文化节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模式,让媒体作为参与主体发挥力量。上海市民通过不同的媒介都可以了解到关于市民文化节的各种资讯,从而使得文化节的热度四季持续,也更方便市民“按图索骥”。今年,他们又推出“赛酷”线上赛事平台和新民网市民文化节专题频道,同时还和有关公司合作推出“文化上海云”App体验平台,让市民文化节触手可及。

  举手:从“独角戏”到“群英会”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徐建群讲起“文化进地铁”项目,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这个项目从去年开始实施,准备用3年时间完成120项公共文化项目。今年,他们将重点建设“环人民广场站文化圈”,将人民广场站近20个出入口打造成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通道;在“贺友直老上海风情”“丰子恺漫画作品”等文化列车取得良好社会反响的基础上,“京昆折子戏戏曲人物画”文化列车今年也已上线运营,到今年年底前,他们将力争让每条地铁运营线路上都能开行一列以上的主题性文化列车……

  市民文化节历时近一年,覆盖全市,活动体量空前巨大,需要协调各方配合、统筹各项资源,通过社会机构和民间组织“举手”,采取政府购买、项目招标、活动赞助、资金补贴、政策鼓励等方式,可以激活各种社会力量举办文化活动的热情,探索公共文化活动项目社会化、专业化的运作模式,为拓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空间和规模创造条件。首届市民文化节“举手”的社会主体超过300家,由此集聚的活动项目从“虹桥·艺术集市”到“文化进大居工地”,从“企业文化日”到“儿童服务日”,都发挥了这些主体自身的资源优势,突破了人们对群众文化固有的“自娱自乐”的印象。

  在首届市民文化节成功探索“举手”机制的基础上,第二届市民文化节继续广发“英雄帖”。自今年1月31日(大年初一)在媒体发布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及配送主体”征集令以来,各类社会主体纷纷“举手”申办,涉及6000余项活动,有100多家机构提交了策划方案:“九九关爱文化中心”组织百场“文化经典”社区巡演巡讲,中信银行“举手”主办社区舞蹈大赛,上海收藏协会、玉雕协会参加千场艺术教育课程制作,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上海熙智媒视频公司推出首届中华传统文化演艺大赛……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说,市民文化节激发了百姓的文化自觉,办节的方式也正从政府“独角戏”转向社会组织“群英会”,这也将进一步解决政府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转换职能、提升效率的问题。

  上海市民文化节经过一年多的机制创新和运行方式的探索,其“整合资源、培育主体、融合发展、拓展服务”的平台效应日益显现,“百个社区大展示、万支团队大竞技、社会各界齐参与、千万市民共享受”的努力方向充分激活了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使上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得到提升。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文化|活动|文化节|上海|市民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