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正文内容

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签署意味着什么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2013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延期。

  一般说来,货币互换是为了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应对短期的国际流动性问题。例如,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韩国面临大量资本流出,为了稳定局面,韩国需要大量的美元以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这时候韩国就有动力与美国进行货币互换。2008年10月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之后,韩国立即在11月宣布动用其中40亿美元的互换额度,在当期以韩元交换美元。到了约定的期限后,比如一年,双方将以约定的利率、汇率价格进行反向互换,这一协调过程就结束了。

  但是,从中欧双边的情况来看,双方都没有现实或潜在的国际流动性问题。而且,即使双方的外汇市场有问题,也主要是欧元与美元、人民币与美元的供求问题,而不是欧元与人民币的供求问题。所以,在外汇市场干预,这个双边互换协议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现阶段双边本币互换的出发点是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背景下,为双边贸易、投资提供融资便利。

  从央行201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原文表述来看,人民银行与境外货币当局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2013 年上半年……境外货币当局共动用93.2 亿元人民币,对促进双边贸易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目前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唯一一次提及双边本币互换的实际启用情况。

  可见,就现阶段而言,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目的,并不是着眼于短期的外汇市场干预,而是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这是中国参与双边本币互换与传统双边本币互换不同的地方。

  这种出发点,与人民币尚处于不完全自由可兑换的背景有关。因此,国外贸易企业、有直接投资意向的企业,他们获得人民币资金的渠道受限,使得一些交易无法实现人民币结算。在这样的背景下,双边本币互换可以在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另辟蹊径,为这些国际贸易、投资提供人民币资金来源。

  在人民币不可完全自由兑换之前,境外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人民币流动性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在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可兑换之前,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大面积覆盖,为境外的人民币交易网络先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为中短期内人民币交易的进一步活跃创造了更大空间。(徐奇渊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人民币|协议|互换|双边|本币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