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正文内容

公益组织阳光文化以艺术滋养中国流动青少年身心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阳光下成长”的流动儿童用心演唱《放牛班的春天》主题曲

孩子们在“联觉”艺术公开课上表演击鼓

杨澜和流动儿童在一起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 任沁沁)一堂“联觉”艺术公开课在冬日午后的北京举行。人们在灵动的音乐里作画,在击掌和击鼓中感受节奏,视觉、听觉、触觉得以联通。

    这是周末举行的2013年阳光下成长分享会现场。“温暖阳光、分享有你”,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士,体验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阳光文化基金为流动青少年开发的艺术课程。

    这样的课堂,其实每天都在阳光文化基金“阳光下成长”项目援助的校园里上演。

    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小学的孩子们,现场演绎了《放牛班的春天》主题曲,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嘉宾。

    “阳光下成长”项目,让从这些孩子从内向孤独的流动儿童,成长为充满艺术细胞的小歌唱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行,大量人口在城乡间流动,在城市定居后的第二代、第三代流动人口如何融入主流社会,成为社会转型期面临的社会问题。

    由于相关政策与制度滞后于社会发展,流动青少年的教育、社会福利、权益保障等并未得到足够关注与支持,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等与城市孩子无法相提并论。

    “艺术教育是公认的最好的帮助孩子们获得抗逆力的手段。”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认为,通过艺术教养增强自信心和社会归属感,将潜移默化影响流动青少年的成长。

    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2007年,阳光文化基金会和中央芭蕾舞团联合发起了“与芭蕾共舞”活动,资助了北京两所寄读学校的孩子们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芭蕾舞训练。

    半年后,这些孩子和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家们在天桥剧场合作演出。很多孩子都哭了,他们说这是人生里第一次得到真正的肯定。

    正是这一次的尝试让阳光文化基金会看到了艺术教育在青少年身上的魔力,坚定了将“阳光下成长”项目做下去的决心,正式锁定缺乏机会的流动青少年群体,以艺术为介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

    几年来,通过“百千万计划”,阳光文化基金会帮助超过两万名流动青少年有机会走进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了解高雅艺术形式。

    2012年,阳光文化基金的“阳光下成长”项目启动了“阳光艺术教室”子项目,开始进行艺术教育课程开发。每个“阳光艺术教室”每年可以提供8000人次的艺术教育机会。

    “阳光下成长”系列项目秉承“探究、创造、沟通、融合、成长”的核心理念,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让孩子们身心全面发展。

    “创新性的思维和人格的成长是这一代孩子最需要的,对流动青少年尤为重要。”杨澜说,在面对未来可能更为动荡或并不太友好的环境里,更为开放、富开创性的思维将鼓励孩子挖掘自我优势,勇于面对困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与方法,提高抗挫折能力。

    2年前,流动青少年武涛,在参加阳光少年艺术团时获得阳光艺术辅导员艾敬赠送的一把吉他。随后,这把珍贵的乐器一直陪伴着他。

    毕业后的武涛在一个饭馆当起了洗碗工,但他的生活充满音乐、阳光和笑容。他说,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不用地沟油的良心大厨”。

    “流动青少年目前还难以获得公平的社会资源。”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的同心实验学校校长沈金花说,面对这样的现实,教育者所能提供的,除了爱,就是给予孩子们获得接受艺术教育与熏陶的机会,让他们拥有多渠道的表达途径,养成并发展积极健康的未来人格。

    杨澜表示,“阳光下成长”的项目将继续探索慈善教育新模式,帮助更多缺乏资源的流动青少年开启心灵之窗,让艺术成为他们一生的朋友。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成长|艺术|青少年|流动|阳光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