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教师主导作用与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本文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教学实践中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方式和重要性展开论述。教师应该合理整合教材;把握学情,注重个体差异,及时反思调整;注重史料甄选与有效设问等,突破历史“定论”,尊重客观史实。 
  关键词:教师主导 整合 学情 史料 
  福建省自2006年开始实行新课改,在历史学科中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各种尝试,一时间课堂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一个真正能突显“学生主体”理念的课堂,绝不是简单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人们常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除了要向学生介绍历史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历史意识,根据历史发展规律来观察现实,展望未来,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更好地做好历史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最合理的教学安排。笔者在此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更好在课堂实践中通过教师的主导进一步优化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整合教材,敢于取舍 
  教师应该读懂课标,抓住教学重点,敢于取舍,有效地利用课堂45分钟。如果教师按照原有人民版教材编排上课,往往会形成满堂灌,甚至是知识的重复。这个时候,教师应认真钻研和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课程整合,敢于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取舍和调整。 
  如人教版必修二专题四《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实际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针对本课内容繁杂的特点,教师必须进行取舍。在物质生活方面,教师可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文化作为切入点,将饮食、住宅文化两方面结合地方史特点转变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使整个课堂更有可塑性,为学生讨论留出了时间,也提供了实践学习方法的机会。 
  又如,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二第三节《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课程标准》要求“探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可将这一节课的要求融入到“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学习中,用已有史料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还能将材料分析深度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二、把握学情,注重个体差异,及时反思调整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学情分析尤为重要。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到过“最近发展区”这个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有两个水平,一是已有水平,二是将要达到的水平。教育不应在原有水平上踏步,也不应该远远高于个体的现有水平。也就是说,教学要贴近学生经验,在已有基础上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程度差异做出及时的教学设计调整。 
  例如,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布置了分组课前合作探究作业:“近代以来中国服饰文化的变迁 ”(共四个小组分别负责古代 、近代、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四个阶段),将研究性学习成果引入课堂。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对于实践能力强、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这无疑是个提高能力的良好途径。课堂中通过学生研究汇报基本能完整呈现服饰变迁的过程,有些小组还能自主归纳变迁的特点和原因。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快的把握重点。但在一些程度较差的班级,课堂汇报无论组织还是汇报都存在一定困难。在实践中,我调整了原有方式。以近代为例,我给学生出示了一个提示:这一时期服饰的主要特点为“中西合璧,不土不洋”,然后要求学生寻找与这一特点相符的材料。这样明确了目标,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能充分参与其中。 
  三、注重史料甄选,进行有效设问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辨析、提炼、理解和阐释历史材料,进而再现和反省历史过程,探寻历史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是历史思维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两点心得。 
  第一,注重史料选择。材料除了真实可靠外,还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并且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如人教版必修三《宋明理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对此,我在分析中尝试列举了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 (气:铸成万物的质料。) 
  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材料三: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格物:“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三则材料按层次依次解释了“什么是理”“ 什么是天理(核心)”以及“如何获取天理”,让学生对理学最基本的概念有了基础认知。 
  第二,注重对材料的有效设问。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常通过设问的方式进行,是学生突破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尽量避免一些好不好、是不是的无效问题。在设问时,教师还要戒急戒躁,既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又能体现思维意识的提升。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一课中,我就设置了一个爷爷的角色:“我,本是清代的进士……辛亥革命后,丢了官……只可惜儿子不孝,只生了几个女儿,……这些个丫头越来越不像话了,前些日子要给老三缠脚,她们竟联合起来反抗。……大丫头原本及腰的长发不见了……第二天大丫头竟然跑了。大丫头走之前还留了一封信,白话的,说的无非是自由、民主和权利之类的。唉,这世道真变了。我是不是也要出去走走看看?” 
  以“爷爷的‘控诉’”这段材料设问为例,第一种方式:直接设问:“为什么爷爷会控诉他的子孙?”第二种方式:层次设问——Q1爷爷“控诉”什么?这些控诉反映了哪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Q2几代人的观念为什么存在着这么大的差异呢?上述题目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但是第一种方式对学生提出了极高的能力要求,学生常会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而第二种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讨论问题,更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四、突破历史“定论”,尊重客观史实 
  历史教学中过多的“定论”是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形成的。教师在提供材料时还要兼顾多种史学观点,扭转“教师、课本讲的就是历史”的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史料出发,学会质疑反思,树立公正客观的学习生活态度。例如,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的评价,很多教师常常以洋务运动最终的失败,领导阶级的阶级属性来引导学生评价,这样很容易造成过分强调负面影响、局限性等等。实际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洋务派引进机器、开办工厂及创建新式学堂等一系列史实,强调历史评价必须立足于当时,而不能用现在的条件和标准去衡量,引导学生从近代化发展趋势角度对洋务运动作出客观的评价。 
  总而言之,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合理设计,才能使历史课堂的教学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志刚,郭艳红.从历史学科特点析历史教学本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徐鸿武.民主政治大视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