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正文内容

媒体评论:大气污染致癌 转型没有退路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很多污染难驱、屡治屡污,即使有太多的客观原因,最终都归结为主观上的不重视、不以为意之故。那么,此次大气污染致癌的研究结论,会对我们的观念造成冲击吗?

  世卫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最重要的环境致癌物,甚于被动吸烟”。这样的消息令人忧心。

  谁都清楚,大气污染意味着什么,对于那些被雾霾笼罩的大城市更不必说。尽管具体到每个人,其致癌几率不高,但问题是,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这样的大气中,无处可逃。尽管不至于都患癌,但健康会受到很大影响,生命面临的危险系数会在无形中增加。

  事实上,从国家层面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京津冀等地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从“大气污染防治法”到此次大规模治污行动中的严厉惩处制度,可以说是万事俱备了。然而,人们依然在忧心,忧心清洁空气成空,何也?就在于欠缺观念这个东风。很多污染难驱、屡治屡污,即使有太多的客观原因,最终都归结为主观上的不重视、不以为意之故。其结果必然导致治污行动慢吞吞、挠痒痒。

  那么,此次大气污染致癌的研究结论,会对我们的观念造成冲击吗?未必。只有在面对GDP下滑、面对财政收入减少、面对政绩不能凸显、面对企业关门职工下岗等关键利益的较量时,我们才能判断治污的决心到底有多大,观念是否已真正转变。

  发展转型、经济转轨、生活转变,没有退路,不转就意味着失信于民众,不转就意味着失去治理能力。这是我们的生存环境设定的硬杠杠。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淘汰落后产能、对“三高两低”行业进行关停。然而,这只是一种堵,更需要有疏。这个疏,关键就体现在一个“转”字。无论是转变发展方式,还是转型升级,抑或是转变观念之类,核心都在寻找活路与出路,而不是给人以断路、死路。

  搞单纯而武断的死路、断路治理模式,其结果要么是手下留情、网开一面,要么是权力寻租,要么就是猫鼠游戏。寻找活路与出路,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增量改革,让每个人、每个利益群体都往前走,都能前进而不是成为障碍、形成合力而不是内耗。

  因此,这个转,体现在政府部门那里,就是坚决不要黑色GDP,宁可不要速度,也要发展质量,也要让人民活得有尊严;体现在企业那里,就是搞技术升级,寻找其他适宜生存的活路,这样污染项目就没有复生的基础;体现在民众那里,就是转变生活方式,尽量节约使用能源。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活方式的转变可能还需更多。当开车成为生活方式时,少开一天、不必要时不开车,也是为治污作贡献。当吃烧烤成为一种爱好时,少吃一点甚至改变这个习惯,同样功不可没。治污,正在于每个人的配合,在于每个人的点滴行动。 (特约评论员 那云风)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生活|个人|转变|污染|大气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