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哲学生活>> 第二单元>>正文内容

哈尼梯田: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哈尼梯田的申遗之路,从开始到成功经过了13年。

13年前,哈尼梯田是哈尼人民与哀牢山相融相促互补而成的天人合一大创造,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今天,哈尼梯田已经形成生态环境、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态势,令世人瞩目。

13年前,红河哈尼梯田管理办公室成立之初,只有3位工作人员;今天,已升格为哈尼梯田管理局,扩编至13人,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

也有不变的:从1300年前的唐代延续至今,哈尼梯田呈现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没有改变,它旺盛的生命力没有改变,梯田人民在极限生存条件下顺应自然,以非凡的创造力、毅力和乐观精神成就美好生活的状态没有改变。

大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

“非常壮观,凡是到过哈尼梯田的人都会感到一种震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这样描述哈尼梯田。“太美了”,云南省副省长高峰如此评价。

在元阳,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从海拔数百米的山谷层叠上铺到海拔1800多米的山顶。可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梯田有多高”,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极其罕见。

“非常壮观”“太美了”“极其罕见”,这些简洁的语言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它的“突出普遍价值”。

哈尼梯田的突出价值在于坚韧、团结的哈尼人民成功地利用高山森林的蓄水功能和有着肥厚泥土层的山体,创造以“四素同构”为核心体系与特征大范围、大规模的山地水梯田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景观体系。

元阳县的19万亩梯田,至今仍在养育着全县36万农业人口,高山上的6400多公顷森林至今仍在供给全县人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全县4653条水沟干渠,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

申报需要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踏上哈尼梯田,一级一级登天,拖来彩虹当桌,摆成长街宴……”在和记者聊天的当口,从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60岁村民卢文学的身上传出了“应景”的手机铃声。这个土生土长的哈尼老人是村里第四代祭祀礼仪传承人、云南省非遗传承人,不会说普通话的他很明白,梯田申遗成功后会给大家带来的生活上的改变。

“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在我的手中失传,哈尼梯田申遗后,村寨里文化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卢文学说,“而且申遗成功后,来看梯田的游客越来越多,农产品不愁卖,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卢文学所住的大鱼塘村,以前因为人均耕地只有8分,不少村民选择了外出打工。2009年,该村被列为元阳梯田核心区的改造重点村。在投巨资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按照“青瓦顶、黄土墙、青石板路”的哈尼风格,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现在村里有开农家乐的,有手工制作民族工艺品的,同时村子还考虑建一个加工厂,进行梯田红米、梯田鱼和梯田鸭蛋的精包装生产。这些都大大拓宽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途径。专家估计,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前来元阳旅游的中外游客将激增3倍,未来几年,年游客量将达150万人次,这将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极大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

哈尼梯田申遗中,改善百姓生活的考虑始终贯穿全过程。“要用长效机制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既保护生态又保护遗产又促进发展”,高峰说。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指出,哈尼梯田遗产文化赋予了梯田强大的生命力。要深入挖掘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梯田农业产品和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元阳县委书记姜仁斌认为,申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如何在梯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中造福百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才是梯田开发的核心。

利益相关者还包括一些旅游公司和农产品开发公司。梯田核心区的开发公司――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树先表示:“对于哈尼梯田的开发,先是守护和保护,然后是传承,最后才是利用。目前在不提取任何成本的前提下,景区门票收入的10%返还村寨居民,用于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水源地保护等公益性事业。”

政府:汇聚民众力量,进行规范化管理

早在2001年10月和2002年初,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红河州政府就先后编制出台了《红河哈尼梯田管理暂行办法》和《红河哈尼梯田保护总体规划》,对哈尼梯田保护区特别是世界遗产申报地元阳核心区做了总体规划,依法对哈尼梯田进行规范化管理。


  红河州副州长谭萍告诉记者,10余年来,哈尼梯田保护已形成省、州、县多级联动,文物、建设、国土、农业、环保、旅游等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元阳县政府还与遗产地村民小组、农户逐级签订保护梯田责任书,建立起县、乡镇、村委会、村民四级共同保护的新格局。

“除了不断挖掘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我们还组织编写哈尼梯田保护乡土教材,将哈尼梯田的保护与利用引入中小学课堂;编写哈尼梯田传统知识丛书,将哈尼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为中英两种文字,供群众在阅读和学习中传承哈尼传统文化。”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局长张红榛介绍,梯田保护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确保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梯田的保护与发展中来。

现在,红河哈尼梯田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并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2年5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

“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如何在新形势下找到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相互结合的途径,正确处理保护管理与发展的关系。”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熊正益说。

蘑菇房”样板房,在传承中发展

蘑菇房是哈尼人居住的传统房屋样式。老式蘑菇房为干栏式结构,第一层养牲畜,二层住人,屋顶搭上木头,再铺上层层的茅草,因形似蘑菇而被人们称为蘑菇房。

“看起来很美”、“非常有地方特色”的蘑菇房却存在着空间狭窄、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大等不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再也不愿意住老式的蘑菇房,而是希望住进舒服的现代化的楼房。

为了保证民居与梯田景观的协调,申遗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民众针对哈尼村寨景观优美但居住条件需要改善等实际,科学制订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并在一些村寨建了民居修缮样板房,使其更像古代村寨而不是现代村寨,同时解决了一些弊端。

正在哈尼梯田核心区的箐口、大鱼塘、普高老寨等6个重点村寨实施的哈尼蘑菇房的恢复与保护工程,共投资近500万元,涉及农户近500户2000多人。现在,这些恢复和保护起来的蘑菇房,不仅成为哈尼梯田景区的一景,更成为哈尼梯田蘑菇房的样板。

“申遗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实现哈尼梯田永续利用,让百姓从中受益。”类似的话语,不断地回荡在记者的耳中。确实,刚刚踏入世遗门槛的哈尼梯田,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不乏难攀的阶梯――这毕竟是一处巨大的活态在用新型遗产,接下来的保护与开发势必对管理部门形成极大挑战。

保护和发展的双赢,我们期待。(中国文物报 文冰)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文化|遗产|保护|梯田|哈尼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