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正文内容

铁凝:拍卖钱钟书杨绛书信有悖文化良知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钱锺书杨绛书信将于6月21日拍卖”的消息,最近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话题。作为第一个对这一信息进行质疑的媒体,文汇报在获悉信息的当天,即5月21日就独家专访了102岁的杨绛先生,杨绛先生认为“这件事情非常不妥”,并于5月26日发表《公开声明》。

今天,文汇报记者致电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请她谈谈对此事的看法。铁凝认为:“公开和出售别人的隐私,有悖于社会公德与人的文化良知。”

铁凝说:“关于钱锺书杨绛私人书信被拍卖一事,我看到文汇报上一些法学专家的意见,我是同意的。这一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以往国内外也有类似的案例被裁定。在当事人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公开拍卖和公开出版的性质完全相同,最重要的在于‘公开’。任何未经许可的公开都是对隐私权的侵犯。”

铁凝认为:“私人间的通信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利用别人的信任,为了一己之私,公开和出售别人的隐私,有悖于社会公德与人的文化良知。在当事人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如果还执意要这样做,是对当事人更深的伤害。”

铁凝指出:“钱锺书和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家、翻译大家,深受国内外众多读者的喜爱,对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杨绛先生是亲历‘五四’运动,唯一仍在世的中国作家。钱锺书、杨绛二人把一生全部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至今捐赠累计逾千万元,受益者已达数百位学子。如今,102岁的杨绛先生精神矍铄,身体康健,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学界和文化界的幸事和喜悦之事。拍卖事让这位年逾百岁的老人在安宁和清静中被打搅,她的情感、精神受伤害。让这样一位老人决意亲自上法庭一定是许多喜爱钱锺书、杨绛作品的读者不希望看到的,一定也是善良的国人不乐意看到的。人心的秩序,人际关系中信任、坦诚这些美好的词汇万不可变得如此脆弱和卑微。”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文化|公开|拍卖|铁凝|杨绛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