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正文内容

从汶川到芦山,“变”与“不变”中的民族成长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 孟娜 李志晖)时隔5年,大地震再袭川蜀大地,举国救灾场景再现。汶川到芦山,距离并不遥远,当世人目光随着震中位置而转移的同时,也在一系列“变”与“不变”中看到一条中华民族成长的轨迹。一个在5年前灾难中吸取了经验教训的民族,如今更加智慧坚强,更加科学理性。

    从汶川到芦山,不变的是生命至上的宣示。大难当前,人命关天,“黄金72小时”救援尤为关键。“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要进村入户排查,确保无一遗漏”“有一线希望也要尽最大努力”……在同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彰显出“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

    从汶川到芦山,不变的是快速反应的答卷。震后第一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即作出抗震救灾指示。举国动员的集结号迅速转化为万众一心的救灾战。震后1小时内,国家各救灾指挥系统全部到位,启动应急响应并密切协同,人民解放军各兵种千里驰援;震后5小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便启程飞赴灾区,并在震中打着手电筒连夜指挥救灾抢险;震后次日,救援人员即已突进绝大部分受灾乡镇。

    从汶川到芦山,不变的是同胞大爱的温暖。5年前,全国人民与灾区人民心手相牵,共克时艰。5年后,中国喊出“我们都是雅安人”。无论是自发动员突进芦山的志愿者,抑或为乡亲分发食品的小店主,还是带着孙女沿路为救灾人员递上一瓶水的老奶奶,都汇聚着人间大爱,传递着民族力量。

    芦山地震,既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回访”。与5年前相比,再次面临大考的中国,其救灾,正变得更加成熟和科学,其国民,正变得更加从容和理性。这背后,反映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各方面进步。

    相比汶川,芦山地震中首批赶到现场的救援人员,拥有更多、更先进的专业机械设备,直升机、运输机、无人机、“北斗”终端应用、生命探测仪等科技手段,都为搜救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科学有效的调度指挥,也使“绿军装”“白大褂”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需要的地方。

    相比汶川,芦山地震灾区信息发布更为快速和透明。地震当天下午,首批灾区遥感探测数据已传给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进行解读处理;国内外民众可从电视或网络上及时了解灾情发展;伤亡数据的实时更新使社会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新闻发布会迅速而高效;各类救援力量和物资,也得以更快地向灾区集结运送。

    经历过汶川,芦山地震后中国人有了更多面对灾难的经验。他们随着各种应急制度和组织迅速有序地行动起来,除了“雅安加油”的呼喊,“给生命让出通道”“不要不停地向灾区拨打电话”等号召,也显示出更加理性的公民意识。

    值得关注的是,芦山地震发生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发布地震信息,派记者前往灾区,同时用新媒体、全媒体手段全天候滚动报道有关抗震救灾的信息,发布海量的新闻,讲述现场的动人故事。这使灾难中的人们感受到一种新鲜而又给力的正能量。

    微博里,最受关注的重大话题是:芦山地震。政务微博、企业微博、意见领袖、草根账号等群体联动,搭起一个寻人、救援、捐助、防震知识普及、辟谣、监督的综合平台,极大便利了救援信息的传播。尽管出现极个别人自我炒作、造谣生财的现象,但都迅速被敏锐发现并予以谴责,展现了网络自净能力。

    现在,灾区已经进入了黄金72小时救援的最后阶段。在分秒必争的救灾时刻,也许还来不及做更多反思和总结,但有理由相信,凭着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撑,凭着屡受磨砺后焕发出的民族精神,芦山可以坚强挺住,中国仍将继续成长。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地震|灾区|救灾|汶川|芦山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