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历史课堂教学的质疑设问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提问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进行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是当今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提问,教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教与学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下面谈谈我对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拙略见解。
  一、新课导入要精心提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历史课,必须重视每节课的开始,用精彩的开篇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入”。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堂上,所以教师应当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例如,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1929年10月24日,是让世界震惊的一天,人们称之为“黑色星期五”。这一天,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纽约股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会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现在的学生对股票并不陌生,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就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巧设质疑在平淡处激发兴趣
  历史课堂教学大多都是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学生大多都感到枯燥无味。有些历史事件若仅就事论事,讲起来大多学生会昏昏欲睡。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在平淡无奇处质疑,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如我在讲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是这样质疑:关于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一种观点认为,它完全是一场骗局,应给予否定;也有学者认为,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学们你们对此有哪些看法?请阐述理由。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学生从客观效果出发,持基本肯定态度;有的从动机和目的出发,持基本否定态度;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客观,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地去看问题。这样,把看似枯燥的内容放到一个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研究,使原来平淡的内容变得生动,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求同定式,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启发学生思维时要设疑讨论
  我们常说一般的教师奉送真理,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设疑讨论,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设疑讨论。设疑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都可以问题化。如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节,我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冷战”政策能够实行的原因是什么?(3)“冷战”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4)美国政府如何推行“冷战”政策?(5)“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6)联系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暴力事件,谈谈对美国霸权政策的认识。通过这一组问题,教师能帮助学生抓住要害,进行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教材层层质疑。如讲开罗会议时,可就教材中所载《开罗宣言》原文,设置以下几问:(1)此宣言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形势下发表的?(2)宣言中的“三大盟国”是哪三个国家?(3)材料中提到:“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请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都侵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4)日本怎样窃取“中国领土”?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是何时归还的?(5)《开罗宣言》中,关于中国领土的声明有何现实意义?这样我们在设疑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在活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设疑提问要注重学科渗透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历史学科也是这样。在当今教育环境下。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历史教学就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多角度地构建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历史地图进行设问解疑,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和概念,发展智能,提高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例如,讲隋朝开凿大运河时,可以根据历史地图《隋朝大运河》提问:(1)隋朝大运河是哪一年开凿的?南北的起止点在哪里?是今天的哪两座城市?(2)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少公里?沟通了几大水系?流经现在的哪几个省?(3)由北往南,隋朝大运河可分为哪几段?其中沟通黄河与淮河的是哪一段运河?(4)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认为隋朝的灭亡是因为开凿大运河,你同意此观点吗?若不同意,你认为隋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大运河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一些还在发挥作用的古代工程吗?以上问题看似很多,但层层相扣,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分析、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地图上找出存在于课本中的隐性知识,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画,认识到历史事件内在的多方联系,思路开阔,收益颇多。经常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必会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学生|历史|课堂|什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