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政治常识>> 第四课>>正文内容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单元知识总结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单元知识总结

【本课教学目标】

  本课地位

  本课主要讲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就内容上说,是第一、二课国家问题的延伸,主要体现国家对民族和宗教所实行的基本政策。民族和宗教与国家是有区别的社会现象,但与国家密切相关,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国家的重要政策,民族关系的情况直接关系国家的兴衰存亡。宗教问题的处理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发展,进而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本课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民族和宗教的状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知识,有利于正确理解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家性质。同时,通过对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世功的典范。

  知识点

  1.民族是个历史范畴

  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随着氏族社会解体,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也随之瓦解,新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逐渐形成。民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2.民族的基本特征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共同体的解体而形成的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民族的基本特征是:共同的语言,这是民族成员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活动和交往的工具;共同的地域,这是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也是民族与氏族、部落等共同体的重要区别;共同的经济生活,即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共同的心理素质,即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

  民族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它们是识别民族的依据。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4.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祖国

  首先,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其次,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第三,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第四,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第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各个民族之间只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区别,而绝无优劣之分。无论哪个民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作过贡献。在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各个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一切领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在我国,由于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根源,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内。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扶持政策,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和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民族素质得到不断提高。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各个方面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还比较落后,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消除东西部差距,是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团结和平等,就不会实现共同繁荣。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基础,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

  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

  我国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2个自治县。已有45个民族实行了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了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之外,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国家同自治地方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能发挥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又能保证中央的必要的集中和祖国的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7.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出现的。自然的压迫和社会的压迫是宗教产生的根源。

  宗教一经产生,就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和复杂的影响。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来说,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宗教对社会的发展、对认识和改造自然、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8.我国的宗教概况

  (1)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歪曲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在其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宗教信仰、宗教教义、宗教感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宗教组织、宗教设施、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宗教仪式和专门的神职人员,有众多的教徒。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2)我国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从国外传人的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中国土生上长的有道教。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有其他宗教。

 我国的各种宗教都有较长的历史,宗教信仰者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占的比例很小,但是绝对数字并不小。在我国流传的宗教中,除了道教外,其他都是世界性宗教,与国外的宗教界有一定的联系。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随着剥削制度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宗教已成为教徒独立自主的事业,而不再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控制和利用的工具。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广大信教群众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对于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利用宗教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和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一定要坚决依法制裁。

  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已经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深刻的社会改造的宗教制度的改革,我国宗教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旧中国,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会完全被帝国主义势力控制和利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领导权则主要被国内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和官僚资产阶级所控制和利用。

  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在我国,宗教已成为教徒独立自主的宗教事业。他们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反动阶级的控制和利用,广大信教群众和全国人民一样获得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依法享有平等的政治自由权利,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在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宗教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帮助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不断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代表宗教徒的合法权益,组织和带领信教群众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办好教务。在我国,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的。他们能够把爱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各种宗教职业人员中的绝大多数是爱国守法和拥护社会主义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已经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对于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利用宗教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和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一定要坚决依法制裁。

  10.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党和国家对待宗教问题上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损害社会和集体利益,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不得强迫18岁以下未成年人人教、出家和到寺庙学经,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在此基础上发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友好关系。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符合宗教自身规律和特点的,是符合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它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有利于调动宗教界爱国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积极性,把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这也正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知识结构

  本课主要讲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概况,重点讲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民族政策,教材在第一节第一框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讲我国的民族概况,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节,讲宗教。民族和宗教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社会现象,它们又都和国家问题紧密相联。第一框,先用与马克思主义观点说明宗教的性质,产生根源极其复杂的社会作用。第二框,讲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发生的变化,重点讲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并非鼓励人们信教或任其发展,因此还要用科学世界观武装头脑,宣传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

  重点难点

  1.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把握民族四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1)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区分和识别不同民族的客观标准。①共同语言。②共同地域。③共同经济生活。④共同的心理素质。

  (2)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一个特征都不能离开其他特征而孤立形成和发展。在民族形成过程中,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是首要的前提条件,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而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促进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它们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在民族形成时期,四个特征缺一不可,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一些特征会被强化,而另一些特征则可能被弱化甚至消灭。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四个特征不一定是均衡出现的。尽管如此,识别和划分民族,必须以四个基本特征为基本依据。

  2.从重要性和必要性上说明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民族风俗习惯,主要是指各民族人民群众衣着、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习俗、禁忌等。它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区别不同民族的一种标志。它对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民族的发展进步以及民族之间的关系都有很大影响。

  (2)党和国家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历来主张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因为:①只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贯彻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3.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民族、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

  (1)民族、阶级、国家是三个不同范畴,各有自己的内涵。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四个基本特征为划分依据。阶级,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分配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社会集团。可见,民族与阶级划分的标准不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说明,民族、阶级、国家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2)民族、阶级、国家有密切联系。

  ①从民族的最初形成来说,是在原始社会末期,由部落联盟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人们的新的共同体,也是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

  ②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来说,国家是由国民、国土、政权和主权等组成的政治实体。国家由民族组成,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有的由多民族组成。任何一个民族都必定以国家作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生存在一个具体国度里一个人即属于一定的民族,也属于一定的国家。

③从民族和阶级的关系来说,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是划分为阶级的。一般地说,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由少数的剥削阶级和大多数的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群众阶级组成的,都存在着

阶级的对立。随着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民族之间不再存在阶级的对立,民族之间只存在差别,民族之间的关系已转变为劳动人员之间的关系。

  (3)只有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之后,并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国家的消亡,各民族得到高度发展,真正达到共同繁荣,各民族发展趋于同一水平,民族差别才会慢慢消失,人类无差别的共同体才会出现。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使学生认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理解和拥护党的民族政策,是本课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本课教学的第一个重点,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学习中要把握好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民族平等原则要把握:(1)各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所以各民族应该一律平等。至于民族之间的大小、强弱、发展程度高低的差别,是历史造成的,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物质条件不断改善,这些差别是会逐渐消灭的,因而民族之间不存在优劣高低之分。我国56个民族,都是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2)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实际上就是要使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状况,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基于这种情况,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实现各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不仅要采取措施,给予少数民族特殊的政策,还要给予帮助和照顾。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的实现。

  其次,民族团结原则要把握:(1)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2)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是国家的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根本保证。要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

  第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要把握: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才能真正做到民族平等。同样,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才有保证。所以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只有共同繁荣,中华民族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要把握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者的关系,认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构成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5.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首先,要把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祖国的统一。指出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集中的领导,必须保证国家政令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是民族区域自治。指出民族自治地方又不同于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具有两种性质,它既是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又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可以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赋予的自治权,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自主地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财政、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其次,要认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民族的愿望做出的正确选择。课文中分四个方面来阐述:(1)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4)各民族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共同防御外敌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三,要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课文分四点来讲解,归纳起来就是讲国家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加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是前提;实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促进民族繁荣、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感情,又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繁荣和富强奠定了基础。我们要从国家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去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6.民族同氏族、种族有什么区别

  在原始社会,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则是以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是以共同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民族的四个特征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

  种族是生物学概念,是以肤色、头发、体型等生理遗传特征来区别的,这种特征是由于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社会现象;而民族则是以共同经济生活为前提的社会概念,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现象。一个民族可由一个种族的人组成,也可由多个种族的人组成。同一个种族的人也可以属于不同的民族。

  7.说明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异同点

  (1)共同点: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他们都要服从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它们同中央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对外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主权国。

  (2)不同点:①特别行政区是特指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民族自治区是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②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除外交和国际事务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民族自治区享有民族自治权,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可以依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行使自治权。③特别行政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④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祖国和平统一问题;设立民族自治区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民族关系问题。

  8.宗教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为什么我国还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自身规律。宗教有自身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其存在有着深刻的根源,其消亡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因此,宗教不是行政力量所能消灭的,只能因势利导。同时,在我国,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符合各族人民利益的正确政策。它有利于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必须把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严格区别开来。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内进行的活动。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封建迷信是愚昧落后的产物。它麻醉人们的思想,消磨人的意志。对于利用封建迷信活动,妖言惑众,破坏社会生产、妨碍社会正常秩序、危害群众身体健康、骗钱害人者,必须依法惩处,加以取缔。

  9.我国的宗教政策

  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拥护党的宗教政策,是本课的又一主要目的。

  首先,关于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应该全面把握它的内容和实质。(1)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这是我国宗教政策的核心内容,国家尊重个人的信仰选择,并在法律上予以确认和保障。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要懂得宗教信仰自由,包括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的自由。任何强迫不信教的人信教或强迫信教的人不信教的行为,都是侵犯了别人的信仰自由,都是违法的行为。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要了解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首先必须是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其次要有公开的合法组织、正式的教义,按一定教规在宗教场所进行的活动。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而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应当是无害于我国社会和人民利益的。(3)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是我国宗教自治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国家主权的尊严。不受外国势力支配是指不允许外国以任何形式干涉和控制我国宗教事务,但是正常的友好往来是许可的。我国政府积极支持国内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和完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同国外宗教团体及宗教界人士之间的友好往来,并把宗教界的国际联系看成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民间交往的—部分。

  其次,要理解好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为核心的宗教政策的原因。这原因应当从宗教自身规律和特点去认识。宗教自身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规律,只要宗教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和条件仍然存在,宗教就必然存在,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宗教不能被消灭,只能是逐步消亡。传统的宗教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不可以在短期内消除,只能采取因势利导、科学引导、示范教育的方式逐步消除宗教影响。既然我目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传统的宗教思想、宗教观念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宗教存在的社会基础不可能很快消失,国际上宗教的影响也长期存在,就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三,应该认识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这一政策的目的就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界成为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疑难解析】

  1.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异同。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联邦制是指若干成员单位(如共和国、州、邦等)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二者有以下区别: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的,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一定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是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直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和统一领导,其权力是中央授予的;联邦制除联邦中央政府外,各成员单位按联邦宪法的规定,还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2)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可以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规;联邦制国家除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外,各成员国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公民只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联邦制各国的公民除有自己的国籍外,同时还拥有联邦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上,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只能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国家允许其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民族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民族政策的基础和依据,而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民族原则,有利于贯彻民族原则。为了实现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同时,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3.我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又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仰某一宗教,因此,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4.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国家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国家政治密切相联,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处理好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民族政策、宗教、宗教政策,任何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都体现了这个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5.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地方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都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不同点:

  ①设立的依据不同

  ②解决的问题不同

  ③实行的地区不同

  ④社会制度不同

  ⑤自治权的内容不同

  6.如何理解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是个人的私事?

  ①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基本消失,宗教已不再是统治阶级扶持和利用的思想武器,宗教就从与国家政权有密切关系的一种思想工具转变为纯粹属于公民思想信仰的问题。

  ②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宗教政策,宗教不得干预政权、国家事务和文化教育事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把宗教信仰作为公民的民主权利。

  ③宗教组织是与政权无关的,信仰宗教的公民的联合组织、宗教组织的合法宗教活动是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表达方式。

  ④宗教信仰不同,不影响公民享有平等权利、不允许出现因宗教信仰不同而产生权利不平等现象。

  ⑤现阶段,由于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对于超出公民信仰的非法活动,国家要依法加强管理。

  7.为什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主要是指各民族人民群众衣着、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习尚、禁忌等。

  党和国家从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出发,历来主张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因为,只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有利于民族团结。同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贯彻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

  8.如何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曾利用宗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革命的阶级和人民也曾利用宗教作为斗争的旗帜和纽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从整体历史发展来说,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阻碍社会的发展,阻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阻碍科学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9.为什么共产党员不得信教?这是否违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对国家来说,是个人的私事,即是就公民的信仰而言的。但是宗教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则不是个人的私事。列宁说,宗教对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工人政党来说,决不是私人的事情。无产阶级政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革命理论所武装的,是彻底的无神论。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武装全党,宣传无神论,带领群众为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而斗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因此,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员只能是无神论者,不得信教,共产党员的思想信仰行为必须与共产党的先进性相一致。如果在共产党员和信教之间,共产党员选择了信教,就要劝其退党。作为一个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即可以做出信仰宗教的选择,当然,这也就和共产党员的无神论信仰发生矛盾,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条件了。可见,共产党不得信教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

  10.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共性和区别是什么?

  从二者的共性来说,二者都崇拜超自然的力量,同属唯心主义,均属有神论;二者对社会发展都有消极作用。但宗教和封建迷信绝不相同。宗教作为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系统地向人们灌输关于宇宙的生成、人类的起源、人生的意义、命运的安排等宗教观点,要人们遵守教规,忠于神祗、忍耐、顺从、以求来世幸福。封建迷信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遭遇不幸等情况下,才求助于巫婆、神汉,算命、烧香拜佛等。封建迷信活动则是一种骗钱、害人的活动。从存在形式看,宗教在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浩繁的经典,庞大的组织,严格的戒律,众多的信徒和一整套活动方式。宗教往往是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的。封建迷信则不具备这些特征,是散漫无组织的,因此,不能把宗教和封建迷信混为一谈。

  11.理解我国宗教政策注意四个“不”。

  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宗教在我国已不再具有消极作用。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只要宗教存在,其本质就不会变,其消极作用就不会消失。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鼓励发展宗教。由于宗教的客观存在,实行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把信教就信教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

  ③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意味着国家只保护宗教活动。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又保障人们不信教的自由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

  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并不矛盾。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有利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会防止不依法规、不讲政策的行为发生,以便更好地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

  

  

综合分析

  思想政治学科内分析

  经济学分析

  1.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调节即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人们的经济活动。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能给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但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需要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扶贫开发与西部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竞争。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西部大开发,有利于使中西部地区融人全国大市场,从而缩小地区差距,尽快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加快西部大开发,一是加快基本设施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投资,增加了对投资晶的需求;二是随着西部开发,西部人民的收入将有所增长,购买力大大增强,这也必然扩大消费需求。

  4.财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开发中,国家增加建设资金投入,体现了财政的很大作用。

  5.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开发中,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转变观念,扩大开放度,加强与其他地区及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

  哲学分析

  1.辩证唯物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所以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归根到底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提出的。而在扶贫开发和西部开发过程中,扶贫“扶志”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体现了重视意识作用、重视精神力量的道理。

  2.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扶贫开发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又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办事,不能违背市场需求,不能破坏环境,浪费资源。

  3.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力量,应放在西部地区,放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别贫困地区”等都体现了着重抓主要矛盾的道理。西部开发也要突出重点,中央明确要求抓好关系西部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第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第四,发展教育和科技;第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这也体现出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4.唯物辩证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所谓矛盾是事物自身的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原理要求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实现扶贫开发的目标,既要看到任务的艰苦性,以便努力克服困难,又要看到实现这个目标,有利条件比过去多了,我们要充满信心。

  5.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又是客观的。所谓联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要“社会动员”,尤其是“要继续动员全社会为扶贫开发共同努力”,“要继续搞好东西部地区的扶贫协作”。加快西部开发,对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6.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干部群众,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创造新的业绩。同时,国家也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必要的扶持,发达地区也要加大与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横向联系并给予必要的资金、人才、物质帮助。

  7.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尤其是发展具有本地区特点的特色产业。

  8.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又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性。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苦的历史任务,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贫困地区终将会变得繁荣富强。

  9.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现在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开发为有志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有志青年应积极投身于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中去,发扬百折不挠、不怕失败、埋头苦干的精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政治学分析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必然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体现了国家在行使组织领导经济建设和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的职能。在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体现了国家搞好公共服务职能。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的正确领导,也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

  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三项原则是相互关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而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如果西部经济不能有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更快的提高,无疑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影响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所以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对于我国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国家实施扶贫开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历史学分析

  1.我国现阶段贫困地区主要集中于西部。我国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起步较晚,开发较迟,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西部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开始得到初步开发。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如铸铁、凿井等传到西域;公元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于中央集权,东汉又继续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大大加强了联系。两宋时,中原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继续向西部地区拓展,少数民族仿行汉制,发展经济。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朝前期,在西北地区平定分裂势力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在西南设行省,加强了对西部的管辖。近代以来,由于东部发展程度高,民族资本主义最早产生,外商投资集中在沿海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东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中国革命史上发生在西部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下:(1)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红军长征。遵义(在贵州省)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进金沙江,冲出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草地,进入甘肃、陕西。(2)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与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4)重庆谈判。1948年8月开始,10月10日双方签订了《双边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等内容。(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4.美国的西部开发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西部发生了著名的西进运动。西进运动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国内市场。林肯总统颁布宅地法,推动了西部开发。美国的西部开发经历了农业开发阶段(1750—1850)、工业开发阶段(1850—1950)、科技开发阶段(1950年至今)。

  美国的西进运动与我国西部开发的相似之处为:由沿海向内地开发;利用西部自然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开拓国内市场,国家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根本不同是:美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地理学分析

  1.西部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密度、工业分布情况、重要城市如下

  (1)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历史上交通不发达。(注意西部每个省区的地形特点)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高山气候为主,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日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新疆盛产长绒棉、葡萄。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种植业以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注意西部每个省区的气候特点及资源情况)

  (3)草场资源丰富,宜发展畜牧业,建立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必须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注意西部每个具体的省区的资源、农牧业)

  (4)人口密度小,建国以来,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城市迁移人口到西部地区。(注意西部每个省区的人口分布)

  (5)建国以来,工业布局充分考虑接近原料产地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如西藏林芝、乌鲁木齐布局毛纺织工厂。(注意西部每个省区的工业分布与发展)

  (6)重要城市:①西安,历史古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延安市,革命圣地,1937—1947年间为中央所在地。②兰州市,自古以来是中原通往西南、西北的交通要道。③酒泉,我国现代化航天基地。④西昌,本省西南部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公路交通中心,也是我国现代化航天基地之一。⑤重庆市,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西南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长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是著名的“山城”。⑥拉萨,自治区政府所在地,是历史悠久的古城。⑦包头市,我国西北地区牲畜、皮毛、粮食和药材的重要集散地,又是河套地段黄河航运中心。⑧桂林市,山水秀丽的名城。

  2.扶贫开发的主要地区之一是革命老区

  革命老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湖北、广西、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境内。革命老区贫困的主要自然原因有:①自然条件差;②大都处于山区,交通不便;③山区人口居住分散,消费市场不活跃。(社会原因:教育发展比较落后,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近代工业发展起步较晚,科技对经济影响小;市场经济发展较晚,经济模式单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比较慢。)

  3.扶贫开发的主要地区之一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这些地区主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这些地区贫困的自然原因:①自然环境相对处于劣势,气候条件差,对经济活动的承受力较弱;地域广阔,但人口密度较小,消费市场不活跃;交通通讯设施较差,同外界联系较少。(社会原因:除第“2”中的社会原因外,还有:没有像东部地区那样较早享受国家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少数民族的思想解放较晚,不愿放弃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

  4.中美两国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异同

  (1)海陆位置:我国西部都深居内陆;美国西部面临海洋。(2)地形:同以高原山地为主。(3)气候:我国西部为大陆气候;美国西部气候类型多样,沿海地带受海洋影响明显。(4)矿产:都比较丰富。(5)环境:我国西部荒漠面积广,生态问题比较突出;美国西部因开发较早,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我国的民族和宗教单元知识总结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