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解题指导>>正文内容

经济常识试题的解法精髓

经济常识试题的解法精髓

² 供求与商品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的!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

² 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大小之别,只有优劣之别。

² 见到价格只能从价值和供求方面寻求答案,不能从使用价值处想。

²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发行的数量、面值、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面值的纸币代表多大价值由纸币的发行量决定)。

² 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一般地说,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④政策性调整,国家的保护价、指导价等理顺价格关系的措施会引起价格上涨。

⑤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² 货币的二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它们的区别方法有二:是否需要真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真实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真实的货币;关键词不同。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关键词有买或卖等相关字眼,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关键词有与价格相关的关键词如价格、定价、贵、贱、便宜。

²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但其本质不是商品。

² 纸币只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职能,因为必须要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执行这两个职能。

² 对待货币态度要辩证,即既要反对拜金主义;又要反对鄙视金钱,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既反对拜金主义,又反对鄙视金钱

² 见到经济活动(如怎么样增加农民收入;怎么样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怎么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一般从三个方面来想:国家、企业与个人

² 见到市场经济应想到面向市场、价值规律、缺陷、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

² 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经营的十六字方针是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科技;

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效益:努力降低成本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² 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²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主体、主导与被支配的关系;但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平等地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入的行业与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如: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将有利于①非公有制经济能更多的参与到国有经济的改革中 ②强化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③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发展 ④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B

A.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² 股份制(不是股分合作制)要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但不是所有国有企业都要实现股份制注意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地位区别

按劳分配属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适用范围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以外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不属于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如: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统一性”在于①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它们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D

B.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² 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成功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即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商品。应该在此基础上再来谈经济效益的地位,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通过科技、管理与素质等手段减少投入,增大产出。在选择题中判断经济效益是否提高既要看利润是否提高,又要考虑投入有否降低——定义和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公式是判断标准。

² 适当的公民储蓄利国利民,但公民储蓄太多和太少于国于民都不好。

² 走城镇化之路是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之策,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业的根本之策,科教兴农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

² 商业保险是建立在商业原则,不是自愿原则基础之上。

² 公平等自愿的原则是劳动合同订立的核心原则,但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遵守法律和法规。

² 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要注意减去免征额并分段计算。或用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² 正确的消费观是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做到适度消费

² 在市场交易的四原则中,注意四原则的地位勿张冠李戴。公平原则着重强调的是“斤两足”,诚实信用原则强调是“真实”

² WTO的最重要原则是非岐视原则(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不是非关税壁垒原则。

² 在涉及经济全球化时,不要用经济一体化这一词。

引进外国的资金不是越多越好,引进外国的技术不是越先进越好,应该怎么办?注意“适用性” 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的实际出发,以能够消化、吸收、提高、创新为好。

²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及“平等互利”原则

² 在经济常识中见到动力要想到科技,在哲学常识中见到动力要想到矛盾。

² 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各国都在探讨这中,都尚未建立、形成。

² 参加社会保障的人员与保障的对象是全社会成员,不是社会保障线以下的人或是残疾人,但它只是保障被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如: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指

A.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

B.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及为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

C.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D.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情况下,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² 我国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并没有改变其集体经济的性质。

市场机制就是指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即商品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如:

在实行全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同时,还运用了价格杠杆,国家调整黄河下游引黄渠道水价,农业用水价格提高了一倍,工业用水价格提高了11倍多。这一手段促进了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这充分显示出A

A.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B.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体的价格机制

C.中央定价是我国价格形成的主要方式

D.我国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

² 国家的统一定价体现了计划手段。如:

19993月,我国开始对黄河实行全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流域各个省区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分配水量,再由各省区负责分配用水。这一措施属于A

A、计划手段调节 B.市场手段调节

C.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D.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提供短期贷款,后者提供长期贷款。

² 市场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优化合理,但并非都是优化合理,也可以使社会各部门的生产忽大忽小,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经济常识试题的解法精髓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