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解题指导>>正文内容

高考文综政治学科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类型及解题方略

  从近几年高考文综政治学科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比较来看,主观性试题更强调考查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对于考生来讲,主观性试题始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面对主观性试题,不是不知所措回答的不全面,就是不着边际答不上要点,得分率较低。本文就近几年高考文综政治学科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类型及解题方略作一探讨。
  一、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类型
  纵观2000——2003年高考文综政治学科主观性试题设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怎样型”。“怎样型”具体又可分为三种情形,即“怎样体现”、“怎样认识”、“怎样做”。第一种情形:如00年的36题(1)中国入世的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03年39(1)试分析“人工降雨”体现的哲学道理。第二种情形:如01年的39(3)从哲学角度如何认识当前的反腐败斗争?03年28(2)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03年39(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第三种情形:如00年的37(3)美国为什么要插手该地区?如何插手?02年的38(2)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03年38(1)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分析目前应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03年41(4)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二是“反映型”。“反映型”具体表现为材料反映哪些变化或什么现象两种情形。如01年38题(3)中的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02年38(1)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是“为什么型”。“为什么型”具体表现为“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两种情形。如01年39(1)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00年37(3)美国为什么要插手该地区事务? 01年40(5)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2)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02年39(5)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
四是“意义型”。如00年36(2)试分析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01年41(5)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民族独立对这些国家的意义?02年40(5)据此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
五是“启示型”。如02年38(3)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二、不同设问的解题方略
  (一)“怎样型”的解题方略
  1、先明确设问是哪一种情形的“怎样型”,是“怎样体现”、“怎样认识”还是“怎样做”。
  2、根据不同情形有针对性地仔细阅读所给的材料,将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找出,并可给它标号。以上两点是共性的。下面分三种情形来分析:
  (1)“怎样体现”。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这种设问有两种情况:一是设问中明确告诉的知识点。二是不明确告诉的、宏观的,其基本形式为上述材料体现政治常识、经济常识或哲学常识的什么道理。对于这两种设问,解题方法上是有所区别的。第一种设问,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答题时,先写教材中的原理,再引用材料中的关键句说明是体现这一原理的。我们以00年36(1)为例: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其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分别是:中美就中国加入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双赢”的结局。而教材中所阐述的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共6个方面,即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和我国对外政策的五个基本点。经过比较、筛选,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原则两个基本点是符合题意的,这样答案的要点就明确了。第二种设问,应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去搜索教材中的知识点,注意要全面,回答时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我们以03年39(1)为例,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其材料中的关键句是“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这一关键句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二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答案的要点也就是这两个方面。
  (2)“怎样认识”。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题目材料给出的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一般来说,命题有两种情况,一是设问中有明确指定性的,二是不具有明确指定性的。解答不具有明确指定性的,首先,必须给回答定性,明确答题的角度,是政治学、经济学或是哲学的角度。其次,根据材料所描述的现象,从相应的角度去寻找教材当中的知识点。回答时先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态度要鲜明。我们以03年39(2)为例,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材料所描述的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气象行业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二是专业气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企业出现,三是气象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根据这三层意思,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去搜寻教材中的知识点。第一层意思说的是气象是一种资源,第二层意思说的是气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企业的出现,更有利于利用气象这一经济资源,第三层意思说的是气象行业是第三产业,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3)“怎样做”。一般来讲,这种设问都是给定做的主体(谁),政府、企业或个人,并且指定了某一方面的内容的。回答这类问题,首先,应将所指定的内容或知识点搞清楚,将它明确化。然后,根据所给的材料一一对照,一致的就是所要回答的要点之一。基本模式是材料加原理或知识点。我们以02年38(2)为例,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这道题中设定的主体是“政府”,指定的内容是“管理经济职能”,教材中经济管理职能表现为: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从所给材料提取的有效信息是:“退耕还湖”,“政府投资、综合治理”,“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增加居民收入”。两者一对比,就不难得出答案要点了。
  (二)“反映型” 的解题方略
  “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的什么变化。不管是哪种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我们以02年38(1)为例,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退耕还林、综合治理、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将这三条有效信息理上升到理性,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说明。即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要转变;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湖区居民从多种经营中提高了收入。
  (三)“为什么型” 的解题方略
  “为什么型”的设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什么说”,二是“为什么要”。 第一种情形的回答,首先应明确设问所涉及的教材中的知识点,主要讲清其根据和意义。有时,也可讲清不这样做的危害。我们以01年39(1)为例,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问题涉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及衡量标准,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明确知识点后,再根据设问去取舍,组织答案。第二种情形的回答,我们以02年39(5)为例,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回答这一问题,首先,明确涉及到的教材中的知识点:资源与资源配置,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其次,抓牢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古城”、“旅游业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最后,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组合。
  (四)“意义型” 的解题方略
  “意义型”主要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对这种设问的回答,首先要明确是经济上的、还是政治上的,或是经济、政治两方面的。回答的要点要密切结合所学的知识,紧紧抓住材料中所提供的关键语句,不能乱编一通。如果是问政治、经济意义的,一般情况不必把政治、经济意义分得很清,分要点即可。有些意义还必须结合有关时事的论述。我们以02年40(5)为例,据此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是交通运输业是基础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发展第三产业的作用及意义。材料所给的关键语句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联结欧亚大陆的新纽带”、“加强了东西部的联系”、“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根据涉及的教材知识点及所给的关键语句,分别从经济、政治的角度去组织答案即可。
  (五)“启示型”的解题方略
  “启示型”的设问,一般是以某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这种设问的回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角度去搜寻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的危害的原理或知识点。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即可,不必展开去分析。我们以02年38(3)为例,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哲学原理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规律的客观性。为什么能这样做,其哲学原理是人的认识能力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不这样做的危害是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解题方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