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课改文献>>正文内容

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落实《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试行)》要求,顺利实施新课程,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几点意见》(黔教发[2004]6)的精神,特对进一步加强我省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出本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义

进一步加强我省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是保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可持续推进的重要措施。在学校中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制度,有利于广大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的功能和内容;研究新课程的实施、评价和管理机制;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众多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和创新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有利于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增强学校的“造血"功能;有利于实现学校之间的互学互助,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实施新课程提供有效帮助,缩小学校间的差距,促使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二、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的基本原则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提升为目的,以新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是以学校领导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实践性教育教学研究。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大核心要素。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健全,要保证校本教研成为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践性研究,保证校本教研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注重理论的概括与提升。因此,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校本性原则。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周边的区域资源,针对本校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校本教研工作。校本教研工作既要突出本校特色,提倡办学个性化,又需要进行广泛的区域性合作,互学互助,共同发展。

2、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是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困惑的主体,是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的主体,同时也是经验和成果共享的主体。教师应具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校要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研究,要保护好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3、实效性原则。校本教研的对象来源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其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顺利实施新课程。因此,校本教研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真正做到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进步。

4、多样性原则。校本教研是一个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研究过程。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学科不同、遇到的问题会有所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可能不同;相同问题在不同群体中其研究形式也会有所区别。不应一刀切,更要杜绝形式化。

5、开放性原则。校本教研要求要有开放的思想和开放的组织形式。提倡以本校教师的协作研究为主,但也应借鉴兄弟学校、兄弟地区和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争取相关科研部门的参与,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应将本校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以达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的目标

在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我省普通高中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要实现以下目标。

1、促使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均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几点意见》(黔教发[20046)的精神,结合高中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富于学校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制度。学校普遍形成依靠校本教研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水平和实效。

2、促进教师化专业发展,逐步建设一支能将教学、教研融为一体的研究型的普通高中教师队伍。

3、形成多样化的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模式,构建起校本教研评价体系。普通高中教师及教研人员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密切合作,形成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教研人员积极发挥作用解决问题的教研新机制。

四、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的要求

各普通高中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应体现“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内涵。

 1、校长要切实履行建设“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同时,通过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2、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要以课程改革为导向,切实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教研组建设要打破学科本位的倾向,根据需要进行学科间的整合。

3、学校要抓好“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这三个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从本校实际出发,形成行之有效的“三要素”实施制度,注重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运行,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品位。

4、教师要树立校本教研是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新的教研理念,把学校、课堂作为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发展的主要天地。要做好自我专业成长的规划,努力学会反思,善于与同伴合作,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职业习惯,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学校应改革和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和办法,加强对教师的过程管理和评价,在重视横向比较的同时应充分地考虑教师的自我纵向发展。

5、各普通高中要结合本校实际,采取包括下列类型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教学型教研。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直接服务于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于教学设计、备课、上课、反思、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的方式以反思及同伴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

(2)研究型教研。以专题研究为出发点,进行服务于教学的课题研究,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突出的或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活动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主要呈现为课题研究报告。研究型教研应具有更深入、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的特点。

 (3)学习型教研。以学习为出发点,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相关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思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活动以读书、思考和观摩、交流为主。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读书笔记、读后感或观后感。

五、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保障体系

1、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要建立以校长为首的组织和管理体系。教务处、教科室负责协调、统筹安排校本教研计划的制定,过程的检查和结果的评价工作;教研组,备课组负责研究的具体实施。

2、学校要积极争取专家指导。各学校要与师范院校、教育研究部门建立联系,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争取各类专、兼职教研人员的支持,保证教师及时获取前沿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增强教研工作的能力。

3、各级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功能。教研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者、支持者、合作者,应主动深入学校,参与学校校本教研,承担教研任务;教研人员在深入学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校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指导;要注重教师教学潜能的开发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和成功经验并与教师一起总结提炼;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校本教研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校本教研经验或模式,为教学一线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服务。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要从制度方面、人员方面、经费方面为学校的校本教研提供有力的支持,要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检查,对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要为那些校本教研工作薄弱的学校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育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