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教学研究>> 教育理论>>正文内容

老子论教育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教育思想丰富而富有辩证法,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大渊源。

一、论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

老子将"道"改造成为一个特定的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以下凡引《老子》只注章数)道"渊兮,似万物之宗"(《第七章》)。不仅如此,老子认为这个"万物恃之以生"的道又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灭亡莫不遵循的规律和法则。老子把道与天、地、人并为宇宙中的"四大",并且认为四者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具体说来,就是人世社会各层面上的人道,包括为政治国、施行教化、个人修养等都要效法宇宙的天道,遵道而行,否则会"不道早已"(《第三十章》),自取灭亡。"这里所谓天、地、人、自然诸观念虽然蒙混,人的社会秩序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这种关系却表示的十分明白"。1

一切事物皆由道而生,随道而行,那么"道"的运作规律是什么呢?老子认为其规律和特征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道作用下的万物总是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即事物都是在对立转化的状态下存在,而不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这是"辩证思想较高的运用"2。其二是指纷繁复杂的万物最终都要返回到原来起始的状态。因为起始状态是一种虚静的状态,即"归根曰静"(《第十六章》)。"弱者道之用"是指道作用于万物时的特征。道的作用是柔弱的,然而柔弱的"道"却使世界万物应时而生,繁荣昌盛,万物并不会感到有压力存在,即"道法自然"之意。正是这种"无为"的做法却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遵道而行的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贯彻"行不言之教"(《第二章》的宗旨。这表明,老子已朦胧地意识到教育这种社会现象要受"道"这种规律的制约,教育本身是有规律可寻的。具体说来有二:

(一)教育与人

教育思想家对教育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看法,历来是以其人性理论为基础的。老子虽未明确提出关于人性的理论,但"有实质的人性论"3。他认为初生的婴儿其德最质朴、最淳厚,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然而,老子深以为忧的是这种淳厚之德会随着人涉世渐深而消失掉,这是因为一般人在社会生活中贪婪多欲,为了物质利益而营私舞弊,无恶不做,把美好的婴儿德性丧失殆尽。因此,老子认为德育的目的正是在于使人能复归于婴儿时那淳朴的精神境界,找回失落的美德。他说:"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有道之人居高位,要使人心思归于浑朴,要让那些竞相用智来满足自己耳目之欲的百姓都抛弃私欲,回复到婴孩般真纯的状态。老子赋予教育以极其深远的意义,希图给人更多的正面教育,减损人的欲念,消除伪诈,排除不良影响,还原其淳朴的本性,达到清静自正的境界,这是道之"反"的规律在教育上的运用。

(二)教育与社会

老子认为,教育与社会政治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提出的"行不言之教"的教化政策是由无为的政治目的所决定的,是附属于政治目的的。他意识到,实现无为而治,不仰赖不言的教育是无从谈起的。因而老子直观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和方式是要遵循政治的目的和方式的。他不仅认识到这种制约作用,并且看到国家政策和统治者的言行对于百姓教育所起的深刻作用,他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八章》)政治宽厚,百姓就淳朴;政治严苛,百姓就狡黠。可见,政治直接决定着教育的结果--百姓的人格特征。老子多次对有为和无为这两种政治下百姓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强调政治对百姓教育的深刻影响,希冀能引起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这是老子心之向往的理想的教育方式。又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这是老子所深恶痛绝的教育方式。

另一方面,老子也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百姓之所以难治,除了因为统治者的多欲和"有为"之外,还由于百姓的贪婪多欲、智伪巧诈、不务求根本。他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第六十五章》)。因此老子明确地提出了"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的教育的社会目的,意思是要清净百姓的心思,满足百姓的温饱,减损百姓的心志,增强百姓的体魄,常使百姓没有伪诈之心和为盗的欲念,使人皆淳朴敦厚,在此基础上使整个社会得到治理和安宁。

总之,老子认识到了教育在个体发展成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刻地把握住了教育和社会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老子思想的科学性所在,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之处。

二、论教学原则

基于对道的理解,老子提出了富有辩证法的教学原则。

(一)"无为自化"的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原则

"无为",言教的方面;"自化",言学的方面。教的方面,重在教师施不言之教,避免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老子要教师做到"善言无瑕谪,善行无辙迹"(《第二十五章》),也就是能适时而言,适时而行,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要在教者的引导下去观察,去体悟,去分析,按着本性去充分发展,达到淳朴、敦厚却又能洞察自然、社会运行规律的境界,从而完成教育的目的。

这也是老子教育思想中一以贯之的总原则。

(二)"谋于未发"的预防性原则

在教学进程中,为人师者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发展动向,对于学生的不良倾向要善于禁于未发,使之在未产生前就得到预防或初露端倪时就被杜绝。因为老子认为,凡事物"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第六十四章》)。即事物在安稳时最易把持,变故无迹象时容易图谋,脆弱时容易消散,微细时容易散失。因此,在学生的不良倾向尚未形成为习惯时,往往稍加教育,即能纠正过来。如若待问题积久成弊,根深蒂固,就难以校正了,所以教师要时刻警觉,在教学过程中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第六十四章》),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图难于易"的循序渐进原则

人的心理发展进程及其对知识系统的认识过程都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之甚少,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循序渐进的进程。老子也意识到了这个规律,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认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因此体道、悟道、行道也是一个由简易到繁难,由细小到精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子要求教者和学者都要树立"难易"的观念,要从思想上重视这一过程,在付诸行动时不可躐等,而是要遵循"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第六十三章》)的原则,扎扎实实从细微处开始,经过点滴积累,汇涓成海,最终成就大功。假若违反这一规律,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盲目进取,只会导致失败。老子用"?者不立,跨者不行"(《第二十四章》,即为了求高而踮起脚跟,为了求快而跨步前行,这都是不能长久坚持下去的,形象地说明教学中希图一蹴而就而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法是完全错误的。(四)"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因材施教原则

 

老子已观察到"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第二十九章》)。即事物本性各不相同,有前行,有后随,有煦暖,有吹寒,有刚强,有羸弱,有安定,有危险。老子认为人的性格也是符合这个规律的,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学应根据各人不同的特点而进行,不可同一对待。要做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第七十七章》)。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都要视学生具体情况而定。过于艰深则略易之,太浅显则略难之,使其恰能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夹生饭的现象,以求得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老子的教学原则是从观察自然和人事发展规律中总结出来的,基本上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今天看来,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

三、论教师

老子认为,凡体道、悟道、行道之士即为圣人,他们就是百姓的师表。老子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作用,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且指出了"贵师"、择师的重要意义。

(一)对教师的要求

在老子看来,为人师表首要的任务在于能自觉地体道,对道要有深刻地领悟。他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第十五章》)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与对道的掌握能博大精深的人。唯此,方能对教育所遵循的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动地去把教育目的、内容、原则内化到自我的思想意识中,首先引起个人的情感和价值的认同。只有这样,在教化过程中,教师才会自然而然地自觉地运用道的法则、运用自身人格的外化力量去引起受教者的情感共鸣,感召其遵道而行,从而使教育不再是虚有其表的空洞的说教。教师的劳动,也不是只起"传声筒"和"贩运知识"的作用。就这一点而言,老子的思想时至今日仍然有其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次,教师要把握住百姓的心理发展规律,他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要求教师揣摩受教者的心理,了解其特点和需求,把握其发展水平,使教化目标的高低与内容的难易建立在一个实实在在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所教恰是所需。而且要求教师不放弃任何人,对善者和不善者要一视同仁,要致力于纠正不善者发展中的偏差。他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四十七章》)依老子的看法,善人与不善人只有外在表现的区别,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所以不能放弃。他说:"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第六十二章》)因此,教师要以其博大的胸怀去教育任何人,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四十九章》)

第三,在教育中,教师处处要唯道是从,行不言之教,坚定地树立"我无为而民自化"的信念。具体说来,就是要达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第二十七章》)的水平。陈鼓应先生认为"'善言','善行',就是指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善数','善闭','善结'各句,都是意义相同的譬喻"4。可见,老子认为优秀的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身教,轻多言,重引导,轻强牵。教学要如时雨滋润万物一般,应时而来,适时而去,学生如草木油然萌发、生长、发展,而无丝毫束缚之感。因此,老子痛诫为人师者,千万不可让受教者感到被压抑,被禁锢,甚至被摧挠的痛苦,真正做到使其条达舒畅,无为自化。

(二)贵师、择师的思想

老子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他们承担着弘扬大道,使百姓复归于淳朴敦厚的重任。因此,老子特别强调要"贵师",并且要择师。他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二十七章》)善者应为不善者的老师,这是常理;而老子却从反面来看待这种关系,认为不善人的言行与后果恰恰是善人反观自省,引以为鉴的经验教训。这里体现了老子广义上的教育观念,以及对师生双方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最早提出了今天"师资"的概念。

老子的师道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形成中国古代士人注重内在修养,注重体悟,注重遵从自然和人事规律等人格特征有重要的作用,造成了历代知识分子具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淡泊名利、清高自赏的性格和志趣。对形成后世的"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新型师生观有着铺路作用。

总之,老子的教育思想有其不同于儒、墨两派的特色,几千年来深深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性格。当今,应当重新加以认识和总结,为我们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