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哲学常识>> 第八课>>正文内容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课题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课型  

展示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道理;理解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道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联系社会现象举出事例说明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觉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并积极投身到实践活动中去。  

教学  

重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教学  

难点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教学  

方法  

重点问题,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归纳  

难点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讨论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农夫:不让下田,怎会耕田?←———→老者:不会耕田,怎样下田?  

「师」下田——指实践;会不会耕田——指认识。同学们想一想农夫强调的是什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老者强调的是什么?(强调认识的重要性,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两者全面反映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没有?只强调了一个方面,我们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  

讲授新课  

【预习提纲】  

1、 我们人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结合实例说说具体是怎么来的?通过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  

2、 第五课学到“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的”,那么是什么使得认识会发生这种变化?具体又是通过什么使认识变化发展的?举例说明  

3、 结合教材121页的名言谈谈想法,并且可得出什么结论?  

4、 为什么实践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 通过分析以上问题可得出何种结论?试总结。  

【小组交流】  

组根据预习提纲的问题展开组内的交流与合作  

【展示提升】  

5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寓言故事《小马过河》  

小马为什么想知道河的深浅——小马有过河去的需要,所以想知道河的深浅。也就是说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小马最后得出“水不深也不浅”的认识——小马通过“中流击水”知道了水的深浅。说明了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结论」: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8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人口的激增,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新课题,这一情况促使了袁隆平对水稻的认识并最终认识到水稻可以通过杂交提高产量——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新恒星,利用显微镜发现了新的人体病毒——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强调认识的目的

12组: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解释世界”强调认识  

“改造世界”强调实践  

1组: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00年前人们认为西红柿是毒果(美国人罗伯特以献身精神实践,吃了10个。)  

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明自身正确与否,认识的客观对象也不能“自言其明”。“西红柿不会说自己是毒果的”  

——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能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一方面实践以主观认识为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实践改造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实践成为联系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的桥梁,可以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   

【教师点拨】  

1、 注意区分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而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因此,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穿插于各小组展示中,一定要注意针对性)  

【达标测评】  

1下列名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⑵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既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学习书本知识,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⑹近山识鸟性,近水识鱼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⑻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科学家经过不断的科学实验,初步获得了室温下水可以变成冰的科学认识。这说明(B)   

A.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   

C.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B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4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A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C  

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   

6阿房宫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恢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事件。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10月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了多学科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由于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营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  

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随着考古实践的发展而深化,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深化了我们对阿房宫的历史状况和项羽火烧阿房宫史料的认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历史记载是基于当时条件对历史的一种认识,其正确与否要经受考古实践的检验,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有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对阿房宫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③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过程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对阿房宫的认识还需要继续深化。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认识的产生、发展、归宿和检验四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当然认识对实践也有着反作用。把两个方面概括起来,我们可以归纳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板书设计  

    文本框: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本框: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