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课程改革>> 教材解读>>正文内容

《生活与哲学》省教学指导意见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生活与哲学》省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课标内容  

思考日常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生活处处有哲学  

基本要求:1.知道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懂得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3.了解哲学的意义和任务。

发展要求:了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激发学习哲学的兴趣,感受哲学对生活的意义。

说明:

第二框题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基本要求:1.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2.知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发展要求: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的角度,增强主动运用科学世界观指导学习、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说明:不作要求的内容:①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

②黑格尔对“反思”的观点。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2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1)第一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建议教师坚持从生活出发的教学原则,通过列举、讨论和分析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哲学,从而理解并接受“哲学与人生密切相关”的道理。

第二目题“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建议教师通过搜集并解读至理名言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懂得“哲学与人生密切相关”的道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究竟怎样相关的问题,即哲学可以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哲学能够使人生更加幸福。

2)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的教学方法建议:

本框题主要是回答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共有两个目题,即“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哲学与具体科学三对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懂得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的道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一是组织蕴涵这些思想的生活题材,这是前提;二是要根据题材设计有思维质量的问题,这是关键;三是创设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这是保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思维过程的展开,让学生初步感悟到哲学的魅力。

   

第二课 百舰争流的思想

一、课标内容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要求: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2.明确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3.知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由。

发展要求:了解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初步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

说明:不作要求的内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表达。

第二框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基本要求:1.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2.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3.懂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发展要求:初步具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哲学态度。

说明:不作要求的内容:①唯心主义哲学对认识发展的意义。

②“二元论”的观点。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2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1)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建议教师在备课时搜集一些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内容的故事,如“心外无物”、“庄惠之争”等,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和探讨。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方面的哲学故事进行比较,概括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帮助他们比较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本目题的知识。

第二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建议教师按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提示与建议”中关于“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要求,通过搜集、分析资料,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第二框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是“唯物主义”,第二目题是“唯心主义”,建议教师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援引一些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的要求,主要采用讲授法。首先,介绍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其次,讲授和分析,采用“具体一抽象一具体”的方法,并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课标内容  

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基本要求:1.了解哲学与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关系。

2.懂得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把握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发展要求:增强关注现实、关注时代的意识,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经验层面上升到哲学层面。

说明:

第二框题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基本要求:1.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基础。

2.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发展要求: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说明:1.不作拓展的内容:哲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2.不作要求的内容:①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成果”。

②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③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2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1)第一框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说明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目题说明哲学对时代有反作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建议第一步采用情景导人法,以战国时期的复杂社会状况导人课题,进行教学;第二步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感悟并概括哲学源于时代又反作用于时代的道理。

2)第二框题“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建议以讲授法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原理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及意义,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

第二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建议采用比较法,通过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比较,使学生感悟新旧哲学的差异,进而使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这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三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建议采用讨论交流法,使学生体会“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一、课标内容  

思考日常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1.了解哲学的主要功能。

2.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

3.懂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意义。

发展要求:初步形成“学习哲学,终身受用”的意识。

说明: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1课时。

2.教学方法

1)探究策略。

本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可以采用“演讲式”教学策略。

2)探究准备。

①在学习完第一课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本单元综合探究活动的主题、形式及其要求。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有关资料,提取观点,并形成演讲稿,进行演讲的训练。

③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演讲评比,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演讲比赛(小组评比在课余时间内完成)。推荐的代表还可以根据同学们的提议修改和完善演讲的有关内容。

3)探究实施。

1课时内,各小组推荐的代表按照有关规则和程序进行演讲比赛。

4)探究评价。

探究评价以教师为主,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客观公正、充满期待的评价能够激励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课标内容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世界的物质性  

基本要求:1.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2.知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3.懂得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发展要求: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分析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说明:不作要求的内容: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第二框题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基本要求:1.把握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2.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要求。

3.懂得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发展要求:理解人和规律的关系,提高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

说明: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2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1)第一框题“世界的物质性”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自然界的物质性”,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思考,使其初步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第二目题“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科书的第三个探究活动,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帮助他们懂得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在此不需展开,可以留待后面解决。

2)第二框题“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可从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中引出问题,激发哲理性的思考,引导他们对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的思索和理解。

第二目题“运动是有规律的”,建议结合教科书的探究活动启发学生:一方面,懂得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对人的要求;另一方面,懂得应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课标内容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意识的本质  

基本要求: 1.懂得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知道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发展要求:从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的角度把握意识的本质,加深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进一步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说明:

第二框题 意识的作用  

基本要求:1.懂得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的道理。

2.知道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3.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发展要求:初步理解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相结合的重要性。

说明: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2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1)第一框题“意识的本质”的教学方法建议:

可引用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启发学生思考,结合对相关典型事例的探究,从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的角度理解意识的本质。对意识的本质进行总结时应该进一步加深对“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理解,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第二框题“意识的作用”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第二目题“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可以通过对典型材料的思考分析,使学生懂得人的意识不仅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是能动的,而且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是能动的。

第三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可以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将来作一次“大胆”的设计人手,进而扩展到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一个地区的发展计划,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得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必要性。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课标内容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基本要求: 1.把握实践的含义。

2.领会实践的特点。

3.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发展要求:结合“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领会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说明:不作要求的内容: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框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基本要求: 1.了解真理的含义及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

2.懂得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发展要求:提高区分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明确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和目标。

说明: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2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l)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实践及其特点”,可由复习第五课中“意识的本质”导人。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形成反映则必须要接触对象,与对象打交道,这个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在引入本课问题后,可通过具体的情景材料分析实践的特点和构成实践的要素,列举具体的实践活动事例,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实践的含义。

第二目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可从一个具体的情景材料导入,选择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事例,通过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最后总结时,应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第二框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教学方法建议:

应该考虑在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从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说,既然认识都是从实践中来的,那么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不会相同?如果不同,那么谁的认识是正确的呢?让学生从这个层面把握真理的含义和属性,知道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从而区分真理与谬误。第二,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但是人们也常常会发现自己今天对某个现象的认识和昨天的认识是不同的;从人类总体的意义上看,对某个事物、某些问题的认识也总是在变化发展的。使学生懂得无论作为个体的认识还是总体的认识,无论是针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或是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从而得出“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结论。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一、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1.知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了解我党制定路线政策的理论依据。

3.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统一性。

发展要求: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党制定路线政策的理论依据,能够从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正确性。

说明:   

二、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1课时。

2.教学方法

本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提出问题、相关研讨、小论文撰写。探究中应该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不宜在理论上作过多的阐述分析,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关注,重视活动的实施过程。

探讨的话题,除教科书提供的探究路径外,可以结合当前形势的变化、政策的调整提出一些新的话题.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课标内容  

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基本要求  

1.懂得联系的含义及联系普遍性的道理。  

2.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及其要求发展。  

发展要求  

培养从事物联系中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说明  

不作要求的内容:坚持联系的客观性与承认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关系问题。  

   

第二框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基本要求  

1.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2.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  

3.了解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方法论要求。  

发展要求  

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的能力。   

说明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二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1)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联系的普遍性”,建议列举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活实例,在设疑、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联系的含义,明确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二目题“联系的客观性”,建议尝试采用探究性学习,可以“人和环境的关系”等为探究主题。全班先分组进行探究,然后再集中交流探究成果,最后得出结论:人们如果无视事物的客观联系,或否定客观存在的联系,就必然给人类带来恶果,受到客观联系的惩罚。  

第三目题“联系的多样性”,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并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学会认识事物的各种联系,尤其要看到事物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懂得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关键。  

(2)第二框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可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事例,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第二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可以采用讨论、讲授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还可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材料,让学生了解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明确它的方法论要求。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课标内容  

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基本要求  

1.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2.把握发展的实质。  

发展要求  

懂得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树立发展的观点。  

说明:不作要求的内容:  

①发展和联系的关系  

②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区别。  

   

第二框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基本要求  

1.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道路及其要求。  

2.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及其含义。  

3.把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  

发展要求  

培养重视量变、抓住机遇、促成飞跃,善于在曲折中前进的意识和能力。  

说明  

运用生义,具体问轰  

不作要求的内容:  

①判定新旧事物的标准。  

②形而上学在量变和质变关系问题上的表现。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二课时。每框题1课时。  

2. 教学方法  

1)第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发展的普遍性”,可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的实例,通过自主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发展就不会有五彩的自然界,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就不会有人的认识的提高,发展是普遍的。  

第二目题“发展的实质”,建议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采用问题教学法,层层深人,使学生真正理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第二框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可采用概念剖析法,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材料,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认清事物发展的前途(方向)和道路,懂得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前途是光明的,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初步树立在曲折中前进的意识。  

第二目题“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建议采用情景探究法,可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情景或学生自己看到的或经历的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把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对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课标内容  

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基本要求  

1. 了解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2. 明确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  

5. 知道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和三种情形。  

6.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发展要求  

初步懂得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道理。  

说明  

不作要求的内容:  

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基本要求  

1. 把握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  

2. 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和地位。  

3. 理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  

发展要求  

初步懂得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说明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二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1)第一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建议从具体事例人手。首先,让学生列举几个包含矛盾的事例,如攻与守、强与弱、胜与负、快与慢等,使他们明确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从而引出课题,导人新课。然后,指导学生结合上述例子,概括出矛盾的含义。最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第二目题“矛盾的普遏性和特殊性”,可采用观察法和列举法进行教学。首先,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矛盾的事例,引导学生总结—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进而使学生把握矛盾的普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其次,结合教科书中毛泽东的名言和若干社会、生活实例,使学生领悟矛盾的特殊性及其三种情形,懂得掌握矛盾普追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最后,在作本节课小结的时候不要忘了回归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建议采用讨论探究法进行教学。可通过创设情景,用具体材料唤醒、激活旧知,建立新知,让学生感惰、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理解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初步懂得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采用事例分析方法,选取典型案例特别是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剖析,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自主构建知识,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课标内容  

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基本要求  

1.理解辩证否定观及其要求。  

4.了解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及其要求。  

5.把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发展要求  

明确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和依据,初步树立创新意识。  

说明  

不作要求的内容:  

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酬。  

   

第二框题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基本要求  

1.理解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2.懂得创新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中的推动作用。  

3.明确创新对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发展要求  

比较全面地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参加创新实践的能力  

说明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二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l)第一框题“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建议课前动员学生搜集有关事例,课中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及其要求。  

第二目题“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建议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和案例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理解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及其方法论要求,懂得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自觉树立创新意识。  

2)第二框题“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利用教科书列举的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的事例,采用讨论法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创新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第二目题“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建议采用实践探究法,让学生调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关事例,认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分析说明理论创新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制度的变革。  

第三目题“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建议采用事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让学生理解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拓展了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而应该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本领。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一、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1.明确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哲学依据  

发展要求  

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提高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自觉性  

说明  

二、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一课时。  

2.教学方法  

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做事的能力。本部分内容可采用情景教学、辩论比赛、讨论与讲授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题,运用相关原理,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说明,从而在行动上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综合探究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对教科书观点的认同,也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课标内容  

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社会发展的规律  

基本要求:1.懂得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知道生产方式的重要性。

3.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

4.知道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明确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知道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发展要求:把握并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遵循社会发展总趋势,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说明:不作要求的内容: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②阶级分析法。

第二框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  

基本要求:1.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知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3.明确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发展要求:坚定群众观点,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说明:不作要求的内容:人民群众的含义。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3课时。第一框题2课时,第二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l)第一框题“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可以选用典型的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历史或社会生活事例开展探究式讨论、分析,使学生感悟揭示社会历史本质的困难所在,进而提炼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目题“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可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第一需要入手,引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进而提炼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在探析过程中要注意揭示两对基本矛盾、两个普遍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目题“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建议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运用我国或其他某一典型国家、地区的发展历程进行综合探究,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第二框题“社会历史的主体”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以先让学生凭经验谈谈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并简要说说理由,然后再提供历史上一些名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探析,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证、提炼,进而使学生形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第二目题“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可以从中国共产党革命或建设史上的典型事例的探析中引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注意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课标内容  

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价值与价值观  

基本要求:1.了解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2.知道人的价值的含义及其评价标准。

3.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发展要求:承认奉献的价值,认同劳动的观念,懂得劳动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

说明:不作要求的内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张。

第二框题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基本要求:1.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 2.知道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懂得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及其意义。

4.懂得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阶级、因人而异。

5.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发展要求:在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础上,进而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标准。

说明:不作拓展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建党80多年来所做的三件大事。

第三框题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基本要求:1.理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明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懂得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发展要求:通过对先进模范人物成功案例的剖析,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正确利 用客观条件,积极创造主观条件,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从而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说明:不作要求的内容: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3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1)第一框题“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人的价值”。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通俗浅显的讲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容易与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相混淆,教学中可以直接与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进行比较、辨析。

第二目题“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可以选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对这些事例进行探究、剖析,让学生感悟价值观对于人们认识和评价事物、改造世界、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懂得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2)第二框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议先用一个浅显事例引出价值判断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中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所做的三件大事进行讨论,揭示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实践基础和社会历史性,进而使学生懂得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要性。

第二目题“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可运用教科书的三个材料,让学生分别归纳 出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可以选择一个社会生活中综合性的典型事例,让学生通过探究、论析,归纳出上述观点。在上述探析的基础上,让学生确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的观点,从而提高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的自觉性。

3)第三框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可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以及学生容易接受的道理加以探讨,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以及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懂得只有通过劳动和奉献才能创造人的价值。

第二目题“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可利用教科书的探究材料和设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炼出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方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另一方面,不能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进而让学生正确把握这两方面的关系,懂得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对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目题“在砒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可以整合教科书的三个探究材料进行综合探究,抓住残疾女学生的感人故事,逐层展开,引出三个层次的结论,进而使学生形成“走向成功需要石氏砺自我”的观点。

   

综合探究 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

一、课标内容  

人生理想的实现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提示与建议”)。

二、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1.知道只有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快乐的、幸福的人生。

2.懂得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发展要求:不断提升精神境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说明:

三、教学建议  

课时分配:1课时。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生活与哲学》省教学指导意见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