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经济常识>> 第三课>>正文内容

教案:企业是市场主体

基础网络

一、企业及其作用:

1、市场主体: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称为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既包括组织也包括个人,既包括盈利性的机构,也包括非盈利性机构。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2、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3、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其次,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

第三,企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4、企业法人:是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比较:

含义(区别)

相同点

自然人

以生命或血缘为其存在特征的单个的人,是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个人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法人

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企业法人

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非企业法人

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1:据报道,我国出口产品有“品”而无“牌”,长期以来“为人作嫁”。我国一双鞋的平均出口价为25美元,贴上国外名牌就可以翻上百倍;一套市场价为100欧元的女装,中国企业只能拿到3-4欧元的加工费……我国企业要摆脱这种有“品”无“牌”的局面,关键是要

A、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强有力支持

B、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以导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C、彻底摆脱国外企业的控制,实现企业的自主经营

D、增强自信心,在出口贸易中坚持打“中国”牌

二、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1、公司的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其基本特征是: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

2、公司的分类: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1)股份有限公司: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自己所持股份的数额,对公司承担有限的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发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基本特征。

2)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不同点

①资本等额股份

②发行股票筹资,资本必须是货币

③股东人数有最低限制,没有最高限制

④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

⑤设立程序较复杂

⑥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①资本不划分为等额股份

②出资证明,出资不一定是货币,还可以为技术、厂房、土地等

③股东人数在2个以上、50个以下

④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万元

⑤设立程序简单

⑥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相同点

①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②股东均负有限责任

③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④公司组织机构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及总经理

⑤公司均有名称、章程等

3、股票: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2)基本特征:第一,它是一种所有权凭证;第二,它是一种不可退还的永久性证券;第三,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不同的。

3)股票的作用:对发行企业来说,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可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促进企业发展;对居民来说,购买股票取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得一定收入,是一种投资行为。

4)股票价格: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率成反比。要明确计算公式。

例题:股票W的票面金额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息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

A12500 B10000 C8000 D7500

4、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产生: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制度。

2)突出特点:财产占有方式的社会化。

3)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4)性质: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5)功能:分散投资风险;筹资、融资;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壮大国有经济的力量,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现阶段其支柱作用十分重要,①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处于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②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③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搞好国有企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2、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1)改革的必要性:国有大中型企业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效益不高。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

2)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在新阶段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①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②要继续推动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着力培养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③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意义: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深化探究: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柱作用

主体是一个比重的概念,是事物的主要部分。据此国民经济的主要部分应是公有制经济,即以公有制为主体。

主导是一个权重的概念,是指主要的并且能够引导事物的发展方向。国民经济的主导应是国有经济,它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

支柱比喻中坚力量,是指在整个事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民经济的支柱应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四、关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含义。

1)企业的经刘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是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2、把握几个关系①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1)经济的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好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但速度快不一定效益好。如果速度快、产品质量好、消耗小、经济效益就好。反之效益不好,所以必须遵循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2)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提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劳动消耗的减少、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必须减少物化劳动的消耗,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在产品适销对路的情况下,生产率提高,劳动消耗减少,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就好,若产品不适销对路,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积压越大,资源浪费越大,则经济效益不好。

3)利润与效益的关系

利润与效益有联系也有区别,如果利润增加或不变,消耗的成本或占用的资金减少,则效益就提高;如果利润增加,消耗的成本或占用的资金增加的,消耗的成本占用的资金增加的更快,效益则会降低。

4)经济效益与质量的关系

经济效益高必须要求产品的质量好。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才能带来效益。

产品质量好未必经济效益高。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若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使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使生产出优质产品,也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会带来好的效益,甚至亏本破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优质产品也必须适合市场需求,有好的销路,才能带来好的效益。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1)对企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对社会: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对国家: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是依靠科技进步,使企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象集约型转变。

二是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此外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对企业效益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

两种经济增长方式比较

经济增长方式

具体内容

结果

粗放型(外延型)

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增加人员与设备的方式,增加国民经济的总量。

经济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

集约型(内涵型)

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机器与设备及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方式,增加国民经济总量

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4.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必然的。

2)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企业兼并的核心是竞争,大企业之间为了增强市场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实行合并,简称“强强联合”是当前应对入世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3)企业兼并和破产,特别是企业的破产,会使下岗工人增多,给职工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经济上暂时的困难,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和社会应采取多种措施,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创造条件,下岗职工也应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例:材料一 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我国创造性 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石油

天然气

美国

日本

美国

日本

法国

8.3%

4.1%

26.9%

11.5%

4.3

11.5

7.7

材料二: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2)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有何经济意义?

3)建设节约型社会,要靠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请就这三个方面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2)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利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控资源,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节约意识,从小事做起,把节约资源落实到实处。

5、实际应用考点——关于自主创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性举措,就是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五一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一轮教案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