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常识>> 第四课>>正文内容

经济日报:直面中国钢铁结构硬伤

  热症出现———   产量、需求、价格、利润、投资全面增长   自1996年钢产量过亿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后,我国钢铁工业的扩张速度直线上升,钢产量年增长速度已由7%左右升至20%以上,增产数量亦由年700万吨左右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791万吨。   今年上半年,我国钢产量达到10315万吨,超过1996年全年产量190万吨;日产钢水平达到61.4万吨。   产量增长的背后是旺盛的需求。2001年我国钢铁表观消费量为1.72亿吨,比上年增加3300万吨;去年消费量达2.05亿吨,又增加3300万吨。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攀升到1.29亿吨,再增3100万吨,增速高达31.6%,远高于产量增幅。   钢铁企业产销率上升,钢材库存下降。   截至6月末,重点企业实物产销率超过100%,钢材库存275万吨,比年初下降10万吨。   受需求拉动,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钢价一路上涨。目前,螺纹钢、线材价格高达每吨3200元左右,6毫米中板价格3900元,均比年初高出700元。   价格上扬,使得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去年,钢铁全行业实现利润307亿元,今年上半年则达284亿元,同比增长127%。上半年89户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143%。   主要经济指标的攀升,引发了强烈的投资冲动。今年上半年冶金行业投资额50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4%。不少地方和企业还在规划新建钢铁项目。   对于一个行业而言,产量、需求、价格、利润、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全面向好,似乎应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认真考察我国曾出现的房地产热、IT热和1993年的钢铁热,你又会对这种突然冒出来的“加速度”生出不少担忧。争论也由此产生。一种观点认为,目前钢产量和投资增长过猛,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抬头,过热迹象明显;另一种观点认为,产量和投资增长的背后是旺盛的需求,纯属市场导向,不应用过热论之。   其实,我们只要分析一下目前我国钢产量增长的结构,结论就不言自明:   ———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产量增长过快。   最突出的是线材、小型材、钢带三个品种,2003年上半年产量为5884万吨,超过1996年全年1142万吨,其增产数量占钢铁增产总量的58%。而市场供不应求的薄板上半年仅增产72万吨,6月份反而减产2万吨;冷轧硅钢片产能更是增长缓慢,今年上半年仅增产1.2万吨,严重供不应求。   ———中小企业增长快于重点企业。1999年全国225户中小型企业产钢941万吨,到2002年这类企业产量达到2260万吨,增长1.4倍。今年上半年,宝钢等十大钢铁企业钢产量3866万吨,同比增长6.2%,而全国60户大型企业之外的中小企业产钢1336万吨,增长高达97.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6个百分点。   ———部分地区产量增长过快。今年上半年,有16个省份钢产量超过1996年全年产量,个别省份超过一倍,增产最多的四个省的产量增加额占全国的62.0%。   地条钢沉渣泛起。一些非法企业用地条钢轧制的大量假冒伪劣线材和螺纹钢,既给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隐患,又浪费掉大量优质废钢资源。   ———外部条件吃紧。国产铁矿石供求缺口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进口7200万吨,同比增长42%,平均到岸价格28.1美元,提高13%;由于焦炭供应紧张,上半年价格同比提高一倍。   钢铁行业的这种增产结构,无疑证明了钢铁增长含有相当的不理性、不健康的成分,“热”的征兆已十分明显。   增产原因———   利益驱动是内因,外部环境是条件   利益驱动无疑是钢产量猛增的内因,但外部环境的成熟也给钢铁的产量扩张营造了条件,使扩张由动机变成现实。   首先,我国钢铁工业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和技术模式,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水平提高。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的迅猛增长,拉动了钢材需求。需求旺盛,价格上涨,钢铁行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第三,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宏观调控乏力。一些地方和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不遵守产业政策,采取越权减税、包税或优惠使用土地等措施,吸引资金新上钢铁企业。同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系统、不配套,甚至出现了错误的导向作用,失去了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从钢铁企业的微观行为来看,主要有五个因素致使产量过快增长:   一是总量调控的负面影响。国家对钢铁行业实行总量调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带头限产,供求关系得到改善,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提高。此时,一些濒临破产的小钢铁企业获利后乘机扩生。受利益驱动,列入关停名单的小钢铁厂死灰复燃,尚未列入者为逃避关停,竭力扩产。   二是技术进步。比如,因高炉和转炉利用系数提高,同等设备产量大幅提高。由于国家倡导淘汰化铁炼钢工艺,结果导致炼铁企业上炼钢,炼钢企业上炼铁,生产能力翻番。另外,我国建筑用材生产经验丰富,装备配套完善,技术含量低,成本低,重复建设较为容易。   三是区域性环境和市场影响。由于管理和技术积累丰厚,生产成本较低,产钢大省增产积极性较高。而产钢较少省份则以人均钢占有量低、生产规模较小为由,为达到合理生产规模和提高本地市场占有率,积极增产。   四是企业追逐利益的影响。国有老钢铁企业由于人员多,社会负担重,为降成本,利用原有基础增加产量,增产部分除增支原燃料费用外,其余增支较少,新增销售收入中利润达一半以上。新建的民营企业虽然固定资产投入较多,但由于以高薪从国有大中型企业聘请管理和技术人才,等于帮助其完成了管理和技术积累,成本低,利润高,投资钢铁积极性较高。   五是社会效益得不到合理评价的影响。   一些低水平的钢铁企业,能耗高,污染严重,靠牺牲社会效益换取经济效益。有的地方政府只问经济效益多少,不问经济效益来源,对这种行为不但不予制止,而且还给经营者冠以优秀企业家称号,产生了错误导向。   分析后果———   新一轮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抬头   基于以上原因和现状,新一轮的钢铁投资热潮中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苗头。如果任其发展,必将会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第一,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浪费。无论投资者的资金构成如何,无论投资项目是否经过合法审批,也无论建设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是否先进,只要增加了对全社会没有用处的生产能力,造成先进生产能力的闲置,就是对资金、土地等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第二,部分企业陷入困境。按目前发展态势,将有一批钢材品种供大于求,特别是低附加值钢材供求关系失衡,恶性竞争,部分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由于钢铁工业的成熟,低附加值钢材生产手段没有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则是人工成本的差距。如果国有企业因工资成本高受冲击而破产,按每百万吨钢两万人、每人安置费用三万元计算,破产一座年产百万吨钢的企业仅安置费用就达六亿元。   第三,外部条件紧张。由于大部分重复建设项目未经正式审批,也不配套建设相应的外部条件,加上低水平项目的能耗、物耗水平高,投产后就从市场争夺原料、燃料、电力和运输条件,扰乱了整个行业生产秩序。   铁矿石供应缺口已越来越大,只能靠进口补充。1996年进口4387万吨,2002年猛增到1.11亿吨,今年预计突破1.5亿吨,钢铁工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已达到一半。进口铁矿石快速增长,给海运、港口卸货和铁路转运带来很大压力,一些地方还出现长距离汽运现象,这样做既不经济又不安全。   由于规模扩张和一批入炉焦比较高的高炉投产,导致焦炭供应紧张,价格暴涨。   第四,削弱了钢铁工业发展后劲。如今,规范的管理和技术开发是钢铁企业生存和行业发展的两大支撑。但是不少新建钢铁企业特别是民营钢铁企业并不注重技术开发,如果任由这些新建企业挤垮现有的钢铁企业,势必造成大批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下岗,带来的是整个劳动力素质下降,带来整个行业生产力的倒退。   第五,钢铁生产过剩的后果将比1993年更严重。1993年钢铁过热后,尽管钢材价格和企业经济效益直线下滑,但由于当时钢铁企业能耗、物耗水平较高,降低成本的潜力巨大。但现在我国钢铁企业降成本的潜力已远小于当年,一旦钢材价格暴跌,势必导致互相残杀。   发展空间———   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速度越快,钢材市场饱和的时间来得就越快   在目前的钢铁论争中,有一种观点很有市场:是市场需求催生了钢铁产量和投资热潮,这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导向,更何况,中国加入世贸之后,我们具有了运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基本条件,国内供不应求时,满足国内,国内供过于求时,向外出口,因而,不能简单地以过热论之、处之,这里涉及的是我国钢产量发展空间的问题,其前提条件是钢铁企业自身必须有较强的竞争力,否则即便是国内有需求,但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的环境下,我国钢铁企业也未必能够立足。关于出口问题,由于大多数钢材品种价值低,出口运输费用相对较高,在国内有竞争力的产品,出口就不一定有竞争力。   另外,要正确理解即期需求和长远需求两个概念,区分潜在市场和现实市场。   一个是潜在市场。我国人口多,基础设施较差,人均钢材消费积累量低,决定了我国钢材消费有着巨大潜力。比如,居民住宅,如果城乡居民达到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砖混、钢混楼的水平,可消费钢材10亿吨。但这只是潜在的市场,只有战略意义,不具备现实意义。   另一个是现实市场。市场需求多少既不由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说了算,也不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说了算,而是由用户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说了算。   这里不能不提的是,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因素拉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很快。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2万亿元,比1993年增长2.66倍,年均增长13.9%,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特别是2002年比2001年绝对额增加0.6万亿元,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为0.65万亿元。从1995年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由33.6%猛增到2002年的42.2%,经济过热时期的1993年和1994年,这个比例也仅为37.6%和36.3%。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拉动了钢材的消费。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安居工程不会永远实施下去。况且一些地方商品房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积压。一旦拉动钢材消费的政策淡出,钢材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将会很快暴露出来。   其实,钢材消费市场空间是一个变量,它由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基本国情,以及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水平决定的。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历虽有一定参考作用,但不能照搬。只要钢产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钢铁企业间能够开展有序竞争,生产的外部条件有保证,环境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就是最合理的钢产量发展空间。   特别要说明的是,建筑类钢材市场终归要趋于饱和的,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的住宅建设速度越快,钢材市场需求量越大,市场饱和的时间来得就越快,意味着钢材市场萎缩的就越快。   祛“热”建议———   调整思维方式,大力推进钢铁结构调整   专家认为,“热”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蕴藏着的是中国钢铁业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等结构硬伤,还有不甚清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规划,是尚未得心应手的宏观调控。   专家提醒,钢铁业虚热的根子在结构,因而不能简单地采用刹车、降温等治之。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务院、原国家经贸委和原冶金部多次发布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对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这些方案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当前,必须重新研究钢铁工业发展的新思路,大力推进钢铁结构调整。   首先是调整思维方式。要正确评价我国的钢铁工业;要正确理解小与落后的关系;要认清我国钢材品种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同时存在的矛盾;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应该看到,仅仅将小冶金炉、小规模的钢厂列为淘汰和关停对象是片面的。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标准,大的冶金炉和较大规模的钢铁厂,也未必是先进的。   其次,要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以往开展关停小钢铁厂和淘汰落后能力,过多使用行政手段,法律和经济手段偏少,工作成效大打折扣。今后,应研究利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使微观经济活动必须置于宏观调控之下。   通过加强执法,严肃查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对于不顾三令五申,不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必须给予严肃处理。同时,加大相关部门、行业之间配合。对那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行政部门不得审批,国土部门不批准征用土地,设计部门不得承担设计,施工部门不得施工,环保部门不得发放排污许可证,电力部门不得供电。   研究对钢铁行业实行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可行性,凡由于新增能力需要增加占用国家矿产、运输等紧张资源的,还应考虑征收矿山发展基金和港口、公路和铁路建设基金,由中央政府统筹考虑用于钢铁企业外部条件建设;对近几年地方政府支持新建钢铁企业的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坚决查处各种减税、免税、包税以及优惠用地等不规范行为,补足由此造成的税收流失,并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加强对进口铁矿石使用监管工作,凡使用进口铁矿石,应由环保部门对使用企业环保状况进行资格审查,不具备条件的取消资格。同时,还应加大企业重组力度,合理配置现有生产能力,减少重复建设。   第三,影响钢材价格波动因素很多,供求关系仅是一个方面。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强钢材产销存的分析,及时通报行业运行情况,引导企业理性组织生产,尽力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价格波动。   第四,研究综合性结构调整方案。短期目标控制钢产量过快增长,长期目标促进结构优化。今后的钢铁企业,不得有废渣、废气(煤气)、粉尘排放,原则上不使用重油等高价能源作燃料。   不再建设新的钢铁企业。如确需增加生产能力,应通过技术改造理顺现有企业生产流程,盘活存量资产,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来实现,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杜绝重复建设。即便新建,也应抬高起点,工艺水平应是国内最先进的,产品应是国内短缺的,外部条件应是有保障的。   采取措施解决原料问题。对于国内矿山,继续减少税负,给予优惠政策鼓励现有矿山进行探矿,延长矿山寿命,保障钢铁企业原料供应;研究鼓励新建铁矿企业的政策;在进口管理方面,尽管我国是铁矿石最大进口国,但进口价格高于日本,主要原因是多头对外。国家应加强对进口铁矿石的协调,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到国外开矿。(肖春泉 何振红)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第四课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