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生活>> 第二单元>>正文内容

单元练:《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A组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1.(20全国Ⅱ)习近平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这说明(    )

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盲动

③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

④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全国Ⅱ)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人

③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

④来源于现实的理论就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全国Ⅲ)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毛泽东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说,“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晃就过去了”。人们在时间规律面前要“争”,要“抓”,其哲学依据是(    )

①时间的价值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性

②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前提

③时间规律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待时间态度的统一性

④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对时机的把握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全国Ⅲ)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

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

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天津)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从此“小康”被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重要阶段。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体现了(    )

A.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

B.认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C.真理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

D.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6.(20浙江)新冠疫情出现后,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条幅亮相各地街头:有醒目的抗疫方针,有简洁的防疫要领,也有幽默的防疫注意事项。它们都表达了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关爱,既提高了民众的防疫意识,又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说明( )

①意识可以指导实践

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浙江)采用传统的玉米和大豆间套种方法,大豆会缺少光照,倒伏严重,产量很低。针对该问题,农学家经过多年探索,反复试验,提出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实现了两种作物的协调高产。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③认识受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

④认识受主体知识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浙江)漫画《意外收获》(作者:吉俊明)针砭时弊,富含哲理。从所含哲理看,下列诗句中与漫画最接近的是( )


A.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花自凋零水自流,月自独行我自愁

D.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9.(20江苏) “乡野路,田地旁,帮扶队员不辞忙;东家奔,西家访,不落一个送芳香。”这一民谣成为某地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由此可以看出(    )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发展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20江苏)18世纪,科学在发现自然规律方面成就斐然,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真理可以发现了……像钟表一样有序运转的世界观完全取代了混乱的世界观。该观点(    )

①肯定了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肯定了自然科学已完成发现真理的任务

③否认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

④否认了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20江苏)动物毒素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盲目使用毒素治疗疾病的年代相比,今天研究人员不仅知道动物毒素包含着多种成分以及每种成分的分子级目标,而且还基于毒素的特征,运用基因组学的技术研究毒素作用机理,把一些致命毒素变成药物的来源。这说明(    )

A.人的理性能够为客观物质世界确立自然法则

B.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深化

C.创造性思维活动能够变头脑中的观念为现实

D.事物性质的改变是新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12.(20届辽宁高三二模)某部国产网络剧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创作初衷,在虚构的紧凑剧情中“努力还原大唐的一天”。该剧融入很多有据可查的历史人物,在服饰、化妆、道具、置景等诸多细节上“原汁原味”呈现了唐朝的真实生活,以至观众相信该故事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由此可见(    )

①意识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

②意识的反映方式能够决定意识内容的真实性

③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人们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意识对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全国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辩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盖诊疗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国推广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中医药还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中方专家线上线下与日本、韩国、意大利、柬埔寨等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将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译成英文并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与世界各国共享。

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12分)

14.(20江苏)烟雨画舫、亭台楼榭、琵琶纸伞,这些风物被视为江浙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审美情趣,根于我国江浙一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厚的经济基础,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升华,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品格。她优雅灵动、崇文尚德、务实进取、开放包容……

从历代先贤名士到当代富有家国情怀的改革者、创业者以及无数劳动者,他们用智慧、雄心和创造成就了这片土地的富庶,也让这方文化熠熠生辉。

综合运用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推动我国区域文化历久弥新。(12分)

1--67--12
CBCCDCADCCBD

1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无限过程。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以诊疗实践为基础,是一个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不全面到比较全面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指导诊疗实践又不断接受诊疗实践检验的过程。

1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区域的客观条件出发,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现文化独特的地域品格。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探寻区域文化传承发展的规律,在服务现代社会过程中注入时代精神。要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博采众长,既保持文化的区域特色,又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推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哲学|生活|不详|单元|第二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