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词句学习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导言”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见第10、17句)

2.物质的固有属性(见第19句)

3.思维统一于存在

4.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5.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6.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见第71句)

7.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揭示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8.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物质”(世界的物质性)

9.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0.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懂得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1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1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14.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15.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

17.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动、静止、规律”(规律的客观性)

18.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9.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物质离不开运动)

20.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

2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4.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5.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6.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意识”(意识的本质)

27.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28.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29.一切物质,无论是生命物质还是非生命物质,都具有反应的特性。一切生命物质,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一切动物都具有感觉的能力,高等动物还会有心理活动。

30.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1.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3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作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叫作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就是在笫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33.意识的表达手段是语言。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是意识反映的对象。

34.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5.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作用)

36.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37.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8.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39.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40.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1.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42.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43.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4.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 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45.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4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4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8.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实践、认识、真理”

49.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50.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

51.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52.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53.实践的基本形式: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5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5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56.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57.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5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59.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 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60.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6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62.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

6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64.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65.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66.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7.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68.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69.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70.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 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7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7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结语”

7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7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75.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哲学|不详|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