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高考政治备考专题五 国际社会和我国外交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

1.主权国家

(1)地位: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3)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4)基本义务:不侵犯他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点拨: 国家与地区的主要区别在于,国家拥有主权而地区不拥有主权。

2.国际组织

(1)分类:按成员性质分,有政府的和非政府的;按地理范围分,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2)积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点拨: 国际组织发挥作用有其局限性,同时并非所有组织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3.联合国

(1)性质: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4)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5)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活动。

点拨: 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主权性质,没有资格以任何名义加入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国。

二、全面认识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国家力量(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对外政策: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各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

(4)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也会受到国家力量的制约。国家性质决定对外政策的类型,国家利益决定对外政策的内容,国家力量影响对外政策的内容和实施。

三、当前的国际形势

1.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注意:和平与发展不等于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以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为代表。

(2)意义:世界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应对: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增强综合国力。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确义利观,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我国的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我国的外交成就: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4.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同共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国际社会和我国外交主观题答题要点

①(当前的国际形势角度)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中国的外交主张) 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答题模板构建】

1.意义角度(为什么)

①对我国,提升国际地位,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等。

②对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措施(怎么做)

①国际关系角度: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国合理关切,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②外交政策角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抓住战略机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知识延伸: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新秩序主张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是对我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国际秩序观,全球治理观的重要内容。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针对“谁来治理” (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怎样治理”(代表、包容、开放、公正)和“为什么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初步建立了致力于塑造民主、公正、普惠的国际秩序的全球治理思想。

2.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2018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序言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等五个方面的内涵。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确义利观,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一带一路”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中国不仅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治理观和国际新秩序主张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主动倡议“一带一路”实践模式并积极推动各种相关具体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观是新时代中国国际秩序观的重要思想内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中国发起和引领的塑造新型国际秩序、构建公正公平的新型全球治理的重要实践,是应对全球性威胁、解决全球治理失灵、世界失序、发展失衡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共同的治理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是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人、财、物以及信息等在全球加速流动,前所未有地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起来。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封闭中发展自己,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要实现自身发展,合作是必然选择。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当今中国已经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尽管有人不愿意看见中国发展壮大,有的甚至想对我们搞“新冷战”,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是时代之势,时势不可违、大势不可挡。面对不断蔓延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中国坚持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高举和平、合作的大旗,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成为世界乱象中的中流砥柱。

新型全球治理观的具体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报告还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工作,其基本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

“共商”强调主权平等、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协商合作,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

“共建”意味着在自愿的基础上,打造开放包容的合作体系,探索灵活务实、切实照顾发展需求和安全关切的合作治理新模式。

“共享”就是实现互利共赢,以公平发展、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和目标,构建共同繁荣和共同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针对“谁来治理”、“怎样治理”和“为什么治理”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初步建立了致力于塑造民主、公正、普惠的国际秩序的全球治理思想。

1.谁来治理?

冷战之后的国际秩序和治理体制更多的是一种霸权主导下的治理。新型全球治理观倡导“多元治理”。全球治理的多元主体首先指的是不同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体制的各个国家。多元主体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享有平等地位。世界各国不分大小或强弱,应平等参与全球治理进程,获得平等的发言权和受益权。

2.怎样治理?

(1)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观要求建设更具代表性的治理体系。

霸权治理之所以失灵,从根本上看,就是因为该治理体系的代表性不足,没有反映国际力量变化的现实。比如,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长期与其经济实力不符,而七国集团也早已无法独自承担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的重任。共商共建共享所强调的“共同”性就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使之能够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

(2)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观要求遵循更具包容性的治理原则。

所谓包容性是相对于垄断性和攫取性而言的,也就是说,作为国际体系主要行为体的主权国家都有平等的制度性权力,包括参与全球治理的政治权利,参与制定规则和治理决策的话语权力,自由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且获得公平经济收益的发展权利。无论是在全球治理的政治安全领域还是经济、社会领域,任何国家都没有垄断性权利,任何国家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长都不能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

(3)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意味着更具开放性的治理方式。

开放指的是参与成员开放、议程开放、合作过程开放和结果开放,旨在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过程开放的全球治理不应简单地以制度化水平为衡量标准,不应机械地预设固定成员、路径和具体目标,而是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有效应对跨国威胁、凝聚共识、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为宗旨,同意合作议程并且愿意承担责任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协调,并以非歧视性原则为基础与非成员国共同分享利益。

(4)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要求建立更具公正性的治理规则。

国际规则是全球治理的核心,是多边主义的基本机制,有效规则是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公平公正的规则有助于加强信息透明度、降低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促成国际合作。⑦规则是世界秩序的基础,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规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利益天平倾斜的方向,也将对未来全球治理走向和未来世界秩序形态产生深远影响。更为公正的国际规则需要考虑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大多数国家的重要利益,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只有这样,国际规则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3.为什么治理?

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观以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实践准则,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对于转型中世界秩序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民主,平等参与、协商治理和共同建设,可以推动国与国之间形成相互尊重与对话合作的良性互动。

其次,新型全球治理观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等五个方面的内涵。

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观以天下观天下,超越了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分野,是全球治理和世界秩序塑造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也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高考题分析

1.(2016·全国卷Ⅰ·T38(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

2 000多个工作岗位。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12分)

【解析】第(1)问,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可围绕“世界和平发展”这一问题中心,按照“国际——沿线国家——中国”的逻辑层次对“一带一路”的积极意义进行阐述。国际方面可从国际形势的两大特征和国际新秩序两个角度作答;沿线国家方面可结合材料从和平与发展两个角度作答;中国方面可从自身发展角度作答。

答案:(1)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

2.(2017·全国丙卷·T39(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分)

【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这一热点切入,考查理性精神、公众参与的学科素养,即对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的理解。侧重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

【解析】第(1)问属于原因类题目,应该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意义等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能够更好地协调政策与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

选择题练习

2019年高考123卷3个题

(2019•全国卷Ⅲ,17)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共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其成员国的经济和人口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20%和40%。在2018年青岛峰会上,上海合作组织共通过23份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文件。上海合作组织是(  )

①横跨欧亚大陆的地区性国家联盟 ②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维护地区及全球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④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互利合作的多边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上海合作组织同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了23份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文件,说明该组织是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互利合作的多边机制,是维护地区及全球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③④说法正确。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地区性国家联盟,①说法错误。②中“主导”夸大了上合组织的作用。]

(2019•全国卷Ⅱ,18)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无论是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赢家。这一论断反映我国主张(  )

①处理国际事务必须符合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②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 ③国家间交往必须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在相互依存的当今世界应该摒弃弱肉强食的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无论是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赢家。这一论断表明国家间的交往要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相互依存的国际社会中应摒弃弱肉强食的思维,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故③④正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这一论断没有涉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故①不选;材料不涉及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及国家主权的问题,故排除②。]

(2019•全国卷Ⅰ,18)2018年1月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支持有关各方依据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涉北极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支持有关各方维护北极安全稳定的努力;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北极国家在海空搜救、海上预警、情报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妥善应对海上事故等安全挑战。中国的上述立场表明(  )

①北极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②中国是北极事务的利益相关者和主导力量 ③中国积极参与北极国际治理维护各国共同利益 ④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是中国对外活动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中国支持有关各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涉北极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有利于维护北极的和平与稳定,也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①正确。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北极国家的国际合作,说明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维护各国共同利益,③正确。中国是维护北极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不是北极事务的主导力量,②说法错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说法错误。]

2018年高考123卷3个题

(2018•全国卷Ⅰ,18)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就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以及政党的责任和作用达成广泛共识,发表了《北京倡议》。对话会的成功举办(  )

①开辟了政党交流合作消除国家间利益分歧的新路径 ②汇聚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③打造了各国政党互学互鉴共建国际新秩序的新平台 ④推动了政党间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①错误,国家间的利益分歧只能缩小,不可能消除;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了力量,②正确;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就政党在共同建设美好世界过程中的责任和作用进行了交流对话,搭建了各国政党互学互鉴共建国际新秩序的新平台,③正确;世界政党开展合作有利于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但建立国际新秩序不是发展新型政党关系,④错误。]

(2018•全国卷Ⅱ,18)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 500多名代表参会,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形成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270多项具体成果。中国成功举行高峰论坛(  )

①强化了以和平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 ②标志着以相互依存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③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④展示了多极化趋势下共同发展的新成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成果,体现了我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同时也展示了多极化趋势下共同发展的新成就,③④符合题意;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排除①;国际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②。]

(2018•全国卷Ⅲ,18)60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 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 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  )

①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责任 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意在展示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④体现了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的表现,①正确;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体现了这一宗旨,④正确。]

2017年1个题

(2017•全国卷Ⅰ,18)近些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

②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

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

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中国的行动表明中国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①正确;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睦邻友好合作,表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②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通过多边合作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③错误;夸大了中国在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中的作用,④错误。]

2016年1个题

(2016•全国卷Ⅱ,18)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这些措施(  )

①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奉献与担当 ②坚持并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权利 ④奠定了南南合作的经济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本题的题眼是“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体现了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故①入选;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上中国宣布的措施,体现了我国遵循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故②入选;主权国家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③“优先发展”表述错误;南南合作的基础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故④排除。]

2015年1个题

(2015•全国卷Ⅰ,19)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国同67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  )

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 ②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③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本题的题眼是“结伴但不结盟”。中国“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了“我国反对霸权主义,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同时表明“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①④符合题意。伙伴关系是国家间为寻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则是“战略结盟”的目的,②排除;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排除。]

2014年2个题

(2014•全国卷Ⅱ,18)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

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本题考查国际社会、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互联互通”“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等题眼信息。我国积极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符合中非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体现了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区域共同体”、③中“主导力量”表述错误。]

(2014•全国卷Ⅰ,18)201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在刚果(金)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部署专门的军事干预旅,负责解除当地武装团体的作战能力,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保护平民,并协助刚果(金)政府维持地区的安全稳定。安理会上述决议表明(  )

①联合国积极参与成员国刚果(金)的和平重建工作

②联合国代行成员国刚果(金)的部分独立权和自卫权 ③联合国是成员国以集体方式应对安全威胁的有效平台 ④联合国把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本题的题眼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刚果(金)维和决议”。联合国作为当今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安理会通过决议维护刚果(金)的安全稳定是在参与和平重建工作,①正确;联合国作为国际组织不能代替主权国家行使主权国家的权利,②说法错误;成员国以集体协作方式来应对安全威胁符合联合国原则,③正确;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应是对话、和平方式而不是武力手段,④错

练习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国一直奉行孤立主义,先后退出TPP、《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朗核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国、中导条约,在国际关系中,对本国有利则上,对本国不利则退。

如今,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同世界的对话和沟通,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出用东方智慧解决人类文明发展时代课题的“中国方案”。“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各国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扩大共识,加强合作,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解决难民危机”的中国方案:难民和移民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同时也离不开来源国的自身努力;“复苏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为各国发展营造更大市场和空间。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应该如何承担国际责任来实现“中国方案”?

[解析] 明确知识范围,即国际社会的相关内容,包括国际社会的一般理论和中国外交的具体知识;明确解答方向,即分析外交方面的政治措施;对措施的分析,既要结合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来分析,又要结合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道路等来分析;结合材料信息来组织答案,结合时政观点来组织答案,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制度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等。

[答案]

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我国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加强协商互信,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共同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

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做的各项工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难民危机。

③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观,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作业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积极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参与全球治理并主动发挥积极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3%,而其中的27个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8.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区域连接起来,使得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发展合作中的重要主体,打破了现有发展合作主要由西方主导的一元主义模式,顺应了国际实力分布的变化。

材料二: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就是“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合作共赢、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例子。西港特区是中柬两国政府顶层商定、部门对接、企业推进的共同成果,既借鉴了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也创造了具有柬埔寨发展特色的开发模式。截至2018年底,西港特区已有来自多个国家的118家企业入驻,解决当地就业2万人次,对西哈努克省的经济贡献率已超过50%。与此同时,特区以融入当地、造福民众、奉献社会作为立足之本,并用心打造公益慈善、扶贫教育、医疗卫生等民心项目,成为深化中柬传统友谊、促进民心相通的样板。截至2017年底,中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56个类似西港特区这样的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应该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专题|复习|不详|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