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经济生活》主观题核心考点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则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供过于求则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则该商品的价格越高。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各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4.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①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二者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是同方向变化; 对于互补商品,二者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是反方向变化。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两个影响:

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或者说成生产力发展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成反比。

消费心理也会影响消费行为和水平。

2.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1)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3)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4)推进供给侧改革,丰富商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6)树立正确消费观

★★★二、树立正确消费观

1.人们的消费行为容易受哪些消费心理影响?

1)从众心理(有利有弊);(2)求异心理(有利有弊);(3)攀比心理(完全不可取);(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它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性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①消费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④适度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二、公有制经济

1.构成: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2.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措施: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发展国有经济

1.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值增值;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实行国有企业重组转型,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实力和竞争力。

★★★四、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1.影响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面向市场经营。

5)利用好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的机遇,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

6)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如何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难的问题?

1)党和政府:   ①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

2)劳动者:

①根据自身特点及社会要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

2.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1)劳动者:

①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这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正当途径加以维护。

2)企业的经营者:要自觉依法尊重并实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国家: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收入分配的公平

1)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体现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制度保证)

B、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C、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效率是经济活动中产出和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是资源节约和社会财富增加。

★3.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如何?

1)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二者又存在矛盾,分别强调不同方面

★4.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二者关系

1)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2)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3)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一、国家财政

1.影响财政收入的两个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其中,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能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国家财国政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市场竞争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如何来规范市场秩序?

①要完善并严格实施市场规则。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企业要遵守商业道德,守法经营,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消费者要树立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3.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为什么加强宏观调控)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⑵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①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做缺德违法、损人利己的事)   ②盲目性    ③滞后性(3)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A、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B、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为什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2)这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3)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如何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A.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B.经济计划: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等。

2)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②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原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措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

1. 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经济全球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加剧全球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一国经济波动会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2.我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力;

④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⑤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挑战,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⑦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经济|复习|不详|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