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政治课题>>正文内容

《高中政治学科兴趣调动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课题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目前,正在进行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都要随之发生改变,否则就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政治的教与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期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与学的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有效的教与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长期以来中学生普遍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政治课存在偏见,认为政治课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学了没用;二是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造成学生有畏难情绪。长期以来,国内外教育工作者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但收效甚微。学生、教师的困惑依然存在。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教师、学生普遍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单方灌输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不能有效迁移、灵活应用。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益低下,于是只能兴“加时之风”,靠“补课之功”,搞“题海战术”,行“死记之道”,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这些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清代大儒章学诚主张为学要“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即做学问要选择与自己兴趣相近的和自己做得来(力所能及)的。实际上,“性之所近”,力便能及。“对一切来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有了兴趣,学生便能迎难而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开启政治学科殿堂之门的金钥匙。如何使学生对政治课从厌学变乐学,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和有效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立项                                                    本课题2007年7月,经金坛市教育学会审查批准立项。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目标和方法                                                    1、研究理论支撑:                                                    1)实用主义理论:辨证客观的吸纳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正确观点。                                                    2)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建构。引发出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激发主动提出问题,并主动的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3)“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考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其中就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                                                    4)“经验理论”:任何人总是基于生活经验形成了许多有助于适应环境的知识,这种“知识”就是他的“既知”。学生正是拥有这种“既知”和“现有经验”走进课堂的,而且他们相信自己的“既知”和“现有经验”是“正确”的。因此,在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                                                    5)心理学:思维是以词语为中介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实反应。                                                    6)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正面教育原则,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                                                    参 考 资 料:                                                    ①《实用论新探》                       陈琳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课堂素质教育教学案例全书》               长城出版社                                                    ③《课程与课堂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素质教育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⑤《课堂教学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⑥《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⑦《与孩子沟通的36种好方法》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⑧《思想政治课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政治学科实用性认识;构成课堂教学评价的创新模式,形成一套基于新课改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和方法,探索并总结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评价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教学评价工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使学生形成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目的。                                                    2)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进行教学案创新编制,形成能调动学生学科兴趣的一整套教学案。                                                        3)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形成充满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提高教学效益。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增强教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计划、方法、过程及成果                                                    1、课题研究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分成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理论学习、材料准备 拟定研究方案、组织论证;拟定实施意见;                                                    2)实施阶段:                                                    (1)确定各项研究机制(包括①定期理论学习;②积极参加研讨;③阶段反思总结;④积极参加培训制;⑤定期成果评价);                                                    (2)进行研究内容的探索;                                                    (3)组织阶段汇报,接受中期评估;                                                    (4)适时组织有效材料的积累。                                                    3)总结阶段:                                                    (1)进行课题研究成效总结分析;                                                    (2)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3)整合研究成果材料和支撑材料。                                                    2、课题研究方法:                                                    1)准备阶段: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完成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解读课题思想、开展课改研究理论学习。同时运用调查研究法对各年级学生在学科教学中的表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自我测定,奠定课题研究的扎实基础。                                                    2)实施阶段:文献资料法、行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第一手文献资料如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与课题研究过程相关的原著、文章等。并注意文献积累,特别关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生成性文献资料。                                                    行为研究法主要指向于研究内容的过程中教学的探索性行为。                                                    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面向全体关注个别的专项性个案研究及个别学生的个案研究。                                                    3)总结阶段: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                                                    采用调查法对开题时调查学生再次进行同类内容的调查测定;并对选择样本进行对照调查测定。                                                    采用经验总结法对群体经验及个人教育经验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论文、总结、个案及典型资料整合。                                                    3、课题研究过程                                                    1)创设情知结合、师生心理相容的学习环境                                                    师生心理相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教师能尊重学生所说所想;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和表达;允许学生超越文本、超越教师、超越课堂,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空间,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富有兴趣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兴趣氛围,以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益。“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程颐)”政治课教学切忌形式的单一、方法的僵化,因为那样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奇,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本人特长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从课堂教学导入、设问等诸多环节上创设积极的教学情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推进课堂有效性的实现。                                                    “外部刺激,当它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高楠著《艺术心理学》)”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是人类认知最显著的特点。政治学科知识虽然有理论性的特点,但新课程改革对政治教材生活化的设计要求,使得政治蕴含丰富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认识水平等因素,向他们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入手,课堂导入创设兴趣情境,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激发探索的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挖掘学生蕴藏的潜能,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对政治理论知识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还“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求学欲望激出来”(夸美纽斯)。精心的课堂设问能唤起学生的探索欲,“吊足学生的口味”。“愤”启而“悱”发,既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又不至于因太难,久求不得而失去求知的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样东西得之愈易,愈不把其放在心里;得之愈难,一旦取得,将愈加珍惜。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同时又事先设计出起搭桥铺路作用的提示,使学生充分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同时在实施引导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强调要做到:巧组织、重基础、抓关键、善调控。                                                    3)构建活力学科课堂,不断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实效的体现。                                                    在课题研究中,针对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向,提出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课堂教学设计遵循全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                                                    课堂教学要在整体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机会,顾及大多数。同时,对全体学生的基础、情趣、能力,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要有全面的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差异,分层教学。关注着每个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而主动性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形成终生受用的学科思维能力。主动性是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升华,是学生从“乐学”到“善学”的迈进。民主性原则更是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讲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它强调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糸。它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地位平等、关系和谐、共同参与、积极交往。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允许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问题的更好解决提出更佳的方案!当然,教师也应该作适当的引导,适时激励,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在实践探索中获得了新知,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4)建立积极的课堂评价机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新课程要“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要有个性,能够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评价过程要在时间上适当“留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学生个性心理体验,课堂评价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评价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对自己在科学教学中的表达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和水平。实施激励性评论可以激起孩子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让学生充满自信,去追求成功。在实施激励性评价中注意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情知结合。在评价内容方面既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评价学生方式、方法;在评价的方式上注重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以及学生内部评价。                                                    为此我坚持以下几个评价原则:                                                    (1)表扬为主的原则,既在课堂上不要吝惜对学生表达的积极反馈,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学会用正强化,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如表扬奖励,以表示对学生科学探究表达能力和方式的初步认可和肯定,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                                                    (2)发展为先的原则,既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尽量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状况作出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                                                    (3)因人而异的原则,既不用统一不变的尺度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了解每个人的基础,关注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不要求学生与学生相比,而要学生自己与自己相比,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从而激励学生表达能力的持续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4)学生主体的原则:既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使评价成为学生主体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促进自我完善的活动,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并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要促进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4、课题研究成果                                                    1)隐形成果                                                    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与实际研究,我从理论上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有了一个清楚地认识,增强了课题研究的意识,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自觉性,初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找到了适合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和发展的途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学科探究的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度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学科知识表达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多样性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学生对政治课的实用性认识有了更本性的转变。通过课题研究也促进了本人教学理念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的面貌大为改观。通过经常与组内同事的平凡交流,本课题的研究也给教研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显性成果                                                    在教研组的活动中,我争取通过多种途径亮出自己课题研究的成果,数十次开设课题研究课,“立靶子,树典型”,不怕犯错,大胆实践,请同仁们批评指正,以促进课题研究的开展。《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研究课,还特别邀请了市研训中心研训员李晓芳老师亲临指导。研究课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题研究离不开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自己的教学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每次的研究课活动后,我都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得失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将这种反思用教学后记、教学感悟等一些有效方式记录下来,及时进行搜集和整理,形成教育教学论文。论文《“性之所近”力所能及》获金坛市教育学会二等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除本课题外,我还主持参与课题4个,其中担任组长省级课题2个,主持省级课题1个。课题《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已顺利通过省教育学会结题验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本人提升了对教材的理解与整合水平,配合教研组编写了高中政治全套教学案。                                                    得益于本课题的研究,07年7月本人任班主任班级高二(8)班被评为校先进集体;07年12月,被评为常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08、09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优秀,09年获政府嘉奖;09年12月,被评为第四批常州市高中政治“教学能手”、金坛市德育先进工作者。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在持续将近三年的课题研究中,我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心得,但我也清醒的看到在课题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                                                    1、个人科研素质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研究积极性、持续性不够,课题研究有脱节断档现象。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还不够主动。科研能力需进一步的提升,课题研究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                                                    2、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还跟不上研究实践的需要,影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进一步重视理论学习,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普及与指导,从而使新课程理念自然地融入到课题研究中。                                                    3、课题研究层次还不够深入,课题研究方向过窄。在科学课题研究中,我对课题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不能很好的把握,导致在课题研究中过分关注了自己表达水平与能力的提升,然而对学生表达的关注却显得有些薄弱,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不能很好的同步发展。通过研究,我还发现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科兴趣的策略和方法还缺少一定手段,特别是可操作、可观测的手段,还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研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依然会把教学和教研紧密相连,针对以上课题研究中的一些现状,着力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力争研究的实际意义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在教中研,以研促教,让我的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实效性充分得到发挥。我期待在课题研究这块沃土中成长!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课题|教育|不详|科研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