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高中政治教学与德育渗透研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高中政治课因其学科特点,即承担着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知识的教学,更承载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如何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是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永恒话题。本文在深度剖析影响发挥德育实施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素质教育;德育渗透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但是,通过对众多学校的调查了解,课堂教学依然普遍存在灌输应试知识多,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少,重视学生智力发展而忽视学生品德培养的状况。 
  一、影响发挥德育实施的主要因素 
  (1)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庞杂,要求理性思维基础好,抽象思维能力强,点多面广。因此,学生中形成“经济难”、“政治繁”、“文化散”、“哲学不懂”的模糊认识。另外,在一些学校中,政治教师存在思想认识简单化,教学目的仅仅限于传授教材知识,认为政治课无非就是读读、背背、记记,记牢知识点就行,这使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僵化,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而也影响了政治课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2)学用脱节,知行不统一。教学实施中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影响政治课德育作用的发挥。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通过大量的考试卷和“标准答案”来让学生接受知识,以达到升学考试的目标要求,而对于学生的行为一般不去过问,这导致了学生理论脱离实际,“死读书,读死书”现象普遍盛行,没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运与生活,指导与实践。 
  (3)高考升学压力。高中思想政治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受高考压力影响,政治课堂依然成为老师们抓分的又一主阵地,新课改精神及理念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课堂目标仍然强调知识的学习,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主要集中于知识的掌握上,只要学科知识成绩好便可一好遮百丑。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直接导致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只有片面追求分数,而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作用和功能却被忽视了。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究 
  (1)优化教学内容是德育渗透的优秀素材。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主要学科,渗透德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任取一节知识都是德育渗透的优秀素材,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经济常识》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意识,纳税人意识,消费者意识,理财意识,经营者意识等。在高一经济常识《纸币的发行》的教学中,我请学生观赏“人民币”上的图案,讲解道: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这套人民币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满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涵。为了强调这一主题,100元券采用了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的侧面浮雕像;50元券采用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人物头像;其它券分别采用了我国14个民族人物头像。每张票面人像清晰,栩栩如生。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我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它们分别是井冈山主峰、黄河壶口、珠穆朗玛峰、长江巫峡、长城等。这些图景与主景融为一体,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学生学习完这一内容,除了了解经济道理,还深深感到:自己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一个强大的祖国,一定要有强大信用体系,他们对祖国的自豪感由然而生。 
  (2)提升教师素养是德育渗透的强力引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者的衣饰穿着,一颦一笑,言谈举止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有学生毕业之后开玩笑说,吴老,你的普通话、讲课方式可能会影响我一生。课堂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教师展示自身神彩的舞台。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美好的心灵对受教育者有着特殊的感召力。在讲授《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时,为了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要在自己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笔者联系自身从教生涯的苦与乐说明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这一职业,说明了良好的师德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有着特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渊博的学识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也是政治教师的必备素质。作为政治教师,除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以外,应是个“杂家”。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若能做到唐诗宋词随手拈来,成语典故运用恰当自如,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驰骋,学生一定会被你渊博的学识所折服,并由衷地对你产生敬佩之情;情感是德育渗透的特殊载体,是感化人的心灵的特殊力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没有情感的参与就没真正意义的教育。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便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 
  (3)创新教学模式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探索和不断总结,笔者形成了几套常用的教学模式:阅读-讲授-巧练模式;设疑-点拨-总结模式;诱新巧问-阅读点拨-总结精练模式;温故引新-精讲-多练模式;发问-阅读-讨论模式等。 
  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依据具体情境具体选择。在讲授《事物发展状态》时,笔者选择了诱新巧问-阅读点拨-总结精练模式。在新课开始之际。我先讲授一则故事,有一位饥汉来到一家饭馆,一连吃了五个烧饼,当他拿起第六个饶饼时,后悔地说:“早知道吃这个会饱,单买这一个就好了,白白地浪費了前面五个”。学生听后发出愉快的笑声。“这位饥汉的可笑之处在哪里?”我要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本框题的前半部分。通过阅读课本,在教师的启发下多数学生悟出:饥汉的可笑之处在于不懂得事物量变的重要性。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必要的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接着笔者顺势问道:“那么,当饥汉吃完了第六个烧饼以后,他能接着无止境地吃下去吗?”有的学生笑着说:“那会活活撑死。”同学们并没有就此停住,而是有滋有味地开始了思考性阅读。经过教师的点拨,同学们懂得了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的飞跃的深刻道理。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中德育的重要性。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重任,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敏锐的时政素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和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好地发挥德育的教化功能。 
  参考文献: 
  [1]游庆红.《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德育渗透》.《新课程研究》[J],2011.8 
  [2]周英.《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教学参考》[J],2014.11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德育|教学|教师|学生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