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浙江省实施《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来,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开发开设各类选修课程。高中选修课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突出作用,作者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立德树人 高中选修课 实施方法
  2012年秋季,浙江省开始实施《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开发开设各类选修课程。高中选修课在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高中选修课是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任务、优势和作用,是现代学校课程制度的重要支柱[1]。
  一、立德树人目标解读
  1.立德树人之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首,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
  “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其中强调了培育人才需要历经漫长岁月的考验。
  2.立德树人之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与新论断,其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提出的目的是: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3.立德树人之目标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答记者问时提出:立德树人内涵非常丰富。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意见》在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同时,突出强调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力求使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
  立德树人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还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审美水平,同时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等,总之立德树人不仅范围宽泛,而且要求具体,并且与生活紧密相连。
  二、高中地理教师开设选修课的优势与不足
  新课改正式实施以来,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开设怎样的选修课,选修课的切入点在哪里,怎样才能既让学生喜欢所开设的选修课,又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1.高中地理教师开设哪些选修课?
  从教学目标看,必修课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为主要目的,选修课则以拓展视野,深化某一模块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为主要目的。从教学功能看,必修课主要提供全体学生必备的基础内容,选修课则偏向于学生的差别教育。从教学内容看,必修课注重基础性与完整性,选修课则注重知识的广度或研究的深度。从目前开设选修课的情况看,高中地理教师开设的选修课主要有两类:一是与地理专业相关的课程,如《天文学入门》、《旅游景观鉴赏》、《地理读图指南》、《某某地方地理考察》等,这类选修课往往能够彰显地理学科特色;二是根据地理教师比较擅长的内容所设置的课程,如《桥牌入门》、《篆刻与中国人文》、《美食与美容》等,这类选修课往往是开课教师学有所长的内容或平时生活中特别感兴趣而有所积累的内容,因此这类选修课往往因高中地理教师的个体差别而有较大差异性。
  2.高中地理教师开设选修课的优势
  高中地理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一般都有开课教师长时间的积累,或者开课教师在大学期间学习过相关课程,如《天文学入门》等,或者开课教师对所开课程有较深入研究,如《篆刻与中国人文》等,这是开设选修的基础,也是其最大优势。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开放,信息通达度越来越好,各种的资料更容易在网络上查找到,经过筛选和整理,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如Google地球、星图等软件更是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3.高中地理教师开设选修课的不足
  每一门选修课程都应该有其独特深度与内涵,然而高中地理教师作为非专业的专任教师,其专业性是难以保证的,教材或讲义的科学性、系统性也难以一下子就达到理想状态,尤其在最初开课的一定时间内专业知识不足是高中地理教师遇到的最大困难。
  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在教具、场地、时间等方面的保障仍需要加强和完善,有些选修课程需要校外实践,经费也是一大难题。
  三、高中地理教师开设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的精神,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浙江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试点要求,特制订《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其中部分内容为:(1)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必修学分,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少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2)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学校要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设四类选修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超过60%;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2]。笔者以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家乡美》为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1.课程目标 

  浙江省普通高中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实施方案指出: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的活动性、实践性课程。旨在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选修课程《家乡美》的总体目标是服务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使其关注家乡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能认真反思自己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2.实施过程
  笔者所在学校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规定及学校实际,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超过60%,校外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落实上课时间、地点、教师、内容、课时、检查、考核等具体环节,做到老师一人一教案,学生一人一课表。如下表(表1)为高二某班课程设置:
  表1 高二某班课程设置
  说明:(1)本课程设置方案中,每课时时间为40分钟。学分认定仍以模块为准,一般按照18课时为1学分的原则给定学分。(2)每学期必修课31课时;选修课8课时,皆走班上课,其中四节为知识拓展类,一节必须为职业技能类,其余为兴趣特长类和社会实践类选修课。
  通过做中学, 选修课程《家乡美》边做边完善,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对家乡认识与体验,增强生活情趣与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质。
  案例1.园平面图的绘制
  环节一:理论学习。一是明确任务,明确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意义。二是学习距离测量的一般方法,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平面图的绘制方法,等等。
  环节二:制订测量计划。首先,把全班40个学生分成2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2个小组,每小组10人,落实具体分工,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同时,两个大组各自独立完成任务,彼此竞争。
  环节三:准备相关物品。领好测量用具:标杆、米尺、测绳、指南针、记录表格、笔、纸、照相机等。
  环节四:目测校园的基本结构。观察、目测并交流校园的基本结构,初步整理、归类,绘制校园结构草图,如图1)。
  图1
  环节五:测量。测量并记录、整理(如图2,图3)。
  图2 图3
  环节六:绘制校园平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
  环节七:展示、交流绘制成果。绘制好的校园平面图展示,小组交流测量、绘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收获是什么?以“活动实践报告”的形式梳理活动过程的思路、过程和方法,并进行个人总结,写明活动的收获、不足及下次活动的建议。
  环节八:“我给学校提建议”。校园各个功能区的划分是否合理?说明理由。为学校的十年规划建言献策。
  案例2.河流水质调查
  图4
  环节一:理论学习。明确水资源的含义,水资源的重要作用,水污染的来源,水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环节二:选定地点。在葛溪附近选择四个地点,分别是河流入城以前的水厂取水口、护城河附近(居民区)、污水处理厂入水口附近、污水处理厂排水口附近。这四个地点既要保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要保证河滩较浅,以保证安全。
  环节三:勘验路线。为保证安全并节省时间,首先需要制定好应急预案并上报学校及教育局,再选择好较少车辆通行的道路,需要提前勘验路线。
  环节四:分组,明确任务。把全班40个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小组10人,落实具体分工,强调纪律,保证安全。
  环节五:准备相关物品。带好矿泉水瓶、笔、纸、记录表格、照相机等。
  环节六:取样。从校园出发,按照顺序徒步前往选定的四个地点,取样并记录、整理。
  环节七:展示、交流调查成果。对比四个地点的水样(颜色、浑浊程度等),探究其污染的主要来源及预防水污染的主要措施、探究污水处理厂布局的一般原则,然后交流调查结果。以“活动实践报告”的形式梳理活动过程的思路、过程和方法,并进行个人总结,写明活动的收获、不足及下次活动的建议。
  环节八:“我给家乡提建议”。给政府部门提出改善水质的实质性建议。
  3.课程评价
  (1)评价方式
  评价指标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个人评价。主要由学生评价自己在学习这门选修课时的学习态度,如有无缺课、 迟到,查阅多少资料,参加了哪些实践活动,活动中承担了哪些任务,态度是否积极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小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小组成员对其实践活动能力及态度表现两方面的评价。评价主要围绕:在完成小组任务时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准时守信,是不是具有责任感;能否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否尽个人最大努力,认真热情地完成承担的任务;小组其他同学遇到困难时,是否主动关心,一起想办法解决;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是否具有一定的组织判断和决策能力。
  教师评价。根据作业完成数量和质量、实践活动操作规范程度、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作出综合评价。
  (2)学分认定方法
  表2 学生学业评价汇总表
  将学生各项评价填入表2进行量化,获得总分。综合评价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学生予以学分认定(1个学分),未达60分的,不予认定。
  4.实施效果
  通过选修课程《家乡美》学生的地理专业素养有了很大提高,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再停留于纸上的判断了,甚至有的学生对日出日落方位的理解也大大加深;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环保意识增强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与人合作的意识明显增强,表达和交流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选修课程《家乡美》是基本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的。
  四、困惑与反思
  由于是通过做中学, 选修课程《家乡美》虽然边做边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如下问题:缺少课程群支撑,课程的系统性不强;教师的专业素养仍需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有待论证;学生的评价系统不够完善,等等,怎样使得高中选修课程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学有所获是值得所有高中教师探讨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潘洪建,曹汉斌.关于高中选修课几个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7.


  [2]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教育厅,2012.6.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选修|课程|教师|学生|高中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