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不良表现成因及解决办法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不良行为在高中生这一年龄群体中表现得较为突出。本文主要分析高中生不良行为的心理成因,针对学生的不良表现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 高中生 不良表现 心理特点 成因 解决办法
  一、相关背景
  (一)学业不良的概念
  “学业不良”在心理学中作为专属名词出现,“学业不良学生”是前苏联教育界常用的术语。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指那些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应该在正常时间内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而及格的学生。学生具有思考不积极、不善于动脑筋、经常回避或者放弃那些需要动脑的习题或者问题、思维上存在惰性;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者容易分心,容易被身边的事物打扰分心;对直观教材的记忆优于对语言教材的记忆;善于机械记忆而不善于逻辑思维等特点。
  (二)学生学业不良群体的调研情况
  不良行为在高中生这一年龄群体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分析高中生不良行为的心理成因在于学业不良、家庭不良教育的内向发展、认识上的片面极端、不健康的个人需求、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等。
  二、通过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观察,总结出学生学业不良的表现:
  (一)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经常迟到或早退。对成绩好坏持无所谓态度,从不主动与人讨论学习问题。遇到难题就退缩,不肯努力钻研。
  (二)学习基础差:学习时不专心,三心二意,知识不连贯、不系统。课堂上涉及有关旧知识时,则茫然,无法听懂,或干脆不听。
  (三)学习习惯不好:精力不足,从小家庭教育培养有缺陷。学习没有计划,不知该学什么。学习之前不能做好准备。经常因贪玩挤掉学习时间。课前从不预习,课后从不复习,考前开夜车。
  (四)学习方式技巧较差:使用或创造学习辅助手段促进学习效率提高的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获取主要信息进行学习。不会选择学习要点。
  (五)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或做作业时经常开小差;学习时东张西望,不能安静。
  (六)意志力薄弱:教师或家长管得紧时学习十分努力,成绩较好,反之则不学习;只喜欢学感兴趣的课,否则便开小差;学习上怕吃苦,做事有始无终。
  (七)学习环境不良:社会大环境影响家庭生活。家庭不和或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孩子心情不佳,无心学习;学校校风不好,班风不正,没有学习氛围。
  三、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分出层次,即优生和“差生”。对优生来说,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行为。另一部分学生屡遭挫折,对学习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处于淡漠的被动状态。
  (二)偏科现象严重。现在高考施行“3+综合”,分科之后,许多学生对自己所选科目很重视,但是对综合科中的非主修科目则重视不够。例如,选理科(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学生,对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学习不够重视;选文科的学生同样存在轻视理科综合的学习倾向。忽视非主修科科目的学习,导致偏科,一科拉后腿,总成绩不高,同样会使自己在高考中吃大亏。
  (三)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高三学生因为就要参加高考,学校、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给予高度关注。而高二学生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高二阶段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又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在高二成绩明显退步。
  (四)恋爱现象增多。高二是高中阶段恋爱发生率最高的时期,其中有生理发展和社会影响的因素,还有心理原因。高二学生非常需要理解和关心,有些学生谈恋爱就是寻找一种被爱、被重视、被珍惜的感觉。学生受电视、电影、网络等影响,把爱情过于美化,因而模仿成人谈恋爱。
  四、分析成因,采取措施
  以上分析中提到的不良表现有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总之,影响学生学业不良的许多外部因素是可以相互弥补的。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因素中,内因和外因、主因和次因是相互作用的,因而我们在分析其成因时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要避免学生学业不良,教师应注意从以下方面采取办法处理。
  (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因之一,兴趣进一步发展,就会变成爱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学过程中“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因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为好学。
  (二)重师生互动,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高于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永远是学生,课堂必然是沉闷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投入到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中,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神饱满,教学效果好。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情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理解、信任、热爱学生,多给学生鼓励和肯定的评价。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对学生怀有殷切期望,进行耐心教育,给予热情帮助。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听取学生意见,虚心向学生学习,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可以打到心的深处”。
  (四)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使学生坚持勤奋学习。教学中经常介绍科学家成功的艰辛历程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鼓励学生以科学家或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优秀人物为榜样,用他们坚持学习、钻研和创造发明的事迹,增强学习意志,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还可以介绍周围学生的一些事例激励学生,使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和向往,从而正确认识人生价值,以坚定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
  (五)做好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家校联系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家校联系,更全面了解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六)引导学生恰当地自我定位。只有让学生清楚自己是什么,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并且能做什么,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自己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不至于迷失自己。
  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因为不懂、无知才到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提高自己。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怎么改进自己、提高自己上,而不是放在怎么打败别人上。再普通的一个人也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要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知道自己拥有的能力与潜力,向最有价值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培养学业不良学生对成就的迫切需要和成就感,改变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态度,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尊重。教师可以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发扬,从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
  学生的不良行为在高中生这一年龄群体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分析高中生不良行为的心理成因在于学业不良、家庭不良教育的内向发展、认识上的片面极端、不健康的个人需求、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总之,学生的不良表现是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影响的,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能力,一定要重视心理特点及对非智力因素的合理培养和发展。这样,才能使非智力因素转化为学习内驱力,使学生由消极变为积极,由被动变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学习|学生|高中|学业|不良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