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常识>> 第八课>>正文内容

投资中国 投资未来(三星)

  主持人:今天是韩国总统卢武铉访华的第二天。我们再次请来了财经观察员李明星先生,和我们一起深入分析中韩企业之间目前经济合作的模式和发展趋势。李博士,我们在昨天的新闻里看到,中韩两国领导人在会见中,重申了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愿望。在今天中午,中韩企业界代表的聚会中,不少韩国企业再次表示出他们对中国的投资设想,中国彰显的投资魅力,无疑吸引着韩国企业家们,我们来了解一下现场的情况。

  今天中午,钓鱼台国宾馆高朋满座。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韩民间经济协议会和中国经济界的代表在这里宴请韩国总统卢武铉以及他带领的韩国贵宾。卢武铉总统在发言中强调中韩经济合作应面向未来。

  韩国总统卢武铉:两国间的交流,应该发展成为面向未来的,会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要推动两国经济的人士就能源、金融、环保、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未来尖端技术领域,进行更为紧密的交流与合作。

  卢武铉总统还表示,在地区合作活动十分活跃的同时,东北亚地区在加强地区合作方面却落后了很多,现在是东北亚地区增强了增长潜力,共同繁荣地合作的时候了,需要努力加强该地区核心国家也就是中、韩、日三国间经济合作的体制。在韩国贵宾中企业界人士占了绝大多数。三星、LG、现代等韩国知名企业和中小企业的29家企业的代表此次纷纷来华寻找在中国的新的机会,会后,我们还采访了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朴容晟。

  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朴容晟:从2002年开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投资国,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投资环境也大大改善,韩国企业对在中国投资非常乐观。对韩国来说,随着中国的成长,中国将成为韩国对外交流最重要的一个中心国家。

  在韩国对中国投资日益增加的时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也在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到韩国投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于平:要在网络信息交流方面加强合作,为双方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一步开展合作搭筑一个良好的平台。中国政府也在鼓励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大力推进走出去的战略,在这方面,我们贸促会也希望能够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到有关地区,包括韩国去投资开展贸易包括提供一些帮助。

  主持人:近年来我们能够使用到的在中国生产的韩国货的确是越来越多了。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2年,中方共批准韩国对华投资4008项,合同金额达到52.8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27.2亿美元。截至今年5月底,韩国企业对华投资累计达到303.1亿美元,实际使用169.4亿美元。韩国已成为中国第6大外资来源。目前韩国投资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领域,但今后韩国投资向中国,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扩展已成趋势。那么李博士您如何来评价11年来中韩之间贸易往来的特点?

  李明星:我想第一个方面是速度快,虽然中韩建交才有11年,我们刚刚建交的时候,韩国对华投资的每一年的投资就是4000万元左右,但是经过11年的努力,现在每一年的投资量将近30亿美金左右,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第二个方面规模大,虽然韩国正式投资于中国是11年的历史,但是它现在投资量,刚才我们看到那是第六大投资国,其实英国法国他们的GDP的规模是韩国的4倍左右,但是韩国对华投资的,改革开放对华投资总量是相当于法国对华投资的两倍还多,比英国还要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韩国对华投资规模非常大。第三个方面,韩国大型企业集团对华的投资,主导整个韩国的对华投资,比如我们马上想到,三星,或者是什么,LG,现代,所以现在将近170个亿的投资里面,像三星这样的企业集团它的投资规模累计达到30亿美元左右,所以能达到,能占整个韩国对华投资总量的20%左右水平。

  主持人:也可以说韩国对华投资当中,它的跨国型的大型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近些年来,韩国对华投资可以显现出什么特点呢?您能不能帮我们分析一下。

  李明星:第一,原来韩国投资的主要领域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随着整个客观环境的变化,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他们的投资领域不断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行业转移,这是技术结构。从地区结构看,本来很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现在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他们投资西部的量不断增加。第三个方面就是原来韩国对华出口是在中国进行投资,主要是用于出口的,但是随着中国内需市场不断扩大,他们现在逐步更加注意中国市场内销的份额,现在是内需和外需并举的这种方式推进,这就是一个市场结构变化。

  主持人:就在今天中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了来华访问的韩国贵宾,在这些贵宾当中,其中有一位是今天上午刚刚从欧洲飞赴北京的。他就是韩国三星电子副会长兼首席执行官——尹钟龙。在尹钟龙抵达北京4个小时后,本栏目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尹钟龙,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效命三星37年,先后掌管三星电视业务部、研发部等要职,被《财富》杂志评为亚洲1999年度最佳商业人士。

  记者:您这次来北京,能不能透露一下身上是否带着三星想进一步在中国增加投资的计划?

  三星电子副社长兼职三星电子首席执行官尹钟龙:这次访华主要是陪同卢武铉总统前来,没有具体的投资计划,事实上我们在华的投资一直在逐年增加,目前生产笔记本电脑以及白色家电的企业,也正在启动。

  记者:同三星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相比,三星在中国的投资回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三星电子副社长兼职三星电子首席执行官尹钟龙:三星在华投资27亿美元,占三星全球投资的30%,中国是三星在海外最大的投资国家,投资回报不言而喻。

  1992年对中国、韩国乃至对韩国的大企业来说,是最难忘的一年。就在这一年的8月,中韩两国建交,现代、三星、LG、大宇等一批韩国企业也开始实施向中国的投资战略。三星可以说是这些韩国企业中的先行者,早在中韩建交前4个月,三星康宁公司就在天津成立了三星第一家在华合资企业。中韩正式建交的消息,更加坚定了三星投资中国的信心。当月,三星电子与广州惠州地产总公司合资成立了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组合音响、功放机、VCD等产品。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三星以每年至少投资两、三个工厂的速度在中国迅速发展。这让善于在企业发展中做加法的其他韩国企业望尘莫及。到目前为止,三星在中国共建立了1个投资公司,26个生产企业,4个销售企业,2个研发机构和1个售后服务中心。三星在中国的职员数达到4万人左右,累计投资总额达26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三星公司除了韩国以外在全球最大的投资对象国。2002年,三星在华营业额将达到63亿美元,其中60%(约35亿美元)为出口额。

  主持人:在研究三星在周边国家的投资战略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的三个著名的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星形成了以天津、江苏、广州三地为主要生产基地的生产模式。其中,天津主要生产电视、摄像机、手机、数码相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基地,主要生产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和笔记本电脑;而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基地,以生产组合音响、家庭影院和CDMA手机等产品为主。而北京的三星通信技术研究公司,则为三星在中国的通信厂家提供强大的研发支持。从现在已经形成的规模看,似乎它的这个布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您怎么看?

  李明星:这是有它的偶然的因素和必然的因素。有一些历史性形成的因素来说的话,他们刚刚建交,他们最初投资的时候,因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或者经济特区比较好的一个环境,所以深圳三星康宁,这样的初期投资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这一带。但是后来我想很多这种投资是根据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筛选进行一些选择,韩国三星所讲的新经营概念里面,他们特别强调一个资源的最佳组合,要素的组合,和企业生态的组合,所以现在他们这个几个地区来看呢,基本上这些企业生态比较发达,而且企业生态比较茂盛的这样一个地区,而且他们可能产业生态也是考虑到的,他们可能是在这三个大的经济区里,他们根据当地的企业生态和产业生态的特点,他们可能配制了这样一个企业基地。

  主持人:从您分析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在这些年三星集团对于中国的投资来说,第一本地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另外它与三星企业集团的新经营的理念与它面对的中国市场的这个实际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迅速地融入到中国市场这个本身,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经验。

  李明星:对,成功的结合就是它成功的秘诀。

  主持人:那么从三星集团这些年在中国投资发展的进程,是不是也能看出在中国市场不断发展的变化的脉络?

  李明星:是的,三星刚开始投资的时候还是主要面向海外的一个加工基地,把中国定位于加工基地,这和中国八十年代中国大进大出,把中国沿海地区建设成一个加工基地这样一个大环境有关系。但是1992年以后,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尤其是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在东南亚市场不断萎缩这种情况下,中国在扩大内需的情况下,市场不断扩大,所以三星就转变战略,原来是出口型转向兼顾中国内地市场的一个方向。现在第三阶段来看,三星集团把中国定位成一个全球的经营基地,这是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直接关系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以中国为基地展开一个全球化的国际化经营,所以三星未来的目标是把中国建成第二个三星的基地,这个第二个三星基地可能超过本土的第一个三星基地。

  主持人:这就是有些韩国领导人他们提出的,要把韩国企业要变成中国式的企业,总部挪到北京。

  李明星:对,总部挪到北京。

  主持人:三星电子是世界著名的跨国企业,2002年的销售额达340亿美元,跻身全球500强,名列全球IT企业纯利润第二名,同时高居世界IT企业百强榜首。但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家IT业中的佼佼者,创业初期只不过是靠做干制鱼,蔬菜和水果的出口生意起家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星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寻找到一些对中国企业有益的启示。

  1938年,李秉喆用30000韩元在韩国大丘创立了“三星商会”,主要出口韩国的干制鱼,蔬菜和水果到满洲里和北京。1969年李秉喆认为,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电子工业是最适合于韩国国情的产业。于是,三星电子公司成立了。但直到80年代,三星的产品仍无法与日本货竞争,国际市场始终把三星产品视为二流货,三星会长李健熙提出了三星的“新经营”管理哲学,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

  记者:您在三星工作了37年,是伴随着“新经营”的理念走过来的。那么您认为,“新经营”的核心是什么?

  三星集团CEO兼三星集团副社长尹钟龙:核心就是对质量严格的要求,力求变化的精神和强烈的危机意识。

  记者:三星会长李健康熙先生曾说:“三万个人搞生产,六千个人搞售后服务,这样的企业拿什么和人家竞争?有品质问题找原因,想办法解决,哪怕把生产线停下来。” 为什么要这样?

  三星集团CEO兼三星集团副社长尹钟龙:我们秉承着质量经营的原则,如果把有问题的产品卖给消费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也会违背企业的良心。

  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积极投身于消费者中间。“新经营”理念特别强调以质量管理和力求变革为核心。“新经营”使三星步入了品质取胜的发展轨道,创出了三星崭新的企业文化,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大宇、起亚等不少当年与三星齐名的大企业先后倒下,然而三星却挺了过来,并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

  记者:三星提出要做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企业。为什么是最受人尊敬的企业而不是最赚钱的企业?

  三星集团CEO兼三星集团副社长尹钟龙: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但只有受到社会、受到消费者的尊敬才能创造更大的力量,企业要根植于社会,就像中国那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记者:中国也有很多企业想成为三星那样的跨国企业。您对他们有什么忠告么?

  三星集团CEO兼三星集团副社长尹钟龙:成为成功的跨国企业应具备以下几个资源,资本、技术以及企业发展的时间,但最重要的是人才,有了人才,资本、技术都会有,再有就是不断地创新。

  记者: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资料,三星在世界500强中排第59位,那么很多人也都在研究三星成功的奥秘。您能不能告诉我们?

  三星集团CEO兼三星集团副社长尹钟龙:如果说是奥秘的话,首先应该吸引人才,其次是秉承新经营的管理哲学,永不放弃强烈的危机意识,在市场环节方面,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主持人:三星以新的经营思想带动了这个企业的再成长。那么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是不是对于我们国内不少面临着产业重组、产业结构升级的企业,在国际化的竞争当中可以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李明星:我想很有借鉴意义,现在中国也是提出经过五年十年的努力,使中国的大型企业能够成为三十家到五十家的企业,能够成为世界500强里面强有力的成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想三星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国有企业改革,还有我们中国企业的培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一个方面是结构调整,刚才你也提到三星原来也有汽车,他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是门类非常齐全、非常庞杂的一个体系,通过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他们果断地处理掉了一些他们自己认为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者不具备绝对竞争优势的,或者不具备比较优势、绝对优势的产业剥离出去,把它拍卖掉。他们把这些资产转换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认为有战略意义,而且能迅速形成战略优势的领域当中,所以他们今天的电子、移动通信能得到这么迅速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中国企业今后进行这种投资还是一种长远的战略眼光。现在中国大部分企业还是局限于国内市场,但是我们正是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要想成为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企业,必须把我们的活动半径扩大到全球。扩大范围后组合这种资源的效率远远高于现在这种状况,所以怎样提高我们的国际化经营水平,怎样提高全球范围内的组合能力,是我们中国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三星新经济里面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所以其中我想有很多是可以借鉴的。

  结束语 :全球企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将是亚洲的时代,作为亚洲的核心——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型企业决胜全球的战略要地”。他们懂得,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正处于迅速成长的中国企业也要抓住这个机遇,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合作中总结经验、注重质量,创新求变,追随时代不断进步。(2003.7.8)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第八课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