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常识>> 第四课>>正文内容

农业进入新阶段 结构调整显生机

──“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列分析报告之四

"九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整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跨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短缺的农产品供给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步调整和优化;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九五"时期,农业经济在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十五"时期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九五"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供求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转变。

"九五"时期,党和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出不断增长,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九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9.4%,年均递增3.6%。

从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看,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产量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粮食产量于1996年突破5亿吨大关,并连续四年稳定在5亿吨左右的水平上,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且提前完成"九五"计划确定的粮食产量目标。2000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旱灾和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9%,但仍达到了46251万吨。整个"九五"时期,粮食产量比"八五"时期累计增加23575万吨,平均每年增加4715万吨,国家储备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棉花为适应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并受到出口及库存的影响,"九五"时期产量有所减少,但供需仍然达到了总量平衡有余;油料产量稳步增长,2000年产量达到2950万吨,比1995年增长31.1%,年均增长5.6% ;肉类总产量2000年达到6270万吨,比1996年增长1675万吨,年均增长8.1%,;渔业快速发展,到2000年,全国的水产品产量已达4290万吨,比1995年增长70.4%,年均增长11%。

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到1999年,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连续达到和超过400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7.5公斤、17公斤和5.7公斤。

(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开始起步,农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九五"时期,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农产品的需求制约问题开始突现,农产品总量的扩张已不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农业增产不增收、或增产与增收严重不同步的矛盾比较突出。为此,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开始起步,并且开局良好。

农业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品种品质结构,积极发展畜牧饲养业和水产养殖业,满足城乡居民对肉、蛋、奶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丰富居民的菜蓝子,改善生活质量。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农业比重不断减小,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0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55.7%、3.7%、29.7%、10.9%,与"九五"初期的1996年相比,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4.9个百分点,牧业、渔业则上升了4.7个百分点。

从各业内部看,种植业中大宗农作物调整力度较大,优质农产品发展迅速,名特优新水果、蔬菜、茶、桑、烟、花、药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经过多年的整合,"九五"末期基本形成了16.5亿亩左右的粮食、6000万亩棉花、2亿多亩油料、2亿多亩蔬菜、2000多万亩糖料为主的种植业格局。同时种植业的品种结构也不断得以优化,目前,全国优质早稻面积约占早稻总面积的50%,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20%,优质专用玉米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20%,优质油菜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超过50%。种植业生产正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

畜牧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偏重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畜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并走上适合我国资源禀赋的道路。猪肉在肉类中的比重由1996年的68.9%下降到1999年67.3%,牛、羊肉的比重分别由1996年的7.8%、3.9%上升到1999年的8.5%和4.2%,草食性家禽和家畜的比重不断增加。优质品种普及率提高,特种养殖规模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九五"时期,猪牛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30%和55%。畜牧业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0年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207元,比1995年增加95元,增长85%。

渔业生产结构调整也有所加大,优质高效水产养殖已悄然成风,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产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从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渔业生产进行了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减少捕捞,进行伏季休渔。与1995年相比,1999年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殖产量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

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九五"期间,国家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并开始实施中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草)战略性结构调整。2000年完成造林面积516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71万公顷。

(三)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九五"时期,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国家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1999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达到1300多亿元,比1995年增加700多亿元,增长1.3倍。在努力增加财政农业支出的同时,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业资金的路子。1999年中央在新增的1000亿元财政国债中,有375亿元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利设施、保护天然林、治理生态环境、节水灌溉工程等。全社会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到836亿元,比1995年增长2.8倍。1999年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完成面积比1995年增加45.5万公顷,增长15.9%。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88万公顷,增长7.9%。乡村水电站发电量185.4亿千瓦小时,比1995年增长38.3%。

(四)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农业兴、百业兴,农业衰、百业衰。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小部门化趋势成为必然,但农业与国民经济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则日趋紧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始终不可替代。

从产品贡献看,由于连续五年的农业丰收,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居民食品类消费价格指数由1995年的122.9下降到1999年的95.8,为稳定社会和推动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方面,农村在满足自身食品消费的同时,还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发展。1999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比1995年增加3062亿元,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加值占整个轻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5%。正是由于这一时期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国家才有条件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才有条件实施退耕还林(草)、移民建镇、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布署。

从市场贡献看,农村为工业品的消费市场之一,1999年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比1995年增长46%(现价),年均增长9.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的消长,与整个国民经济的消长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物质投入水平提高,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也带动了农用工业的发展。1999年,农业机械总动力比1995年增长1288亿瓦特;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使用量分别增长14.8%、21.6%、37.5%;农民人均生产经营费用现金支出470.7元,比1995年增加16元。

从要素贡献看,农业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农业各税由1995年的278亿元增加到1999年423.5 亿元;增长52.3%,年均增长11%,"九五"时期,农业劳动力继续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95年的52.2 %下降到1999年的50.1%。

从外汇贡献看,2000年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56.2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12%。

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九五"时期我国农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因市场条件变化而出现的,有的则是农业与农村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表象化而引起的。

(一)农业增产不增收,成为制约启动内需的重要因素。

"九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平衡,由总供给增长决定转变为总供给和总需求同步决定,由供给数量增长决定转变为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决定。由于当前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长期形成的重数量增长、轻质量优化的农业增长愈来愈受到需求的制约。加上农业生产成本加大,边际效益降低,农业增长速度逐年放慢。"九五"时期,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由1996年的5.1%逐年下降到2000年的2.4%。农民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农业获得的收入增长缓慢,且自1998年以来连续三年负增长;特别是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不仅已连续三年下降,而且减收幅度呈扩大趋势。1998、1999年种植业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减少16元和45元,2000年农民的种植业收入出现大幅度下降,人均减收98元。加上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多种因素,导致"九五"后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增速逐年下降,至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比上年增长2.1%,增幅回落1.7个百分点。农民增产不增收,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第一,收入的减少,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然减少生产投入,进而影响农产品的供给。第二,影响农民的消费支出,使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成为"水中望月"。第三,农民不能富裕起来,必将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进程。

(二)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结构调整的绩效。

"九五"时期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制约结构调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一是结构调整缺乏总体规划,盲目性、趋同性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把结构调整局限在农业内部,只停留在粮食和一般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的增减上,缺乏从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规划。二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还刚刚起步,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缺乏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缺乏流通的组织与社会化服务,结果是投入增加,效益下降,从而挫伤农民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严重滞后,使农产品的流通存在很大障碍。由于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集中暴露,使"九五"时期农产品销售不畅和价格下跌问题尤为突出。据有关部门调查,农副土特产品供过于求的趋势不断上升,1999年上半年供求平衡的品种有79种,供过于求的有31种,而到了下半年,供求平衡的品种下降到64种,供过于求的品种上升到47种。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从1997年以来,已连续四年下降。

(三)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农业生态环境急待改善。

"九五"期间,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历史上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欠帐太多,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问题日渐明显,再加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面临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造成"九五"时期的几年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给农业发展带来无法弥补损失的同时,也使得我国本已薄弱的农业基础更显脆弱。以耕地为例,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有463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人口生存的压力导致毁林(草)开荒、围湖造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大量农田被淹,就是上游地区长期破坏森林植被和陡坡垦种的结果。2000年入春以来,长江以北地区出现了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不仅给夏季农作物生产和春耕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十分困难。这进一步暴露出农业基本建设方面欠帐较多,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失修,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过度开采,土地荒漠化加剧。

三、对"十五"农业发展的建议

"九五"时期,在党的农村政策引导下,广大农民充分发挥自已的勤劳和智慧,使十多亿中国人民衣食无忧,创造了中国农业的辉煌。今后的5-10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农业是安天下的大业,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十五"期间农业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因此,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

(一)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真正落实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

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依靠市场机制进行土地有序流转或转包,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中长期投入,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二)抓紧制订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针对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要抓紧制订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前提下,着眼于总体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下大力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区域优化布局的农业结构调整。我国人增、地减、缺水和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是长期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中,必须高度重视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除国家有计划地安排西部地区还林还草外,粮食主产区要注意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使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方式从单纯的价格机制转向"绿箱政策"方面。注重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市场流通条件,支持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这样,当需要更多的农产品时,可以从容地生产出来。同时,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通过农业产业化将国际国内市场对中国特色农产品的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

这几年,我国不仅大宗农产品积压,而且蔬菜、水果、畜牧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卖难。尽管对微观生产单位来说,都有一个提高质量、调整结构、使产品适销对路的问题,但无论怎样调,最终将取决于市场需求的容量。加入WTO后,我国虽然在粮棉油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上无法与欧美国家竞争,但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特色种养业产品上,则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小生产的非标准化农产品走不远也卖不起价,从中国的小农户到国际大市场之间,不说"千山万壑",也是"万水千山"。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因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了解市场、懂得贸易、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并尽可能做到规模大、水平高、外向型,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将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直接传导到生产者。

(四)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

只有减少农业人口,才能增加农民收入,这已经是各方面的共识。未来15年,如果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5%的世界平均水平,那么,将有2.5亿农村人口变成市民,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会增长15%。如果考虑剩下的农村人口占有资源量的相对增加和由此有可能增加的规模效益,则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会加快。"十五"期间适逢农村劳动力供给高峰,根据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的实际参与率测算,每年将新增劳动力850万人,比"九五"时期多增加近200万人。因此,高度重视"十五"期间农村就业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已不仅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而是事关全局、事关稳定的大事。(2001.3.5)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产业;劳动者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