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常识>> 第二课>>正文内容

从“江苏制造”到“江苏创造”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江苏积极吸引国际资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通过从“江苏制造”到“江苏创造”的提升,倾力构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制造业新高地。

  几年前,三个年轻人怀揣“60千牛顿推力电动震动试验系统”的专利证书走进创业园时,心里还有些惴惴不安,因为除了一份薄薄的技术资料和满腔的创业激情之外,他们一无所有。但这些对于以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为己任的苏州留学生创业园来说已经足够了。为了让这项一直为少数国家垄断的技术尽快开花结果,园区管委会可没少下功夫。没有资金,管委会就以“家长”的名义为项目开设擂台“比武招亲”;缺少技工,就贴出告示、广纳贤才;需要扩建厂房,他们又四处出击,为羽翼渐丰的年轻人“开疆拓土”。如今,这个以“东菱”命名的工厂不仅垄断了该产品的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份额也扩大到三分之一。而这只是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孵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通事例。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得风气之先的江苏就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加工业基地。但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江苏的加工业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再高,其加工利润也是非常有限的。以IT 产业为例,世界上每四台手提电脑中就有一台是江苏生产的,世界上每三部数码相机中就有一部来自江苏,但加工企业从这些单价都在成千上万的产品中获得的利润却仅有几百元甚至几十元。江苏人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江苏制造”声名远播,但江苏远还没有成为世界工厂,只是世界工厂的加工车间,要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的转移,必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制造”到“创造”的根本性转变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对于只有115万人口的江阴来说,1.5个亿就相当于每个江阴人拿出130多元为科技创新助力加油。正因为如此,江苏承担的两项国家“十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均在江阴取得突破性成果。用独创的混合工艺法生产“光纤预制棒”,打破了少数国家在光通信材料领域高端技术上的垄断,其效益比普通光纤增长100多倍;用300万吨连铸坯一火成材的特种钢生产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也使生产时间由原来的半个月缩短到8小时,为提高我国特种钢材的国际竞争力增添了新的砝码。

  不仅仅是江阴,江苏的技术创新体系已经在全省建立起来。截至目前,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941个,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创新中心238家,平均每年开发新产品8000多项。今年上半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666亿多元,同比增长38.6%。

  良好的创新能力,加上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对国际资本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目前,世界500强已有150家在江苏落户,江苏利用外资也出现了近10年来最为强劲的高增长。

视频链接: rtsp://real.cctv.com.cn/news/56K/39483j.rm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第二课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