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经济常识>> 第二课>>正文内容

《经济常识》第3、4课教案

课题

期中试卷讲评及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介绍

课 型

习题讲评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11213

知识

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对第一、二课不同层次的知识(识记、理解、运用)进行巩固,查漏补缺。

通过试卷讲评,总结第一、二课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通过试卷讲评,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政治这门学科的有用性、重要性。

重 点

难 点

1、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2、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能力。

策 略

方 法

从全国高考“文综”试题类型出发,引导学生熟悉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种题型的解题。每种题型引导分两步,先介绍解题方法和技巧,再引用试卷中的典型试题来引导学生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教 具

媒 体

试卷、课本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由于教师本人到济南学习,“十一”国庆节后才接手四个班,随后的一个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学生在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中,由于初高中教学方法的不衔接,他们的学习基础、方法、习惯以及能力普遍弱、差,因而,势必要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环 节 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试卷

点评

对考试情况以及试卷的答卷情况整体进行点评。

1、单项选择题答题较好,原因在于题型难度较小。

2、不定项选择题由于难度较大,错误率较高。

3、问答题缺乏答题思路,且答题不规范,缺乏条理性、层次性,需进一步强化。

4、基础知识不扎实,反映出学生平时不注意及时温习知识,更不注意知识的运用和习题训练,以至于基础知识没记住、解、掌握了。

认真听讲,并做好记录。

方法介绍

有重点的介绍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正选

方向 确定

题干 反选

选择题 范围 确定“选什么”关键

题肢 运用排选法

认真听讲,理解解题方法,并做好记录。

方法运用

引用试卷中的典型试题来引导学生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见“期中试卷”选择题部分。

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问答题

方法介绍

有重点的介绍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是什么

归纳型

问答题 为什么

怎么样 演绎型

认真听讲,理解解题方法,并做好记录。

方法运用

引用试卷中的典型试题来引导学生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见“期中试卷”问答题部分。

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课 堂

小 结

1、让学生回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自行就自己的错题查书解决。

布 置

作 业

A

按照教师介绍的解题方法,将错题再答一遍。选择题要写玄与不选的理由。

B

预习第三课。

板书设计提纲


正选

方向 确定

题干 反选

选择题 范围 确定“选什么”关键

题肢 运用排选法

是什么

归纳型

问答题 为什么

怎么样 演绎型


课题

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与运用——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整体预习自学

课 型

预习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11516

知识

识记:1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法人代表、股份公司和股票的含义。

2、企业的分类 3、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理解: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方法和途径。

2、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3、国有企业经营者为什么要正确处理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4、企业经营者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5、企业的信誉和良好形象对企业的影响。

6、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和危害

运用:1收集有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2、运用相关资料和实例,分析不正当竞争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说明正当竞争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会从一般到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知识,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改革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效率观念和竞争观念,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使学生懂得作为一个合格的经营者应具有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便将一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经营者。

重 点

难 点

重 点: 1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2、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难 点: 1企业、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基本含义。

2、企业兼并、破产的必然性。

3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策 略

方 法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以第三课的整体预习来体会粗读的方法,以第一框题来体会经读和细读的方法。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本课集中介绍企业的基本知识和经营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应具备的素质,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平时对这一课所涉及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并且,高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


环 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回答问题。

[复习提问]

1、去过市场吗?进行过市场交易活动吗?请你说出这里提到的两个市场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2、市场和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

[导入新课]

这两个市场不完全相同。第一个市场是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第二个市场是广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在这里,买卖或交换的实现过程就叫市场。

市场出现在前,市场经济产生在后。市场只有到社会化在生产阶段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时,才出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怍用的经济。它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构成、市场法规和宏观调控等多种要素构成。从第三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常识实体部分的学习。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65页第三课引言部分,思考两个问题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板书)

  1.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首先从企业和经营者讲起?
  2. 本课将学习有关企业和经营者的哪些内容?

按教师的提示认真做好。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教师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列出本课知识的总体框架结构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最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生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和企业发生联系,所以,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对企业有个初步了解。

第三课,集中介绍了企业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

请同学读第三课教材,阅读要求是粗读,即只读课标题、节标题和框标题。

以第一框题为例,引导学生细读。

1、本框题的题目是什么?(展示本框的中心)

2、本框题包括哪些知识点?

如:(以第一框题为例)

1、本框题的题目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2、本框题包括的知识点是:

1) 市场主体的内涵和外延

2) 企业的基本含义

3) 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4) 企业设立的条件

5) 企业法人的含义

6) 企业的分类

在细读中,按规范来读,边读边列在笔记本上,不要求层次性。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给学生精读的方法。

在学生阅读时,全班巡视,过程监控,个别辅导。

1、每一个知识点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意思?若理解不了,与同位探讨,若再理解不了,则以问题的形式写在小条上,教给老师。

2、这个知识点与那个知识点是否有联系?是怎样的联系?

3、这些知识点可以分几个层次?

如:(以第一框题为例)

1、什么是市场主体?什么是企业?(对两个概念表述中的每一个词都要问“为什么”,以求理解)

2、市场主体与企业之间有什么联系?

3、什么是企业法人?

4、企业法人与企业有何不同点和相同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一层一层地理解知识,体会阅读的方法。

1、归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认真回顾粗读、细读、精读的步骤。

2、让学生根据上述的读书方法,做好以下五个框题的阅读、分析、归纳工作

A

将阅读方法记下来。

B

预习第一节。

板书设计提纲

一、粗读

1、课标题是什么

2、节标题是什么

3、框标题是什么

二、细读

1本框题的题目是什么?

2、本框题包括哪些知识点?

三、精读

1、每一个知识点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意思?

2、个知识点与那个知识点是否有联系?是怎样的联系?

3、这些知识点可以分几个层次?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课题

企业及其分类(第一节 第一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11920

知识

识记:把握市场主体、企业和企业法人的基本含义

理解:1认识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2、了解企业建立的基本条件和各类企业的分类标准

通过自学、思考把握本课的知识结构,分清知识的重、难点;在学习企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企业、企业作用和企业法人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效率观念和竞争观念

重 点

难 点

重 点: 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难 点: 1、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的区分

2、自然人、法人和企业法人的区分

策 略

方 法

坚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学。通过:问题提出——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的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去寻找各个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使知识条理化、简明化、结构化和网络化,最终达到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本框题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企业和企业法人,介绍了申请企业法人登记所需要具备的条件程序和手续。然后再讲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的企业类型。本框题讲的是企业的一般。

高一学生虽然抽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本框题的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并且这些概念对本科今后的知识理解掌握起基础作用。因而,本节课重点在于在弄清知识点及其结构的基础上弄明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 入新 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同学阅读教材第66页第1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描写一个繁忙的市场,在这里各种交易活动不停地进行。

提出问题:

1、所有这些市场活动的参加者都统称什么?

2、在这众多的市场活动的参加者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认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过渡

由提问引趣,过渡到提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问题

一、企业及其分类

(一)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的主体

1 1市场主体

通过自学思考我们知道所有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的参加者都统称为市场主体,从画面可见市场上从事交易的有个人,也有各个企业。所以市场主体既包括独立的个人,也包括非盈利性机构,如学校、医院和各种社会团体。

在众多的市场主体中,企业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着重学习企业。

由提问引趣,过渡到学习内容。

情 境问 题设 置

学 生自 学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带着问题去学习,找出答案

提问:

1、为什么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2、你所在的学校是不是企业?为什么?

3、这样的经济组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什么用?(要求同学结合自己的周围生活的实际加以说明)

学生根据展示的提纲,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归 纳

引发学生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允许学犯错误,并鼓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归纳:

2企业

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

企业必须是 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为社会提高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3企业的作用(以海天为例,对企业的三大作用简单作分析)

①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②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主要承担者

③企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技术进步的力量

解释:由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难看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不仅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善,而且决定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机和活力,所以我们说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回答了前面的为什么?)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情境问题设置

学生自学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带着问题去学习,找出答案

提问:

1、既然企业又能盈利,又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这样大的作用,那么企业是怎样建立的呢?如果你想开一个自己的厂,应具备哪些条件?

2、按照上述的法律程序建立起来的,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学上叫什么?

3、企业法人是不是人?为什么?

4、企业如何来分?

学生根据展示的提纲,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

教师

引导

学生

归纳

引发学生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允许学犯错误,并鼓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归纳:

(二)企业的建立

独立地拥有必要的财产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1企业设 有独立的财务会计等核算机构

立的条件 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

当然要建立一个企业除了以上的5个条件外,还应履行一定的程序和手续。

2、企业法人、法人和自然人

首先让同学思考到底什么是法人?法人是不是人?从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和联系中总结法人的概念:在法律上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然后让同学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分析法人的分类,从设立的目的的角度把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讲清楚企业法人的概念: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三)企业的分类

以表格的方式表示出来(见后面)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同一个企业作出划分,所以我们在认识企业时应四方面结合,全面认识。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课堂

小结

强调这节课应把握三个概念:市场主体、企业和企业法人;两个基本观点:企业的作用和企业的分类;一个实际问题:建立一个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

巩固练习

《学习丛书》单选12 3 不定选12

布置

作业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余下的题

板书设计提纲

市场主体的含义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企业的含义

企业的作用

企业及其分类 企业设立的条件

企业的建立

企业法人

企业的分类

[附1 企业的分类

划分依据

企业类型

根据企业的经营内容和行业属性

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邮电企业、金融企业等

根据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及其有关法律规定

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

根据企业规模

大、中、小型企业

根据企业的组织形式

单厂企业、多厂企业、联营企业和企业集团

[附2 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研究,“99/98”年度报告

名次 品牌名称 1999年价值(亿人民币) 1998年价值(亿人民币)

1 红塔山 423 386

2 海尔 265 192

3 长虹 260 245

4 五粮液 86 60.62

5 一汽 79.08 76.29

6 康佳 78.87 63.03

7 联想 76.82 58.80

8 TCL 75.56 56.38

9 科龙 59.16 55.50

10 三九集团 49.18 47.33

中美十大品牌比较

最近世界著名品牌顾问公司“INTERBRAND国际品牌”2000年度全球最有价值品牌调查表明,在10个身价最高的全球知名品牌中,美国占了9席,以下是列表比较:

名次 品牌名称 2000年价值(亿美元) 1999年价值(亿美元) 国家

1 可口可乐 725.37 838.45 USA

2 微软 701.97 566.54 USA

3 IBM 531.84 437.81 USA

4 英特尔 390.49 300.21 USA

5 诺基亚 385.28 206.94 芬兰

6 通用电气 381.28 335.02 USA

7 福特汽车 363.68 331.97 USA

8 迪斯尼 335.53 322.75 USA

9 麦当劳 278.59 262.31 USA

10 AT&T 255.48 241.81 USA

数据来源:北京品牌评估事务所

(此材料用于讲解“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则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企业经营状况。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课题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第一节 第二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12223

知识

1、识记企业的分类,股分公司和股票的基本含义

2、区分股分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3、知道股票是怎么回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问题

通过自学、思考把握本课的知识结构,分清知识的重、难点;在学习公司、股票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公司、股分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票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效率观念和竞争观念

重 点

难 点

重 点:关于公司的含义,股分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和联系。

难 点:了解有关股票的认识。

策 略

方 法

继续坚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学。通过:问题提出——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的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去寻找各个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使知识条理化、简明化、结构化和网络化,最终达到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本框题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重点谈了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司和公司制。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公司,指出公司是众多企业形式中的一种,是一种企业法人。然后介绍了公司的特点。接着分析了我国法定的两种公司形式。本框题向介绍企业具体的内容和形式过渡。

学生对市场上的众多公司非常感兴趣,但对公司与企业、企业法人的比较、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分的理解有较大的难度。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入新 课

讲述事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从1984年我国第一家股分公司——北京天桥股分有限公司成立,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营业,目前上海、深圳两家交易所上市的股分公司多达783家,每天成交金额达90多亿元。要了解股分制、股票,首先得从公司说起。

听取事例,引发学习兴趣。

情 境问 题设 置

学 生自 学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带着问题去学习,找出答案

提问:

1、公司和企业有什么区别?

2、公司有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对股分有限公司来说,至关重要的是什么呢?什么是股票、股东和股息?

4、薄薄一张股票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的威慑力?

5同样是股民,为什么有的能获利,有的则亏本?

学生根据展示的提纲,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归 纳

引发学生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允许学犯错误,并鼓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归纳:

二、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1公司的含义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对公司一定从四个层次理解:

1)公司是企业,以有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2)公司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也叫企业法人。

3)公司不是唯一的,他是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4)公司和其它企业的著区别:公司是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是公司的基本特征)

2我国公司的种类

(先由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列表比较,教师归纳)通过两者比较,我们知道两种公司有共同点,也有区别。股分有限公司最基本特征,就在于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见下页)

3股票

1含义

股票是股分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八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归 纳

引发学生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允许学犯错误,并鼓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股东就是公司的出资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东是该公司出资认购者。

股分有限公司的股东是该公司股票持有者。

股息是凭股票定期从股分公司取得的收入。

2股票的作用

①股票对发行企业来说,是筹集资金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发展。

②股票对股东来说,是一种投资行为,他们一方面获得股息,另一方面可以从股票升值中获得收入。

3股票的买卖与价格

股东能否获得股息收入完全取决于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故购买股票时,一定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公司。

股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预期股息和当时银行的有款利息率。用公式表示:

预期股息

股票价格=——————

利息率

所以,根据上述情况,您在购买股票时,至少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一,考虑公司的经营状况,估计预期股息。

第二,要根据当时银行的利息率。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个重要概念:公司、股分公司和股票。

两个主要关系:企业与公司的关系。

股分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关系

一个实际问题:购买股票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计算股票价格。

巩固练习

《学习丛书》单选12 3 不定选12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余下的题

板书设计提纲

二、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1、公司的含义 3、股票

2、我国公司的种类 1)含义

1股分有限公司 2)股票的作用

2)有限责任公司 3)股票的买卖与价格

[附1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比较

比较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资本划分等额股份

资本不划分为等额股份

发行股票筹资,资本必须是货币

出资证明,出资不一定是货币,还可以为 技术、厂房、土地等

股东人数有最低的限制,没有最高限制

股东人数限制为250个以下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

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50万元

设立程序较复杂

设立程序简单

适应于大中型企业

适应中小型企业

1、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2、股东均匀负有限责任

3、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4、公司组织机构均为股东在会、董事会及总经理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课题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第一节 第三框题)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12627

知识

识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1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义

2、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运用:收集有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了解国有企业改革后的巨大变化,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和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历史的、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教育学生学习工人阶级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

2、启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将来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打下基础。

重 点

难 点

重 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柱地位和作用的表现

难 点:如何认识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下岗问题

策 略

方 法

继续坚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学。通过:问题提出——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的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去寻找各个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使知识条理化、简明化、结构化和网络化,最终达到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本框题在第一、二两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一般企业过渡到特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首先讲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阐明必须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义。

此框题内容理论难度较低,学生极易理解。但对于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下岗问题,学生存在认识上的问题。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入新 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回答问题。

现阶段,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的比重在减少,这是否意味着国有经济的主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足轻重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搞清楚的问题。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情 境问 题设 置

学 生自 学议 论

教 师引 导

学 生回 答

教 师点 拨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提问1

从所有制结构看,什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又是什么?

[归纳1

1、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地位和作用

──支柱

要注意区分国民经济的主体、主导和支柱。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支柱。

主体是一个比重概念,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主导是一个权重概念,是指主要的并且能够引导事物发展方向;支柱比喻中坚力量,是指在整个事物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是主体,也不是主导,而是支柱。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提纲,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

创设问题情境,请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提问2

课本第73页的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由此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2

1)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材料反映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重要部门中国有企业都占有很高的比重,这正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柱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由此可见,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的关键行业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请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至第74页的材料,并看投影片,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提问3

教材第73页至第74页的材料和投影片的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由此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企业单位数(个)

企业数占总数的%

亏损企业数(个)

占亏损企业的%

总计

87905

100.0

29668

100.0

大型企业

4658

5.3

1321

4.5

中型企业

10985

12.5

3830

12.9

小型企业

72237

82.2

24517

82.6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情境问题设置

学生自学议论

教师引导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归纳3

2)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材料说明:1)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有经济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贡献最大;2)国有企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亏损现象,其中最严重的是小型国有企业,这正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请同学结合教材和上述事例分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提问4

面临日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优势何在?

[归纳4

3)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拥的雄厚的资产,具有一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这是其它企业不能比拟的。所以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的第三个方面的表现。

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回答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请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提问5

谈谈你对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必要性的认识。

[归纳5

2、大力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1)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上面已作过分析)

2)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使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改革的信心。

3)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加突出了国企改革的迫切性。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学习了一个核心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明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尽管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但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探讨了一个现实问题: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义

巩固练习

《学习丛书》单选12 3 不定选12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余下的题

板书设计提纲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地位和作用──支柱

1)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2)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

2、大力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课题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一节 第四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12930

知识

识记: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企业破产的基本含义

理解:1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主要方法和途径

2、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会从一般到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知识,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改革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效率观念和竞争观念

重 点

难 点

重 点: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2、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难 点: 企业兼并、破产的必然性

策 略

方 法

继续坚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学。通过:问题提出——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的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去寻找各个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使知识条理化、简明化、结构化和网络化,最终达到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这一框题主要讲述经济效益的含义、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方法、途径,以及出现企业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现象。

学生会对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搞产生误解,并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企业兼并和破产的认识也容易产生偏差。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 入新 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回答问题。

[复习提问]企业的含义是什么?

总结: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盈利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企业经济运行围绕的中心。利润是企业经济活动的血液,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如果没有利润,企业则无法改进生产技术、扩大规模,无法改善管理水平。因此,作为企业来说,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情 境问 题设 置

学 生自 学

出示投影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找出答案

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企业

B企业

年产钢量

100万吨

80万吨

吨钢售价

300美元

400美元

吨钢平均能耗

100美元

80美元

吨钢平均支付工资

100美元

80美元

[提问]

1)比较这两家企业谁的经济效益好?为什么?

2)何谓提高企业的经济的效益?

3什么是经济效益?为什么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怎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提纲,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归 纳

引发学生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允许学犯错误,并鼓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归纳]

1企业经济效益的含义

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 / 生产成本

所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用最小提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300美元×100万吨

A企业的经济效益=——————————————=1.5

100美元+100美元)×100万吨

400美元×80万吨

B企业的经济效益=——————————————=1.5

80美元+80美元)×80万吨

由此可见,要弄清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首先要明确什么叫经济效益。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归 纳

引导学生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加深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企业而言的)

(2)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国民而言)

(3)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社会而言)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依靠科技,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

具 体 内 容

结 果

粗放型

(外延型)

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增加人员与设备的方式,增加国民经济的总量

经济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

集约型

(内涵型)

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机器与设备及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方式,增加国民经济总量

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2)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运用科学的企业管理手段,按照价值规律,合理治理企业生产过程,有效发挥人惫、物力等各种资源的效能,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市场需要的产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

我们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是什么 经济效益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含义

2、为什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3、怎么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途径和措施(企业兼并和破产)

巩固练习

请同学思考并回答:

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那么,发展国民经济,企业是否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呢?

2、辩析:“只有资本主义才搞企业兼并和破产”。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单选、不定选

板书设计提纲

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的含义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1)依靠科技

2)采用现代管理方法

4、企业的兼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1)企业兼并的基本含义

2)企业兼并的意义

5、企业破产是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

1)企业破产的基本含义

2)企业破产的意义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课题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者  第一框)

课 型

情境模拟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2月3、4日

知识

识记: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理解:国有企业经营者为什么要正确处理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会从一般到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知识,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改革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效率观念和竞争观念

重 点

难 点

重 点:国有企业经营者为什么要正确处理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 点: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策 略

方 法

事先布置学生做好调查,已备上课做好企业经营模拟。然后,教师利用少余时间点拨。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教材讲述了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首先指出,厂长(经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中心地位。其次指出,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再次指出,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国有企业经营者要处理好企业和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学生对这块知识了解不多,应是感兴趣,且这块知识理论难度较低,实际联系强。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回答问题。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一个庞大与复杂的操作系统,好比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要演秦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就离不开一个艺术高超的指挥,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正常运转也要求一个最严格的集中统一的指挥权威,以指挥几百人、几千人以至几万人的共同协作。正如马克思所比喻的那样:“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

那么在我国国有企业中,这个居于指挥岗位上的有权威的人是谁呢?为什么是他?他是怎样指挥生产经营的?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如何?应处理好几种关系?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企业经营模拟。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情 境

模 拟

准 备

提出题目与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准备情境模拟。

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者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1题目

假如我是厂长(经理)

假如我是工会主席

假如我是党委书记

假如我是企业职工

2方法

1)模拟企业经营以组为单位进行,准备的题止由抽签决定。

2)准备时间是5分钟。表演时间每组不超过5分钟。

3)形式不限:可以演说、演小品、演讲,也可以采访等。

3内容要求

1)阅读教材第82页至第83页,明确厂长负责制中的厂长、职工代表大会及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功能。

2)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决依靠工人阶级。

3)企业经营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

4)根据以上三点要求,针对上次被调配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并参考教材中的事例,再加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模拟。

4模拟结果:评选最经营奖,平时成绩加10分,以兹鼓励。

5评选办法:先由同学根据上述内容要求,民主推选,再由老师综合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准备情境模拟。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情 境

模 拟

实 施

指导学生进行企业经营模拟。

(略)

进行企业经营模拟。

引导学生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加深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

本节课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1、企业经营者在企业中的地位

首先,厂长(经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中心地位。

其次,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

再次,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

2、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注意弄清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三个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三个方面的个体内容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整体。

3、企业经营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企业经营者要处理好企业和国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其次,企业经营者要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

巩固练习

1、厂长经理就是‘法人’”这话对吗?为什么?

2、结合本节课内容,谈谈你对“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的认识。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单选、不定选题

板书设计提纲

1、企业经营者在企业中的地位

1)厂长(经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中心地位

2)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

3)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

2、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3、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

1)企业经营者要处理好企业和国家的关系

2)企业经营者要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课题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第二节 第二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267

知识

理解:1企业经营者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2、企业的信誉和良好形象对企业的影响

3、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和危害

运用:运用相关资料和实例,分析不正当竞争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说明正当竞争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会从一般到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知识,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使学生懂得作为一个合格的经营者应具有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便将一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经营者。

重 点

难 点

重 点: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难 点: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区分

策 略

方 法

通过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进行小组讨论、发言、争论,来理解教材知识,并升华为学习情感和意志。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主要讲述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要求。 点是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素质, 点是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区分。

作为未来市场经济生活的预演脚色,学生对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有积极的追求。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复习提 问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回答问题。

请看材料1:“选出来的出路”(见教材第83页第2自然段)

材料2:“河北保定第一棉纺织厂”。(见教材第86页第3自然段)

提问

1)这两上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共同的问题?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导入新 课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两上材料都反映出了一个企业的厂长对于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是何等的重要。

一个企业的厂长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大的能量呢?但又并非所有企业的经营者都能做到这样。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一位合格的企业经营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认真听讲,思考并探寻新内容。

情 境问 题设 置

学 生自 学议 论

教 师引 导

学 生回 答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86页第2自然段至第88页第1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找出答案

二、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提问1

1、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首先应具备什么素质?为什么?

2、任何企业的经营者都必须具备哪些素质?为什么?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小范围议论,找出答案。

[归纳1

1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国有企业经营者)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2职业道德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企业经营者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对企业经营者最基本的要求。企业经营者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才能使企业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

3业务素质

良好的业务素质同职业道德素质一样,也是针对所有的企业经营者而言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

总之,事实再一次证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一个合格的成功的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和信誉、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列要注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这对于企业的生存竞争也是至关重要的。(引出下一个问题)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情 境问 题设 置

学 生自 学议 论

教 师引 导

学 生回 答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88页第2自然段至第91页第1自然段,分析并回答,教师归纳。

[提问2

讲述“海尔”的奋斗史,提问:

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是如何塑企业形象和信誉的?他们又从中得到了什么益处?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小范围议论,找出答案。

[归纳2

2、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1)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和信誉的意义

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殂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主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有人称它为“开发企业的金钥匙”。

2)企业信誉和形象的含义

企业的信誉是指企业在一切经济效中都能诚实守信,反对失信和欺诈。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3)企业信誉和形象的集中表现──质量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

4)维护企业信誉和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

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比较表(见下页)

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者要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就必须在市场上开展正当竞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

一个成功的企业经营者

1)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2)要注意企业的信誉和良好形象,积极开展正当竞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

巩固练习

1、见教材第88页“议一议”中的问题。

2、见教材第94页“分析”的问题。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单选、不定选题

板书设计提纲

二、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2、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1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素质 1)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和信誉的意义

1)思想政治素质(国有企业经营者) 2)企业信誉和形象的含义

2)职业道德素质 3)企业信誉和形象的集中表现──质量

3)业务素质 4)维护企业信誉和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

──开展正当竞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

[附] 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比较表

参与竞争时

的动机和出发点

竞争时

采取的手段

法律后果与

社会效果

正当

竞争

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以最低消耗获取最大利润

正当、合法、公平的商业做法。主要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信誉。

保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技术进步,有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受到法律的鼓励和保护。

不正当

竞争

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以获取高额违法所得

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已。

损害了其他经营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还会给现有财富带来浪费。受到法律的禁止和制裁。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课题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单元检测

课 型

检测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21011

知识

检测学生对本课的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情况,并检测学生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检测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的关心情况以及认识程度。

重 点

难 点

1、督促学生对第三课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

2、检测学生的解题能力。

3、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的运用的有效性。

策 略

方 法

以闭卷检测的方法来考查学生,教师全批,分数登记在册,并就学生考试情况进行分析,以利于下一步教学工作安排。

教 具

媒 体

试卷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由于课时紧,知识量大,教师采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这次检测,以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习惯养成情况。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提出要求

向学生讲明本次检测的意义,并提出具体要求。

1、检测学生的解题能力

2、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习惯养成情况。

3、认真考试,遵守纪律,追求真实。

认真听讲,理解教师的要求。

分发试卷

认真监考

收卷

1、总结检测情况。

2、提出学习要求。

依据教师提供的表格预习第四课,要求:

1、按照老师教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前预习。

2、将预习笔记写在作业本上。

3、课本要划

板书设计提纲

因是单元检测

无板书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课题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单元检测试卷讲评

课 型

习题讲评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21314

知识

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对第三课不同层次的知识(识记、理解、运用)进行巩固,查漏补缺。

通过试卷讲评,总结第三课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通过试卷讲评,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政治这门学科的有用性、重要性。

重 点

难 点

1、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2、生的解题方法和能力。

策 略

方 法

从全国高考“文综”试题类型出发,引导学生熟悉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种题型的解题。每种题型引导分两步,先介绍解题方法和技巧,再引用试卷中的典型试题来引导学生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教 具

媒 体

试卷、课本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本课知识点多、概念难度大且之间的联系密切。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且抽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弱,加个上学习态度不很端正,对政治学科的不重视。因而,从答卷情况来看,反映出学生平时不注意及时温习知识,更不注意知识的运用和习题训练,以至于基础知识没记住,更不用说理解、掌握了。


环 节 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试卷

点评

对考试情况以及试卷的答卷情况整体进行点评。

1、项选择题答题较好,原因在于题型难度较小。

2、定项选择题由于难度较大,错误率较高。

3、问答题缺乏答题思路,且答题不规范,缺乏条理性、层次性,需进一步强化。

4、基础知识不扎实,反映出学生平时不注意及时温习知识,更不注意知识的运用和习题训练,以至于基础知识没记住、解、掌握了。

认真听讲,并做好记录。

方法介绍

有重点的介绍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正选

方向 确定

题干 反选

选择题 范围 确定“选什么”关键

题肢 运用排选法

认真听讲,理解解题方法,并做好记录。

方法运用

引用试卷中的典型试题来引导学生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见“单元检测试卷”选择题部分。

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问答题

方法介绍

有重点的介绍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是什么

归纳型

问答题 为什么

怎么样 演绎型

认真听讲,理解解题方法,并做好记录。

方法运用

引用试卷中的典型试题来引导学生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见“单元检测试卷”问答题部分。

适用解题方法并解决知识上的“盲点”。

课 堂

小 结

1、学生回顾解题方法。

2、学生自行就自己的错题查书解决。

布 置

作 业

A

按照教师介绍的解题方法,将错题再答一遍。选择题要写玄与不选的理由。

B

预习第三课。

板书设计提纲


正选

方向 确定

题干 反选

选择题 范围 确定“选什么”关键

题肢 运用排选法

是什么

归纳型

问答题 为什么

怎么样 演绎型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课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一节 第一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21718

知识

识记:1、了解三大产业及其划分

2、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

3、乡镇企业的发展概况

理解:1、了解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2、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

3、深刻认识我国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的途径

运用:运用我国经济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

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归纳、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我国农业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自学,对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仍然偏紧的事实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重 点

难 点

重 点:我国农业的地位、现状和发展途径

难 点:农业产业化经营

策 略

方 法

这堂课的设计总体来讲是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和学生目前认知的特点而提出来的。第一步: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希望能通过老师提供的一些外部条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如好奇心、求知欲等)。所以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线索,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第二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知识系统与结构的建构。所以老师就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检查自学效果并引导帮助学生对本框题的知识体系进行构建。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本课最重要的内容。本框首先从三大产业的划分出发,之后引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阐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还分析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概况和地位、作用。

学生对三大产业比较陌生。对农业缺乏全面的、较深入的了解。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回答问题。

[复习提问]

1、什么是企业?企业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曹操有两句名诗:“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凭借着这两句名人的诗句,杜康酒竟得以千年不衰,名扬天下。酒是以农业生产的粮食为原料的,而酿酒又是是一个工业过程,酒能否卖出去则靠的是商业和广告业等其他第三产业部门。可见,小小一壶酒也能反映出人类社会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那么什么是三大产业?我国的三大产业是怎样划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三大产业又是怎样蓬勃发展的?他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广大劳动者在三大产业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这种地位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同学们将通过本课书的学习得到一定的认识和解决。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情境问题设 置

学生自 学

教师引 导

提出知识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自主学习、讨论,进行知识梳理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第一节 三大产业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三大产业的划分及其比重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什么?)

3、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 (为什么?)

1)我国农业已取得的成就

2)农业基础地位还比较脆弱

4、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和措施 (怎样加强?)

1)根本途径:“两高一优”农业

2)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措施

5、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提纲,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

学生回 答

教师释疑解 惑

第一步

检查学生对“三大产业的划分及其比重”这部分知识把握情况,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作比较的分析。

第一步:比较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比较的

比较 概念

的内容

国民生产总值

GNP

国内生产总值

GDP

计算时间

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同上

计算内容

生产的最终产品

提供的劳务总量

同上

计算范围

国民

计算范围

国土

计算范围

表现形式

用货币表现

同上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回 答

教师释疑解 惑

第二步

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和措施这三个问题上。

引导学生联系有关我国即将加入WTO这一重大时事进行分析)。中国自身在农业民展中存在的落后局面和来自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即使我们面临挑战,同时以给我们带来机遇,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希望同学们能好好把握这个机遇。

第二步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对我们有什么作用?①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其他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③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民展与进步的保障。引导学生重点认识第一个方面的作用,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过渡提问]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如何?

2必须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业,在发展农业、增产粮食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用“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一事实作具体的说明)

反向思维: “中国以世界上40%的农民养活了世界上7%的非农民”。由此引导学生去得出结论:中国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过渡提问思考]以上分析了我国农业自身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农业除了自身内部的压力外,有没有来自国际上的压力?有不少人认为明年我国农业受到的来自国际的压力会更突出,为什么?面对我国农业来自内外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

3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途径和措施

1)根本途径: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如何实现“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道路?(引导学生掌握)①发展“两高一优”农业,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②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关键是发展农业应用科学技术;③发展“两高一优”农业,需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④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必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师生一起对这四方面的措施作进一步的分析:

先由学生对我们党在农村实施的各项基本政策举例,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作归纳;

(联系前面知识)我国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最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所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调取课件中有关资料加以演示说明);

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教师释疑解惑

教师对教材的理论有所扩充

引导学生掌握

③简单说明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也是不可缺少的。

④因为农业的产业经营问题是目前的新问题,也是学生比较难以明白的内容,所以教师对教材的理论有所扩充,并用事实材料来帮助学生形象地进行认识,这里主要是检查学生的效果。

4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最后指出我们还应看到,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什么?①乡镇企业肩负着农业现代化的重任;

②乡镇企业肩负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任;

③乡镇企业肩负着实现农民小康水平的重任。

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

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

2、农业的有关问题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3)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和措施

巩固练习

《学习丛书》单选12 3 不定选12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余下的题

板书设计提纲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三大产业的划分及其比重 4、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和措施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本途径:“两高一优”农业

3、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 2)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措施

1)我国农业已取得的成就 5、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要

2)农业基础地位还比较脆弱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课题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一节 第二、三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12021

知识

识记:1工业的含义及分类

2、第三产业的概念及其层次的划分

理解: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在识记的基本上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应用于新情景、新问题之中,分析和解决那些老师未曾讲过或帮助解决过的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建成后我国农业、工业和其他各行各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到各行各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立志就业后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重 点

难 点

重 点: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难 点: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策 略

方 法

教师通过展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知识比较表,让学生自学工业和第三产业两部分内容,在通过小组探讨加深扩展,教师在此基础上释疑解难。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因上一框知识量大,课时紧,而三大产业在教材的知识点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对比,而且理论难度较小,学生又有了自学农业的经验,所以,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解决。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入新 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回答问题。

[复习提问]

1、什么三大产业?它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

2、什么是农业?农业的地位如何?

[导入新课]

工业也是我国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而且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情境问题设 置

学生自学议论、教师引 导

出示表格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找出答案

出示表格:

农业

工业

第三产业

含义

分类

地位

作用

现状

发展措施

发展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表格,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

学生回 答

教师释疑解 惑

引发学生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允许学犯错误,并鼓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1、 比较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含义

利用 动、植物的生长机能

农业 采取 人工培育和养殖的方法 的物质

获得 产品(动、植物本身) 生产部门

采掘自然物质资源

工业 的社会生产部门

加工、再加工各种原材料

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

第三产业 为社会生产 提供服务的

为人民生活 各种行业总称

2比较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地位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3点明振兴支柱产业

1)什么是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顾名思义犹如整个工业体系的栋梁,支撑着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

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教师释疑解惑

引导学生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加深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

结合现实

2)为什么确立这些产业为支柱产业

A.这些支柱产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栋梁,支柱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B.这些产业非常重要,它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C.这些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恰恰又是比较薄弱的。只有极大地提高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才能缩短我国同工业发达国家的距离,早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3)怎样振兴这些支柱产业(见教材的楷书体字)

3、点明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国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如何,是可以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体现出来的。第三产的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绿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4、点明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课堂

小结

通过完善三大产业的比较表来理解记忆。

巩固练习

《学习丛书》单选12 3 不定选12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余下的题

板书设计提纲

种植业

林业

第一产业:农业 渔业

畜牧业

副业

重工业

三大产业 按产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工业 采掘工业 轻工业

第二产业 按劳动对象是否经过劳动

建筑业 加工工业

第三产业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课题

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22425

知识

识记:劳动者的主要权利与主要义务

理解:1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2、遵守职业道德也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运用:结合个人的职业志愿,谈谈劳动者应该怎样以主人翁姿坚持劳动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应用于新情景、新问题之中,分析和解决那些老师未曾讲过或帮助解决过的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的辛勤工作,遵守职业道德也是每个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重 点

难 点

1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2、遵守职业道德也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策 略

方 法

主要采用问题提出——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的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去寻找各个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使知识条理化、简明化、结构化和网络化,最终达到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主要讲述了由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决定的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和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主要义务。

学生在初中政治课学习过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但对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两者的关系了解不多。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层讲授。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回答问题。

[复习提问]

1、 请同学们回忆并概述本课书第一节的主要内容?

2、 如何理解我国的劳动者就业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他们所处的地位是主人翁的地位。

[导入新课]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具体说就是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现实的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第二节的内容──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情境问题设 置

学 生自 学议 论

教 师引 导

创设情境,提出期发行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找出答案

第二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提问]

1、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什么构成的?

2、什么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包括哪些?

3、什么是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哪些?

4、为什么说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5、为什么说遵守职业道德也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6、什么是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7、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提纲,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

学 生回 答

教 师释 疑解 惑

引发学生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允许学犯错误,并鼓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归纳]

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1)什么是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2)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选择职业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劳动者享爱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学 生回 答

教 师释 疑解 惑

引发学生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允许学犯错误,并鼓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此问题时,教师可结合本省市和本地区的先进人物及劳动模范的事迹来分析。)

列表,让学生讨论、填写

2、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主要义务

1)什么是劳动者的义务

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2)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第一,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第二,劳动者必须提高职业技能。

第三,劳动者必须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第四,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纪律。

第五,劳动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3、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主要义务

1)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讲,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因为:

1)劳动者整体素质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技术素质,即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劳动者职业技能越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也越高。

2)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是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手段,这种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从而影响着社会劳动生产水平。

因此,在某种情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能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是生产水平。

其次,从劳动者个人角度讲,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劳动者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

2)遵守职业道德也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首先,提倡遵守职业道德,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其次,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定义

行业特点

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

在特定劳动中

在行为规范和准则

官德

(示范)

党政干部

各级各类

国家机关

恪尽职守、公正廉洁忠实积极、不谋私利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填写表格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教师释疑解惑

引导学生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加深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

4、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的。

2)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顺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主人翁的地位。

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受法律保障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

一个重要关系: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两个主要内容: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主要义务

三个意义:依法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的意义、劳动者遵守职业道德的意义

四个概念: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的义务、职业技能、职业道德

巩固练习

《学习丛书》单选12 3 不定选12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余下的题

板书设计提纲


含义

劳动者权利 主要权利

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含义 统一 法律保障

提高职业技能

劳动者义务 主要义务

遵守职业道德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课题

劳动合同制度(第二节 第二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1122728

知识

识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及法定程序的基本内容

理解: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在识记的基本上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应用于新情景、新问题之中,分析和解决那些老师未曾讲过或帮助解决过的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懂得作为劳动者如何通过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为此认真学习,为将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重 点

难 点

重 点: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意义

难 点:劳动合同与其他合同的区别

策 略

方 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学。通过:问题提出——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的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去寻找各个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使知识条理化、简明化、结构化和网络化,最终达到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本框以第一框为基础,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的劳动合同体现出来入手,主要讲述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法定程序及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意义。

本框与现实中的劳动纠纷联系密切,学生极感兴趣,但对此内容知之甚少。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回答问题。

在我国,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得每个劳动者都成了国家的主人,都处在了主人翁的地位。而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个体内容,又是由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又是怎样被体现出来的呢?我们说它是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的劳动合同体现出来的。那么,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和法定程序是什么?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在这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情境问题设 置

学生自 学

教师引 导

提出知识结构,创设情境,提出期发行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找出答案

[知识结构]

四、劳动合同制度

1、劳动合同制的基本含义

1)什么是劳动合同

2)什么是劳动合同制度

2、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3、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4、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

5、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提纲,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

学 生回 答

教 师释 疑解 惑

引发学生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允许学犯错误,并鼓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分析三项原则时教师可结合书上例子。

1、 劳动合同与其他合同的区别

1)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当事人必须是劳动者本人。

2)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从组织管理上看,又具有身份上的录属关系。

3)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除规定合同期限的有效时间外,一般还应明确规定一定的试用期限,一般为36个月,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4)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涉及到第三人的利益关系。

2、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1)平等自愿的原则(是劳动合同订立的核心原则)

2)协商一致的原则(是平等自愿原则的延伸和结果)

3)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定的原则(是劳动合同订立的最基本、最重要原则)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会运用书上例子来分析。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教师释疑解惑

引导学生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加深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

3、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1)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使用人单位真正行使了劳动用人自主权,它可以根据市场情况与企业发展的需要,灵活地变动职工的数量和结构;同时使劳动者也有了选择职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与自身条件选择事业,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2)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加劳动者的竞争意识和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建立劳动合同制度,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择优录用、择业选优都必须通过竞争机制加以实现,这必然替增加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的素质的提高。

3)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劳动权利、劳动义务、劳动收紧密结合起来,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共同利益,使劳动者能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关心企业,是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

4)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利与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劳动合同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

课堂

小结

懂得劳动合同的基本含义和基本内容、订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定程序及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意义

巩固练习

《学习丛书》单选12 3 不定选12

布置

作业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余下的题

板书设计提纲

四、劳动合同制度

1、劳动合同制的基本含义

1)什么是劳动合同

2)什么是劳动合同制度

2、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3、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4、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

5、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课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节 第三框)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2134

知识

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含义和基本内容

理解:1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在识记的基本上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应用于新情景、新问题之中,分析和解决那些老师未曾讲过或帮助解决过的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懂得国家为每一个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障进行了制度上的保障和现实的确保,由此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升华为为国家的建设努力学习的情感。

重 点

难 点

重 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难 点: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的区分

策 略

方 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学。通过:问题提出——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的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去寻找各个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使知识条理化、简明化、结构化和网络化,最终达到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本框仍以第一框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为基础。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为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而设立的。本框主要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及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本框具有现实意义,因而学生极感兴趣,但对此内容也是知之甚少。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回答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通过劳动合同体现出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又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而设立的。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那么,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建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我国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讲提主要内容。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情境问题设 置

学生自 学

教师引 导

提出知识结构,创设情境,提出期发行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找出答案

[知识结构]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含义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你知道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对象分别都是哪些人吗?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4、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提纲,阅读课本、材料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范围议论,也可以请教教师,找出答案。

学 生回 答

教 师释 疑解 惑

引发学生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允许学犯错误,并鼓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1、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含义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1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是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

2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政府,任何个人、单位和团体都不能韵扮演社会保障的角色。

3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方式是由国家立法加以保护,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制度。

4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建立社会化为标志的生活安全风,来消除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防止社会动荡。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

1社会保险保险的对象是正在劳动或不能再劳动的劳动者,其资多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扣除或储存,劳动者享受保险的权利以他对社会所尽的义务为前提。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教师释疑解惑

引导学生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加深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

2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是:孤老、孤儿、无赡养人又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因某些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人等。

3社会福利是指除工资、社会救济以外,社会(包括企业、市业单位)为其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举办的各种福利事业的总称。

4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得员转业军人、残废军人所进行的优待抚恤制度;也包括对因公致残或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家庭给予的物质上的帮助或照顾。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方式。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1)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2)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3)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

重点掌握:

1、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含义和基本内容

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巩固练习

《学习丛书》单选12 3 不定选12

A

请打破课本的框架,将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图》形式表示出来。

B

《学习丛书》余下的题

板书设计提纲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含义 4、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 2)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3)社会福利(4)社会优抚 3)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课题

第三、四课期末复习

课 型

复习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2178

知识

理解:对本课的概念、关系以及原理进行理解。

运用: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现实社会的经济问题。

着重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改革开放的意识,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态度。

重 点

难 点

重 点: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4、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难 点:只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策 略

方 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抓落实。首先,引导学生弄清第三四课的知识点并点明重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归纳第三四课的知识结构。最后,引导学生应用训练。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生笔记本、印的《期末基础知识与复习题》、《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第三四课是新教材内容,对于教师本人来讲是新知识,对学生来说更是新内容。这两课的知识点多,概念多,学生掌握起来较难,并且,这两课的知识联系现实热点密切,对于学生运用知识分问题的能力考查难度大。

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课时原因,学生对新内容的掌握落实得不够。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 入新 课

提出第三四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复习.

第三四课是经济常识的新内容,是综合知识。它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部分,联系现实密切。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情 境问 题设 置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

1、三课包括几节?节题是什么?

2、每节包括几个框题?每框题的题目是什么?

3、第三课有哪些重要知识点?

4、第四课包括几节?节题是什么?

5、每节包括几个框题?每框题的题目是什么?

6、第四课有哪些重要知识点?

根据展示的提纲,阅读课本、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范围议论,找出答案。

学生小组讨论准备

让学生依据提供的《复习提纲》相互提问记忆,点明归类记忆。

见印发的有关基础知识与习题的卷子、《学习丛书》

依据提供的《复习提纲》相互提问记忆,点明归类记忆。

教师点明重点

印发的有关基础知识与习题的卷子、《学习丛书》中的重点让学生划下来。

见印发的有关基础知识与习题的卷子、《学习丛书》

根据讨论思考的结果予以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象,讲述本质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习题讲解

讲解印发的有关基础知识与习题的卷子、《学习丛书》中第三四课的疑难习题。

见印发的有关基础知识与习题的卷子、《学习丛书》

认真听讲,做好记录。

布置

作业

将印发的有关基础知识与习题的卷子、《学习丛书》的习题认真做好。

板书设计提纲

无板书,

引导学生依据

印发的有关基础知识与习题的卷子、《学习丛书》

进行复习。

课题

第一、二课期末复习课

课 型

复习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211011

知识

识记:全面复习基础知识,重点理解、巩固重难点知识。

理解:对本课的概念、关系以及原理进行理解。

运用:运用经济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着重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改革开放的意识,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并加强学生“四念”教育。

重 点

难 点

1、第一、二课的重难点知识。

2、着重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策 略

方 法

用提问的方式引出知识,先以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作为三个板块,进行板块记忆。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知识联系,以知识结构的形式表示出来。养成总结知识联系的习惯,为高考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生笔记本、印的《期末基础知识与复习题》、《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第一、二课是经济常识的理论部分,是综合知识。它是整个课本的理论基础。因而,对以后的学习非常重要。

这两课理论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基础作用,而经过两课的学习,学生对此部分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但其中部分内容或理解不深,或理解不全,因而,需要经过复习查漏补缺,巩固知识。


环节时 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 入新 课

提出前两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复习.

第一、二课是经济常识的理论部分,是综合知识。它是整个课本的理论基础。因而,对以后的学习非常重要。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概 括

让学生将事先准备的知识结构表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调整。

从宏观的角度来以网络的形式将知识内容展现出来。(见粘贴纸)

将事先准备的知识结构表展现出来。

在学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点出两课的重难点,以利于学生重点复习。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以及二者的关系

3、什么是价值?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怎样的?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5、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职能是什么?其中基本职能是什么?

2、纸币的含义以及与货币的关系

3、纸币的发行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它是怎样导致通货膨胀?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价值规律表现形式是什么?如何理解?

6、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怎样?为什么?

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2、 国有经济的含义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3、 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优越性和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5、 我国现阶段有哪几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如何区别它们?

6、 为什么我国现阶段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 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必然性是怎样的?

8、 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包括那些?

9、 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并把按劳分配和按生

认真听讲,做好记录。


环节时控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点重难点

在学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点出两课的重难点,以利于学生重点复习。

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0、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含义

1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2、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必然性、含义、主要任务和手段

13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要发展市场经济?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认真听讲,做好记录。

1、第一课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2、第二课为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知识。

3、应按“板块记忆法”理解记忆。

将印发的有关基础知识与习题的卷子、《学习丛书》的习题认真做好。

板书设计提纲

无板书,

引导学生依据

印发的有关基础知识与习题的卷子、《学习丛书》

进行复习。

课题

答疑、查漏补缺

课 型

复习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211415

知识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重点理解、巩固重难点知识。

1、针对考试题型复习的能力

2、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能力

清楚地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清醒地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

重 点

难 点

1、答疑、查漏补缺

2、分析试题类型,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复习。

3、强调考试应注意的问题。

策 略

方 法

1、突出重点,强调难点。

2、分析试题类型,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复习。

3、强调考试应注意的问题。

4、答疑、查漏补缺

教 具

媒 体

课本、投影片、学生笔记本、印的《期末基础知识与复习题》、《学习丛书》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整册书知识量大、难点多、重点不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密切。学生对于众多知识,通过努力学习是能够掌握的,但可能出现挂一漏万和重点不清的问题。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案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